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辽宁的生物技术产业近几年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基因工程药物、农业生物技术、海洋生物制药、生物医用材料等门类比较齐全的生物技术研发、生产体系.但从总体上看,辽宁生物技术产业的规模不够大,布局分散,集群效应不明显,这将严重阻碍辽宁生物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对辽宁生物技术产业规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研究5点政策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生物产业是从事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生产、流通和服务的行业,包括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生物能源和生物环境等。作为新兴的高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是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正在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对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正>与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相比,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仍然处于初期,产业规模和应用范围依然较小。未来10年左右,这些产业将会与信息产业并驾齐驱,还是某些产业会取代信息产业成为新的带头产业?本文对当前信息、生物、新能源的技术创新特点进行了分析。信息技术以应用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主  相似文献   

4.
传统煤炭区域经济规模经济有效性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现有煤炭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是我国目前煤炭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对传统煤炭区域规模经济有效性发展策略的探讨不仅对现有的煤炭经济发展现状有较大的改观,而且对我国煤炭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章从煤炭区域的规模经济的发展现状与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原理出发,提出了我国传统煤炭区域规模经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规划黑龙江省煤炭产业规模提供决策支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全省煤炭产业调研,分析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依据科学发展观和产业组织理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六项对策,并得出了黑龙江省煤炭产业规模要保持适度增长,并非规模越大越好,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有效生产能力等六个结论.  相似文献   

6.
声音     
《华东科技》2007,(8):9-9
中国生物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实现生物技术的跨越发展,使中国生物技术研发水平跃居世界先进行列;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生物新产业,形成2—3万亿元人民币的产值,使中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和生物产业大国。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立在产业集群理论基础之上讨论了在武汉光谷企业实现产业集群过程中对其规模合理把握的问题,文中运用了三种关于企业规模的计算方法来确定光谷产业在产业集群中的规模,并提出在实现光谷规模经济过程中所要处理的关系以及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美营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源地,更是世界生物技术的“领头羊”。据统计,美国现已拥有生物技术企业约1500家.其营业额和研发投入占世界的70%.生物产业已成为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9.
2005网络游戏产业规模可达70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新 《今日科技》2005,(1):10-10
高获利性、高成长性网络游戏因其清晰的盈利模式,成为互联网行业中最被看好的产业之一。不久前在上海举行的2004网络游戏精英会预测,2004年网络游戏市场可达36亿元的产业规模,2005年可达近70亿元规模。  相似文献   

10.
程法聪 《科技资讯》2006,(19):54-54
纵观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历史,分析当前环保产业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经过近20年来的发展,我国环保产业己经走过了初级阶段的发展历程,完成了量的扩展,全国约有8000多家环保企事业单位,但是这种规模是建立在质量不高的发展基础上的。有关的统计资料表明:技术比较先进、管理质量较高。生产能力较强、具有较大规模的环保企事业单位不足总数的20%,而绝大多数都是低水平的重复,这就使我国环保产业呈现点多面广、规模小、水平不高,资金分散。规模效益不明显的特点。这种现状继续下去,显然不利于我国环保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整体实力的增强,那么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也就只能是付之空谈。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辽宁省服务业现状,认为辽宁省服务业存在很多问题,尤其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对服务业重视程度不够,服务业发展不均衡,规模效益较弱,现代服务业起点低。因此,辽宁省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并对传统服务业进行合理改造,提高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并创造有利坏境,对服务业进行合理布局以形成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2.
进一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辽宁省近10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分析,指出其中存在规模不够、发展不平衡、来源、分布集中、跨国公司投资较少等6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辽宁的产业分布和特点,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以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吸引跨国公司投资、促进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吸引优质中小企业投资等4大方面提出以外资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如何处理好就业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二者的关系,达到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劳动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是辽宁省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现实课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分别对就业规模、结构与劳动生产率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辽宁省目前处于劳动生产率与就业规模的非良性循环阶段,而通过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进而引致就业结构调整是改变目前现状的有效途径。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加入WTO为背景,以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为切入点,在介绍了有代表性地区文化产业规模发展的同时,着眼于辽宁地区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VAR模型的辽宁省经济增长波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的方法对辽宁省宏观经济系统中经济增长的波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辽宁省经济发展基本符合出口导向型增长假说,影响辽宁省宏观经济波动的变量中,出口额占主要地位,长期上看GDP变化对其响应显著为正,且方差分解中来自出口的新息对GDP波动的贡献也最大.因此,目前加速辽宁省宏观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化工业并逐步扩大出口。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辽宁省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性发展进行纵向评价.以辽宁省2000—2009年的数据为例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对其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提出"十二五"期间辽宁省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辽宁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在分析辽宁旅游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利用SSM分析法对其结构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旅游产业的长途交通、游览、餐饮和娱乐部门具有竞争优势,邮电通讯部门处于竞争劣势;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辽宁旅游产业与旅游收入的关联性计算,结果表明,影响最大的是商品销售和娱乐部门,其次是长途交通,最小是邮电通讯。提出了优化辽宁旅游产业结构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根据构建的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模糊评价法对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并提出完善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装备制造业的高水平发展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基础。辽宁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也面临着挑战。辽宁的政府和企业应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全面努力,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带动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娜 《科技咨询导报》2009,(36):186-187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体育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对辽宁省的装备制造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为加快辽宁省体育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