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利用复数标量场理论对爱因斯坦自协场方程和存在“尘埃”物质的开型Friedmann宇宙模型的复数标量场方程进行研究,得到了宇宙学解,发现在基态(真空)发生了C不变性自发破缺,出现了非零的真空电荷密度宏观值,引起了真空涨落.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宇宙的创生问题,发现共形不变物质场的真空单圈近似下的Brans-Dicke方程存在自洽、严格的宇宙解,且此解有初始奇点。无论是Einstein理论还是Brans-Dicke理论,都容许物质场的真空涨落创生宇宙。  相似文献   

3.
《科技潮》2002,(Z1)
一位量子物理学家曾这样描述“零点能”:“在自然界,完全真空就是没有任何东西,但真空中实际上是充满着忽隐忽现的粒子,它们的状态变化十分迅速,以至于无法看到。即使是在绝对零度的情况下,真空也在向四面八方散发能量。”顾名思义,“零点能”就是物质在绝对温度为零度下在真空中产生的能量。  相似文献   

4.
宇宙始末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1-1
在大爆炸发生10-32秒后,宇宙诞生了.可以说,正是这次大爆炸产生了空间和时间,也造就了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和能量.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次十分突然的大爆炸,至今是一个谜.天文学家相信,这场大爆炸与一种被称为“膨胀”的过程有关,在此过程中,存在于太空真空中的一种特殊的能量突然间发生了运动.直到这种能量转变成我们更熟悉的物质和能量形成之后,这一膨胀过程才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5.
在第二章我们主要介绍了“大爆炸宇宙论”,在这第三章,则专门来介绍现代宇宙面临的一个难题,即宇宙中“存在着看不见的什么东西”。宇宙的主角是那些熠熠发光的恒星,这是人们早就习惯了的看法。然而,有种种天文观测表明,宇宙中应该还大量存在着某种未知的物质,即“暗物质”。其实,恒星不过是宇宙的次要角色。  相似文献   

6.
浩瀚宇宙,奇妙无穷。我们观测宇宙,能够发现许许多多在地球上无法实现的极端状态,宇宙中物质的密度就是如此。在宇宙中.有非常小的密度,也有近乎无限大的密度。那普通的星际空间,几乎就是真空.每立方厘米空间内大约只有1个氢原子。宇宙中还有星际云、分子云等等.它们的密度依次增大。像地球一类的行星,它们的平均密度大约是每立方厘米5克;  相似文献   

7.
“万有斥力”和正反物质世界的对称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首先提出正物质质量与反物质质量之间的朴素作用力可能是“万有斥力”和正反物质世界对称性的假设,提供了一个检验是否存在“万有斥力”的实验方案和正反物质在宇宙中的可能分布状况,引入了虚质量、虚能量和虚动量概念,指出时间的流逝也是一种运动形式。  相似文献   

8.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6,22(3):152-152
暗物质是指宇宙中存在的一种不明性质的物质粒子,它的电磁放射和折射非常微弱,所以不能被直接探测到。但是,我们肉眼能见的物质如星系、恒星、甚至各种生物,所占质量只是宇宙中很小一部分,暗物质的质量是可见的普通物质质量的5倍以上。暗物质不能被“看”,但可以通过引力异常测量到它存在的痕迹。天文学家尽管知道存在暗物质,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发现它存在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9.
123数学黑洞     
茫茫宇宙中存在着一种极其神秘的天体——“黑洞”,任何物质经过它附近都要被它吸引进去,再也出不来。数学中也有这种神秘的“黑洞”现象,这就是著名的“123黑洞”,“即西西弗斯串”。若干个数字排列在一起,可以表示现实世界中的某些数量,  相似文献   

10.
理应“没有任何物质”的真空中却活跃着基本粒子!  相似文献   

11.
是无还是有     
我读研究生的第二年,就听到一种十分离奇的理论,我们的宇宙产生于"无"。这里,无是真正的无,而不是空虚的真空,真空再怎么空虚,毕竟还有真空存在,这是什么也没有的空间。其实,在现代物理学中,即使真空,其中也无时不刻地产生着各种"虚粒子"对,产生量子涨落。真正的无,是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12.
宇宙中大约有1000亿个星系。这众多的星系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见的这个宇宙今天这种复杂的“大尺度结构”。然而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在这个宇宙中,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物质数量实在太少了。靠这样少的物质,在宇宙诞生以来的一百几十亿年间根本来不及形成这样的大尺度结构,更来不及诞生出一个个的星系。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科学家假设宇宙中还存在着大量我们眼睛看不见的“暗物质”。近年来,天文学家使用当今世界上顶尖级的望远镜正在一步步地勘查这种看不见的暗物质的分布。本文就来介绍科学家千方百计寻找这种尽管看不见但确实存在的暗物质所获得的最新成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轰,轰……”大约140亿年前,混沌的宇宙突然发生一连串的大爆炸,所有物质以石破天惊之势迅速向外飞散。这些原始物质相互吸引并形成星云、恒星或星团, 数以亿万计的恒星又形成银河系,而成千上万个银河系又不断向外扩展……宇宙到底有没有尽头?如果有,会是个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要到哪里去找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同志们!今天向大家汇报一下科研战线上很小的一个侧面,即基本粒子研究的情况。首先介绍一下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史,其次介绍一下人类是怎样认识物质结构的,再讨论一下这样的认识活动在生产实践上的意义。毛主席教导我们:“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按照这个观点去认识物质结构,就要肯定每一层次的物质都由两种不同的对立面所组成。而构成物质的矛盾之中又有矛盾,如此不断分析下去,物质就呈现出层次性的结构。辩证唯物论认为,“宇宙,从大的方面说,在太阳系外面还有千千万万个太阳,在银河系外面还有千千万万个银河系,它是无穷无尽的。宇宙,从小的方面说,也是无穷无  相似文献   

15.
高歌 《前沿科学》2013,(1):6-10
真空能的物理本质就是信息态能量,这是在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衣源能量真空能的提取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利用暗能量粒子的高速旋转,直接把虚空间的真空能抽取过采变为物质能流;一是对电磁物质所舍的单奇子进行电磁压缩,使实态单奇子的时间缩短、虚态时间延长而释放真空能。  相似文献   

16.
所谓“真空”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种叫物理真空,即没有任何物质分子的空间.另一种是工程技术中的“真空”,指的是气体密度比大气低的空间.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本文所谈“真空”系指后者.至于前者只稍作讨论. “真空”从技术上在地面上实现是十七世纪的事情.当时意大利人发现用泵抽汲井水的高度有一定限制,大约为10米.那时猜想这可能是由于气压的作用,发现了空气有重  相似文献   

17.
在茫茫宇宙中,存在着一些非常奇异的时空区域,象无底的“洞穴”,它能“吞食”任何物质,却不“吐出”任何东西。这些奇异的“洞穴”就是黄洞。黑洞是物理学中最令人难以理解的概念,它象独角怪物一样,似乎应该在幻想家的神话中出现,而不应该存在于宁静的宇宙中,然而,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却预言了黑洞必然存在! (一)什么是黑洞什么叫黑洞、黑洞是怎样形成的呢? 宇宙中有许多星体,每个星体都有确定的大小和质量,星体周围分布着引力场,引力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的一种相互作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就是关于引力的理论。星体施于它周围物体的引力,总是力图把物体拉向星体,物体要克服引力的约束而飞到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18.
代实 《科学世界》2012,(4):92-92
所谓真空,原本指没有任何实物粒子存在的空间。实际上,这种状态是不存在的。因为根据量子力学,真空也是一种能量状态,其中充满了量子涨落,时刻有虚粒子和虚反粒子对生成和湮灭,但其总能量保持不变。理论上讲,光在真空中传播时能量是不会损失的,因为要使光子能量发生变化,就必须要有其他物质和光子发生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们是宇宙中唯一的文明生物吗?”、“有没有外星人?”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科学家,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兴趣。理论上说,宇宙中除了我们人类以外,完全可能存在其他文明生物,而且其文明程度可能比我们还要发达。我们不妨对宇宙略加推算一下:银河系估计有4000亿颗恒星。如每10颗恒星有一颗拥有行星,就会有400亿颗恒星拥有行星。这400亿颗恒星如果各有10颗行星,就会有4000亿颗行星。这当中又有几颗适  相似文献   

20.
刘胤 《青年科学》2009,(10):12-13
黑洞是我们宇宙中最奇怪、最神秘的物体,它们像宇宙中的真空吸尘器,能吞没靠近它们的任何东西,不论是大头针还是体积是太阳1亿倍的星体,黑洞都能吞没。它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在时空中穿梭。宇宙中人类所认知的星体有2000亿个,天文学家相信在宇宙中有无数个黑洞,通过对黑洞深处的研究将揭开宇宙形成的奥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