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断箭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带在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相似文献   

2.
追求忘我     
《当代地方科技》2010,(3):96-96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相似文献   

3.
相信自己的意志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相似文献   

4.
王超 《奇闻怪事》2007,(6):29-29
父亲牵着年幼的儿子逛一家大商场。商场中琳琅满目的商品让父亲乐此不疲。儿子则截然相反,跟随父亲才走进商场便不想逛了,而且哭闹不休。父亲连哄带骗,甚至动用武力都无济于事。儿子很是委屈,哭闹得更厉害不说,索性甩掉脚上的鞋以发泄对父亲的不满。面对儿子的“责难”,父亲只得先拾鞋再和儿子“算账”。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需求     
澜涛 《青年科学》2009,(3):29-29
夜晚,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在院子里散步。儿子已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好不容易回一趟家。  相似文献   

6.
《青年科学》2010,(1):39-39
从前有一个有趣的家庭,家里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每个人”,二儿子叫“任何入”,最小的儿子则叫“没有人”。一天,父亲从外面归来,带来一枚芳香四溢的苹果。每个人说:“爸爸,把苹果给我吧,我可想吃了。”父亲将苹果给了每个人。  相似文献   

7.
幽默地带     
<正> 一个五十岁的老人有一个三十岁的儿子。这个儿子非常懒惰,从不干事,衣食全靠父亲供给。那老人为儿子的事忧心忡忡,便带着儿子一同去算命。父子俩都相信了算命先生的话:父亲可以活到八十岁,儿子也有六十二岁的寿命。儿子知道了父亲和自己的寿数后,非常犯愁。父亲便安慰儿子说:“别难过!你才三十岁,还有三十二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考题     
儿子事业有成,但对金钱的追求程度真的到了别无所求的程度。一天,父亲给一向标榜自己心算能力很强的儿子出了一道题:“一辆载着457名旅客的列车驶进车站,这时先下来98人,又上去103人。”儿子紧张的情绪松弛了下来。“在下一站下去73人,又上去132人。”儿子的嘴角挂了一丝微笑,开始把左腿压在了右腿上。“再下一站下去91人,上来67人。”父亲拿本子的手有些抖,念的速度也在加快。“再下一站下去84人,上来65人;再下一站下去114人,上来37人;再下一站下去52人,上来97人。”父亲念得快,并努力使每个发音都清楚。儿子有些心疼起老父…  相似文献   

9.
<正>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一个犹太人对他的儿子说:“现在我们惟一的财富就是我们的智慧,当别人说一加一等于二的时候,你应该想到大于二。”纳粹在奥斯维辛毒死536724人,这父子二人却活了下来,真不知是出于侥幸,还是因为他们的大于二原理。1946年,他们来到美国,在休斯敦做铜器生意。一天,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答35美分。父亲说:“对,整个得克萨斯州都知道  相似文献   

10.
?? 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 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 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启发:你对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 ??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起洗碗,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 突然,厨房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 儿子望着父亲说:“一定是妈妈打破的。” “你怎么知道?” “她没有骂人。” (启发:我们习惯以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卑微的伟人     
《青年科学》2014,(1):93-93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一位百万富翁吗?”父亲回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相似文献   

12.
一支指引捷径的“将军箭”江苏省社科院文学所主办的《明清小说研究》第39期,刊登了福州大学王枝忠《喜读马成生<水浒通论>》一文。该文对我院中文系马成生教授的《水浒通论》一书作了评论。王文指出,这部《水浒通论》“全面完备”.它“把《水浒》的形成、作者和版...  相似文献   

13.
多余的知识     
12岁那年,父亲要教我学游泳。隔壁住着一位体育老师,我去串门的时候,发现一本小册子,似乎叫《水上自救法》,便借回家阅读。没翻两页,父亲下班回来了,看见这本书,一把就夺过去,锁进抽屉,说:“儿子,我们游泳去!”约三、四天时间,我就能够“狗刨”了。经过一个暑假,我已能在水上玩得欢。后来的一天,父亲就将《水上自救法》还给我。我满怀兴趣地看了一遍,当夜,就按书中列举的一些险情做了几个惊恐的梦。6年前,我们当地一名富商回故乡投资,想在风景秀丽的山脚下建一所疗养院。他找到当地一位名医,请教此举的可行性。名医经…  相似文献   

14.
智慧值万金     
1946年,一对犹太父子来到美国的休斯敦,开始做铜器生意。父亲告诉儿子:“我们惟一的财富就是智慧,当别人说1加1等于2的时候,你应该想到大于2。”  20年后父亲死了,儿子独立经营着铜器店。他做过铜鼓、瑞士钟表上的弹簧片,也做过奥运会奖牌。这时候,他已经是麦考尔公司的董事长。  1974年,给自由女神翻新扔下了一大堆废料,美国政府为清理废料向社会广泛招标。由于在纽约州处理垃圾有严格规定,弄不好还会受到环保组织的起诉,因此,时间过了好几个月,依然无人应标。  这位董事长此时正在法国旅行,听到这个消息,立即中止休假,飞往纽约…  相似文献   

15.
迟夕 《世界博览》2013,(19):64-64
W 您不仅是留学机构的CEO,也是一位在很多国家学习、工作过的留学生,还是一个留学生的父亲,您的儿子现在在哪个国家求学呢?  相似文献   

16.
一位父亲带儿子去参观大画家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惊讶地问父亲:“凡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个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个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20年后,这个孩子伊尔·布拉格,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他在回忆童年时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出卖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  相似文献   

17.
莫泽(1921—1970),加拿大数学家,他曾提出如下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 一位数学家与他的妻子、儿子都喜欢下棋。一天,儿子为了周末与女朋友约会,向父亲要100元钱。父亲想了一会儿说:“今天是星期三.你在今天、明天和后天3天中,每天下一盘棋,  相似文献   

18.
魔逗城堡     
<正>嗨!一起去非洲吧!小小和阿仓已经快要踏遍非洲啦!细数草原上洋溢的热情、奇趣的风情不知激发了小编们多少逗乐细胞,再不追上,就晚了!开始吧!本期的非洲欢乐大Party邀你做主角!!开心情报站魔逗VIP张豪栋(岱西)奖励有一对怪兽父子,它们专门吃颜色。有一天,它们又在吃颜色,儿子见父亲一直吃蓝色,就问:"爸爸,蓝色到底是什么味道?"父亲说:"蓝莓味。"儿子吃了一口,皱着眉头说:"什么味都没有嘛。"父亲说:"我就是说‘蓝没味'啊!"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评述了卡夫卡的《致我父亲的信》。文章概括全信的主题为:儿子的软弱和父亲的傲慢之对比。文章论述了卡夫卡在信中谴责父亲而又不能摆脱其影响的矛盾。文章认为,卡夫卡的写作风格与克雷斯将相似,都深受家庭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站起来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 3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