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揭开至今仍未破解的昆虫飞行的谜团,日本东京大学信息工程系的一个科研组最近开发出一种可装到蝴蝶翅膀上的超微传感器。用来破解蝴蝶、蜻蜒等昆虫如何用翅膀飞行的机理。这种检测压力的微型传感器厚度只有0.3毫米,重量仅0.7毫克。其核心部位是一枚超薄硅片.通过该膜片在飞行中的挠曲程度分析蝴蝶翅膀上的空气压力变化。专家在翅宽6厘米的黑凤蝶翅膀上开孔装上这种传感器,并连接50厘米长的细线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起飞时翅膀上的空气压力是正常飞行状态的2倍。  相似文献   

2.
每年秋天,瑞士阿尔卑斯山上一处安静的山口就成了一条"昆虫高速公路".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数以百万计的食蚜蝇、飞蛾和蝴蝶长途迁徙来到此地,穿过山间一个狭窄的隘口,朝着它们的目的地飞去.这是动物王国最伟大的运动之一.  相似文献   

3.
荷兰科学家保罗·布莱菲尔德和他的同事们迷恋蝴蝶己久,相信蝴蝶翅膀上的图案决不是没有意义的。他们希望自己的研究可以解答人们的种种疑问:蝴蝶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花纹是如何形成的?又有什么不同意味?对蝴蝶的生存和传宗接代重要吗? 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发现了17000种蝴蝶,它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有与众不同的翅膀,有的似精美的刺绣,有的如闪烁的彩屏。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4.
蝴蝶趣谈     
蝴蝶原名蛱蝶,又名小胥。世界上蝴蝶的种类繁多,共计有14万余种,我国有1300余种以上,比欧洲蝶类多出2倍以上,其中有不少是世界罕见的品种。我国台湾省是著名的蝴蝶产地,素称“蝴蝶王国”,约有蝴蝶400余种。最古老的蝴蝶化石距会约有6000万年。举世公认最美的蝴蝶是萤光翼凤蝶。 蝴蝶因其美,给大自然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它的美丽翅膀犹如少女披着的飘逸轻纱,有人把它喻为“昆虫世界的西施”。它那美妙的色彩风姿,成群翩跹如花海起伏,又好似“会飞的花朵”。蝴蝶翅膀上的图案,花纹别致,色彩斑湖,无奇不有。美国一位名叫基尔·桑维德的摄影师在千万只蝴蝶翅膀上的各种各样的颜色和花纹中,收集拍下了全套26个英文字母,以及从0到9的阿拉伯数字。这种偶然形成的字母和数字纹饰,以及各种彩色图案,都是数百万年以来,蝶类为了生存,适应自然环境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一只蚂蚁找到食物以后,不久会有很多蚂蚁陆续围拢过来;蜜蜂结群迁徙,途中被天敌冲散后很快又会聚集起来.这些没有语言的昆虫靠什么建立起彼此间的联系?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它们是靠体内分泌的一种外激素--飞乐蒙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6.
南美亚马逊流域热带雨林里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而时下,这个隐喻世界一体化的现象正在“升级”为2.0版:候鸟效应。南方的候鸟,扇动美丽的翅膀,开始一年一度的北迁,这是一次沿袭了千百年的例行飞行,但是和往年不同的是,等待它们的除了北方温暖的家园,还有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候鸟翅膀的扇动一点一点地将全世界的心抬到了嗓子眼。因为,一种名为禽流感的病毒将有可能随着候鸟的迁徙给整个世界带来一场浩劫。亚洲、欧洲、非洲……天鹅—海鸟—鸡鸭—猫—人……日益…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界一直认为,蜜蜂、苍蝇、蚊子等昆虫都是哑巴,它们没有发音器官,但却有会叫的翅膀,这些昆虫在飞行时不断快速扇动翅膀,使空气振动,这样就产生了嗡嗡的声音。在《十万个为什么》中也写到,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每秒达200次,如果翅膀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  相似文献   

8.
昆虫独有的飞行能力令科学家叹为观止。按照传统空气动力学原理来看,蜜蜂是根本无法飞上天的。昆虫飞行是20世纪的一大谜团,最近人们才终于发现它们飞行轨迹中所显露的一些奥秘——空气动力学诞生之初,科学家就注意到昆虫的飞行有点诡异。早期研究表明,昆虫是通过快速拍打它们的翅膀来飞行的,可这种力量太小,依据它们的体重与飞行力量比率,科学家根本不可能制造出人类的飞行器。  相似文献   

9.
正大多数昆虫都体型弱小,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里,它们无疑是弱者。为了在这个世界生存,它们各显神通,进化出了各种伪装绝技。为了躲避天敌和捕食猎物,昆虫进化出了各种伪装策略:有的能够模拟自然界的颜色,如同"忍者"一般将自己融入所生存的环境当中;有的能够模拟其他昆虫的特征,与其他昆虫既相互利用又相互帮助;有的进化出了特殊的体色,提醒那些想要捕食它们的天敌自己并不好惹;有的进化出了醒目  相似文献   

10.
<正>这种著名的漂亮蝴蝶有一个西班牙名字——"espejitos",意思是"小镜子"。这是一种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的特殊品种——玻璃翼蝶(又称透翅蝶).它们的特征从名字就一目了然。它的翅膀十分特别:组织脉络几近透明,看起来就像玻璃,呈现出令人炫目的透明薄膜状。幸运的是,它们的身体是黑色的,翅膀边界上有着不透明的深棕色或者红橙色。多亏了  相似文献   

11.
为了避免与蝴蝶的竞争以及鸟类的追捕,蛾子选择了黑夜。黑夜中的蛾子大多没有蝴蝶那样华丽的外衣,但大蚕蛾是个例外,它们选择了黑夜,却依旧美丽。在夜晚的灯下偶然看到大蚕蛾时,对昆虫不太了解的人们总是会赞叹:看呐。多么漂亮的大蝴蝶。  相似文献   

12.
自然信息     
蝴蝶交配的中止与化学因素有关从化学角度来说,昆虫的性爱、香味和荷尔蒙有很大关系,包括从求爱到交配。最近发现一种白粉蝶产生的物质可以中止交配。未交配过的雌性白粉蝶(Pierisrapae cruciuora)是以挑逗性的姿势来吸引异性的:翅膀合拢,站着不动。一旦交配完毕,就立即摆出拒绝的姿态:伸开翅膀,抬高腹部,以此来拒绝伙伴的进一步企求。  相似文献   

13.
追寻花蝴蝶     
北美的夏秋,蝴蝶在长满乳草的原野上成群飘飞.这些以乳草为食的蝴蝶,当地人叫"君主蝶",学名为"黑脉金斑蝶".其个头较大,翅翼闪亮,呈桔红色,黑色条纹与白色花斑相间,鲜艳夺目,逗人可爱.当白昼开始变短、乳草开始枯黄时,它们便会跃入3000米高空,不约而同地与它们的同类汇合,结队向南迁徙.亿万只蝴蝶聚在一起,犹如桔色风暴.它们以每日200英里的速度,飞过佛罗里达半岛、加勒比海、尤卡坦半岛,然后继续朝南,消失在人所不知的地域.  相似文献   

14.
<正>色彩斑斓每当我们在野外或花园里漫步时,总会被翩翩起舞的蝴蝶所吸引。尤其是那对五颜六色的翅膀,由一层透明的薄膜构成,上面布满了粉末状的鳞片,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说翅膀造就了蝴蝶的美,一点也没有夸大其词。  相似文献   

15.
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一只蝴蝶漫不经心地扇动了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一场灾难性的风暴。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科学家把这种现象戏称作“蝴蝶效应”,意思即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蝴蝶效应”的概念,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它的由来是这样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用计算机求解…  相似文献   

16.
正在昆虫世界里,善于伪装的"角儿"比比皆是。然而,真正称得上"大师"的,唯有竹节虫目昆虫。它们生活在丛林中,没有利齿,没有尾针,不能像蝗虫那样跳跃,也不能像蝴蝶那样飞行,但它们却凭借拟态绝技,从远古侏罗纪时代,有惊无险地走到今天。它们是昆虫学中解释"拟态"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17.
虚张声势是扑克玩家秘笈里面最古老的一种手段,不过在自然界中动物们也能将此运用自如。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动物专家说,孔雀蝴蝶是鸟类最爱吃的一种美味,它们经常先一动不动地装死,然后把带有眼状斑纹的翅膀突然展开。这足以把捕食鸟吓退,保住自己的性命。虽然蝴蝶的眼状斑纹  相似文献   

18.
蜜蜂、飞蛾等昆虫的小而薄的翅膀,为何能使身体在空中自由飞行?这个谜一直困扰了科学家60多年。最近,英国科学家终于揭开了昆虫飞行之谜。原来,昆虫的飞行原理与"协和"式飞机相同,并且,昆虫还是"协和"的"老师"眼。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他们仿照飞蛾,制造了一个机器人,再利用计算机控制飞蛾机器人在风洞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当飞蛾向下扑翅膀时,需要先将翅膀举到最高的位置,在翅膀向下运动时,从翅膀的根部产生了微小的空气涡流,然后从翅膀上方的根部向翅梢运动,这就使翅膀上方的空气压力大大降低,从而产生向上的吸力,将飞蛾"吸"在空中。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科学家就发现,三角形的扁平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产生这种空气涡底,从而托住这种物体在空中飞行,利用这一原理,科学家研制成功了三角形的"协和"式飞机,这种飞机靠三角形的机翼,产生升力飞行。在30年代,科学家以为用传统的空气动力学无法解释蜜蜂、飞蛾等昆虫的飞行原理,认为它们的翅膀不可能产生出足够的力。而现代科学证明,如果按单位功率产生的升力计算的话,蜜蜂产生的升力是飞机的3倍。英国剑桥大学的实验表明,飞蛾靠自己的翅膀,完全能够产生自身重量1.5倍的升力。  相似文献   

19.
正不久前的一天,在哥斯达黎加东北部的一个河岸边,科学家偶然拍摄到了蜜蜂和蝴蝶拍打着翅膀饮用鳄鱼眼泪的场面。当时,这条凯门鳄平静地让这两只昆虫在它的眼角畅饮了15分钟之久。盐分在海洋里很丰富,在陆地上却很稀有,对素食动物来说尤其如此。因此,蝴蝶从富含矿物质的泥水凼中饮水的场面并不鲜见。当土壤中缺乏矿物质时,动物有时会从鳄鱼、乌龟甚至人  相似文献   

20.
活力 《科学之友》2005,(11):55-55
一只蚂蚁找到食物以后,不久会有很多蚂蚁陆续围拢过来。蜜蜂结群迁徙,途中被天敌冲散后很快又会聚集起来,这些没有语言的昆虫靠什么建立起彼此间的鞋系?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它们是靠体内分泌的一种外激素——飞乐蒙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