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与"Red"的语义扩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汉语“红”和对应的英语“red”的语义扩展模式进行对比发现,在两种语言中,两个词的原型义都是“火或血的颜色”,虽然语义扩展的路径基本相同,不同的文化视角使两千词的语义产生了差异。颜色词通过表达相应的颜色概念,把客体,颜色和主体三方面联系在一起,使颜色词不仅指称了颜色概念所表达的客体方面的特征,而且还表达了颜色在人的主体方面所能引起的一切刺激反映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所谓“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直指意义的基础上添加了民族文化色彩的语义,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特征”。各种语言在自身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融入并体现着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语义间的差异性与汉、英两民族的处世态度、文化性格有关。该文欲借对汉、英中颜色词的国俗语义的比较来证明国俗语义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再谈语言和言语、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言语的内容应该包括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即说(写)和所说(所写)。索绪尔认为,语言研究不能一味停留在历史的溯源上,而应该首先分析语言的内部结构。因此,必须明确前进道路上的两条“分岔路”:第一条:“分岔路”是语言和言语;第二条“分岔路”是共时和历时。对语言和言语各自内容的具体划分如下:句子以下的静态单位,如语音中的音素、音位、音节,语义中的义素义位,词汇与语法中的语素、词、词组等不同的模式系统可属于语言范畴。句子的模式属于语言范畴,句子的具体内容属于言语范畴。句子以上的语流、语调、句群、段落、段群、篇章属于言语范畴。  相似文献   

4.
民族交往导致语言接触。在此过程中,语言相互吸收或输出成分。就吸收而言。非汉语词汇成分进入汉语以后,汉字一视同仁地加以记录;使用既久,其非汉语色彩消失,当中一部分便循着汉语词派生路径孳生同源词,汉字又对这些同源词记录,出现了语言底层并非汉语而文字层面有汉语特征的同源字。古汉语中,“卢”字有黑义,来源于古羌语。垆、栌、胪、栌、鸬等字秉承“卢”字音义,形成了一组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同源字。  相似文献   

5.
针对位置语言模型没有考虑词与词之间语义关系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语义的位置语言模型。首先采用高斯核函数来度量词与词之间的位置关系;然后提出一种平滑互信息的技术来度量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证明了平滑互信息能够有效解决大量词对之间无法通过互信息来计算转移概率的问题;还证明了位置语言模型是结合语义位置语言模型的一个特例;最后将结合语义的位置语言模型应用于信息检索,得到一个基于该模型的检索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的检索模型在性能方面要优于基于位置语言模型的检索模型。  相似文献   

6.
针对位置语言模型没有考虑词与词之间语义关系的问题, 提出一种结合语义的位置语言模型。首先采用高斯核函数来度量词与词之间的位置关系; 然后提出一种平滑互信息的技术来度量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证明了平滑互信息能够有效解决大量词对之间无法通过互信息来计算转移概率的问题; 还证明了位置语言模型是结合语义位置语言模型的一个特例; 最后将结合语义的位置语言模型应用于信息检索, 得到一个基于该模型的检索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基于该模型的检索模型在性能方面要优于基于位置语言模型的检索模型。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语言的形成包括三个阶段:(1)从教材语言到教案语言,这个阶段要对教材语言进行加工,寻工语言吻合口径并精选例证;(2)教案语言转化为预备性教学语言,这是一个脑力劳动过程,重点解决确定语义、形成语势、调整语序并对教案语言进行引伸和扩充;(3)转化为课堂教学语言,这是最重要的环节,要注意课堂上即时的信息反馈与交流,把握好语言运用中的“度”,并注意运用体位语言和非语言言语,有效地诱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符号、语言与语言灵物崇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的“塔布”导致了语言的灵物崇拜。当人们对这个世界缺乏足够了解的时候,面对众多无法解释与接受的现实,他们宁可相信语言文字有种神秘的力量。于是,当人们将客观事象本身与表述它的符号代码混同无辨时,符号就获得了超越其本来价值的力量,语言的灵物崇拜就出现了。语言灵物崇拜的两个极端是:口头语的代表——咒,书面语的代表——符。不论是咒语的能指——语音,还是符录的能指——字形,在语言学中,它们的所指——语义和字义(字音)都是“事物”的心理再现,反映了相关的思想或观念,而并非事物的本身。  相似文献   

9.
要使诗歌富于诗意,就必须对诗歌语言进行陌生化处理。其途径:一是对诗歌语言在语音、语法、语义这三个层面进行陌生化;一是“因情择语”或“以语带情”,即从“内→外”或“外→内”这两个向度进行陌生化。  相似文献   

10.
说“通杀”     
“通杀”是一个新兴词语,正在以自己独有的魅力影响着语言和语言的使用。对“通杀”一词的意义、用法作了剖析,对新词语产生的背景、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语言的规范问题谈了有关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X男/女”词族近年来涌现出很多新成员,对“X男/女”这一词族进行词语模语义建构分析,指出“X男/女”词语模之所以会流行,除了因为其语义建构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和语义的关注原则,外部语用环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肖琪 《青年科学》2009,(5):63-63
颜色词除了实际字面上所表示的色彩外,因文化原因在英语语言中还有其独特的涵意和象征意义。在人类语言中,颜色词语表现出的独特魅力,令人刮目相看。在英语语言中与颜色相关的词组在特定场合下也有其特殊意义或习惯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其褒义和贬义。本文从最常见的几个颜色词,“黑”、“白”、“红”、“绿”出发,通过例证,对英语语言中的颜色进行探析,说明其“颜”外之意。  相似文献   

13.
“翻造”是语言的一种变异艺术,是常见的一种修辞方式。“翻造”的模式大抵有四大类:一是采取谐间或非谐音换字、调整原字词排列位置、增减原词语的字数等方式,来“变形换神”,使意义产生明显变化;二是通过移用、改变感情色彩、导致下解熟含意(实话还原),来“留形变神”,使语义发生变化;三是不改变词的字形、字序,但字词的组合、结构关系有变而引起语义变化,为“移步换神”类;四是将数种翻造物法综合运用于一体的、例语  相似文献   

14.
“×男/女”词族近年来涌现出很多新成员,对“×男/女”这一词族进行词语模语义建构分析,指出“×男/女”词语模之所以会流行,除了因为其语义建构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和语义的关注原则,外部语用环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小学生评语,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几乎所有评语开头都是“该生”一词,用“优点、缺点、希望”的固定模式来表述,用词惊人的相似,张三和李四的评语差不多,本学期和上学期的评语也是大同小异。其语言假,使人不信任;语言乱,使人看不明;语言平,使人感到教师太无能。那成人化的内容,形式主义的词语,教训人的口气,沿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以至到目前,还困扰着很多老师。教师的“劳而无功”、学生的“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16.
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用现代民族语言资料及有关语言古籍资料,对《蛮书》中“言语音白蛮最正”一段的结构、语义及与蒙舍、诸部落的语言、汉语、东爨语言进行比较和分析。认为白蛮和乌蛮及各部落使用的是一种共同语,即“白一乌蛮语”。这种共同语中的白蛮方言是南诏语,亦即古白语。  相似文献   

17.
一词多义是语言词汇中极其普遍的现象,隐喻和转喻是语义延伸的两种主要方式。移动动词“go”由身体运动语义向“将来”标记语和转述动词的语义延伸有其自身的过程和动因,且体现了人类认知思维的隐喻和转喻方式。  相似文献   

18.
根据语法学规则,词的语法分类以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标准,相应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每一个词就有了理论上的词性划分。在日益变化发展的语言实践中,面临特定语境中某些词语的词性界定.传统语法理论已显单薄,而语义的信息指向可引入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Fitting提出一种逻辑程序设计语言proflog,并把表推演机制作为语言的过程语义,表推演具有直观,灵活的特点,它的单步扩展规则具有很强的语义特征,它是扩展逻辑程序类的另一个理想的证明论,不过proflog包含了全部一阶理论,等词的替换性使得proflog过程语义比较复杂,在此提出讨论一种受限的程序语言cProflog,它包含函词,但限制了等词的替换性,体现了表达能力与计算复杂性之间的平衡,对于逻辑程序语言cProflog,还给出了复杂性较低的表推演过程。  相似文献   

20.
“N”是近年来在青少年群体中高频出现的一个新词,其用法相当于数词(或数量形容词)和程度副词。通过超常变异的形式表达了强烈的主观情态,体现了“极量”的语义特征,以“N”为代表的青少年流行语在表述数量多少、级别差异和程度高低时,总是通过现有语言体系中某些词语的“移位”、不同认知范畴符号的“移域”或从不同语言体系引介形成的“占位”来构建新的表述体系,显现出模糊性、形象性、多变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