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导弹引信自动测试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DSP技术、CPLD技术、回波信号模拟、VISA和ODBC等技术,完成了引信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Lab Windows/CVI是面向仪器的交互式C语言开发平台,编程方式直观,可自动生成程序代码框架,为用户快速设计仪器系统提供了理想的开发环境.引信测试设备基于Lab Windows/CVI平台进行开发,采用了一个通用自动测试系统软件框架,提高了引信测试的通用性、灵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  相似文献   

2.
虚拟仪器是以计算机为测量平台,利用基于计算机的功能化硬件模块和专用计算机软件构成的电子测量系统.用户可以在计算机平台上根据测量任务的需要来定义和设计仪器的测试功能,其实质是充分利用计算机来实现和扩展传统仪器功能.利用并行接口采集数据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快,电路设计简单,安装方便.本文主要研究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VIEW上的虚拟仪器测量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结合虚拟仪器技术、GPIB(General Purpose Interface Bus)技术设计了一种数字电路自动测试系统.测试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包含主控计算机,GPIB转接卡,USB(Universal Serial Bus)集线器,USB数字量I/O模块,具有GPIB接口的测试仪器.主控计算机通过USB接口控制数字量I/O模块和GPIB接口的测试仪器,并处理测试数据、显示测试结果.测试系统软件基于LabVIEW平台,采用图形化编程的形式开发.软件由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程序两部分组成,应用程序为"主模块+功能插件"的形式,数据库管理程序采用Microsoft Access软件.本文阐述了数字电路的通用测试流程,并描述了测试系统在测试矢量生成环节的实际工作过程.该系统已用于雷达接收机数字电路的自动测试,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4.
虚拟仪器在组成和改变仪器的功能和技术性能方面具有灵活性与经济性,因而特别适应于产品质量和计量的测量需求。可以搭建用于产品质量和计量通用的检测平台,通过更换软件及采集系统迅速转换成其他捡洲仪器,把大量的计量任务集中到仪器内部完成,让外部检验更简洁高效,便于控制。虚拟仪器将会在产品质量和计量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用自动测试系统平台的发展,设备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开发者需要统筹管理越来越多的板卡、分立仪器和应用程序,这时多语言混合编程与模块化的软件定义自动测试系统克服了以往的基于独立仪器或者昂贵的专有ATE系统的方案中的缺点。本文在研究讨论传统多语言混合编程的解决方案的基础上,介绍了TestCenter架构及其实现多语言混合编程与模块化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使用TestCenter在解决测试领域适应性强、可扩展性强等优势,使用TestCente测试管理软件构建的模块化测试软件架构被证明能够优化测试系统并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6.
基于labVIEW图形化开发环境和数据采集卡,研制了虚拟仪器测试平台。该平台能完成串口通信、数字量与模拟量等通用功能的测试实验,并通过人机界面直观地反映测试结果。基于该平台的通用功能,学生可进行各种创造性、设计性实验,达到锻炼其系统设计与实践应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空管导航设备使用单位及中小机场普遍缺少独立维修测试平台或平台不齐全的问题,设计了一套通用离线检修系统,解决了标准机柜带DIN连接器的民用航空导航设备板件离线检修问题,无需实际设备系统或测试平台也可以实现检修。实际测试应用表明,本通用离线检修系统能够有效地模拟设备平台环境,为DIN连接器的导航板件提供离线检修条件。  相似文献   

8.
周春梅 《科技资讯》2006,(12):60-61
虚拟仪器实现了测量仪器的智能化、多样化和模块化。即在相同的硬件平台下,虚拟仪器完全由用户自己定义,通过不同的软件就可以实现功能完全不同的测试仪器。同样可以采用多种仪器的连接,组成集测量、对彩控制和现场监视于一体的Internet远程虚拟仪器网络测控系统平台并利用该平台管画面质量特性进行测试实验。  相似文献   

9.
通过一个测试系统的设计实例,探讨了在MATLAB平台下基于GPIB接口联接计算机和若干可编程仪器组成一个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编程简便,数据处理能力强,简化了测试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刘晓阳 《科技信息》2007,(17):54-54
虚拟仪器实现了测量仪器的智能化、多样化和模块化。即在相同的硬件禾平台下,虚拟仪器完全同软件就可以实现功能完全不同的测试仪器。同样可以采用多种仪器的连接,组成集测量、控制和现场监视于一体的Intemlet远程虚拟仪器网络测控系统平台并利用该平台对彩管画面质量特性进行测试实验。  相似文献   

11.
虚拟仪器借助计算机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来完成测量任务,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可互换式虚拟仪器.可互换式虚拟仪器为普通仪器提供标准化的软件接口,从而使得开发者有更多精力来开发测试代码,这是仪器驱动器软件技术中的一项革命性新标准,包括类驱动器和特定驱动器规范.  相似文献   

12.
在自制的虚拟仪器实验箱和CPLD实验板及通用计算机上,采用CPLD技术设计了测量频率的硬件电路和虚拟仪器的LabVIEW图形语言开发平台,设计了频率计的人机界面和软件程序;通过软硬件调试和测试,完成了一个较复杂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文中的实验综合应用了电子测量原理、数字电路技术、CPLD技术、虚拟仪器、程序设计等课程的知识和技术,理论结合实际,其设计思想新颖,具有启发性、设计性、趣味性、先进性、探索性等特点。分析过程中应用引导式教学,进行了层次化、模块化设计,使实验更具可操作性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虚拟扫频信号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流行的.Net软件开发技术,C/S体系结构规范及通用数据采集硬件平台,开发出一种可依据用户设定的特征参数产生所需信号,广泛应用于机械及电工、电子测试领域的虚拟扫频信号源,不仅弥补了传统硬件化仪器对硬件需求较高及功能单一等固有缺陷,还具有高精度、远程控制和数据处理等新特性,展示了虚拟仪器技术的强大生命力和美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核磁共振方法测量磁场是较精确的一种测量磁场的方法,由于在低磁场强度时共振信号相对于噪声很弱,给正确测出磁场造成困难.计算机虚拟仪器技术是先进的计算机测控技术,与核磁共振探头结合起来组成虚拟磁场测量仪,利用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的强大功能,可以有效消除噪声的影响,并且结构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5.
石闪闪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5):6356-6361
为解决传统仪器携带不便以及传统实验教学受时间、空间、仪器不足等限制的问题,将FPGA和Flex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实现远程虚拟扫频仪的设计方法。介绍了系统的总体框架以及软硬件结构。硬件部分以ARM和FPGA为控制中心,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产生扫频信号源。软件部分以支持富因特网应用开发和部署的Flex为开发平台,阐述了软件设计流程。该系统基于B/S架构,可实现远程网络实时操作、实测数据、实时显示。实测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传统扫频仪的功能,产生的扫频信号源频率分辨率可达到0.093 Hz,频率范围为0.093 Hz到1 MHz。能直观测试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幅频特性并绘制相应的幅频曲线。  相似文献   

16.
实验教学仪器发展的新趋势-智能化网络实验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教学仪器的发展正逐步从非智能化到智能化发展,智能化网络实验台由基本实验电路、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测试仪器构成。它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将教师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实验室管理更科学有序,是实验室逐步走向全面开放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自动测试系统的通用性能,将自动测试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相结合,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PXI模块化仪器 程控仪器 连接器-适配器"结构的工程装备通用自动测试系统.系统根据各待测单元的信号频率和功能特征设计标准阵列接口连接器ICA(interface connector assembly);在仪器控制方面为了弥补可互换虚拟仪器ⅣⅠ(interchangeable virtual instruments)规范的不足,采用ⅣⅠ类仪器模型的基本思想,建立了系统的"ATS(automatic test system)资源模型",利用IVI规范配置仪器无关性系统;软件平台让用户根据待测单元的测试需求完成TPS(test program set)的开发,使在此软件平台上开发出的TPS完全独立于测试资源.工程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测温系统仿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能够支持单片机及其外围接口设备的仿真设计功能是众多系统开发仿真设计软件的一个薄弱环节,从而使单片机系统开发硬件成本高,开发周期长。通过介绍PROTEUS软件性能,以及基于PROTEUS的分布式测温系统仿真设计过程,证明在基于EDA技术的PROTEUS环境下,可以完成单片机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调试,系统的性能测试仿真,及PCB设计等工作,仿真数据接近真实系统测试数据,为单片机的软硬件结合虚拟仿真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在实际应中PROTEUS软件可以很好应用于单片机系统开发设计,降低设计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As paper industry becomes more sophisticated and tolerances for property variations of paper products become tighter, efficient and fast testing of raw materials, end products, and intermediates of the papermaking process increases in importance. Data errors are ineluctable in the traditional testing ways and laboratory management mode while the experiment data are recorded, transmitted, analyzed and saved on paper media. Quick, scientific experiment testing without paper med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