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对科尔沁油田交 2断块区九佛堂组 ( J3 jf)下段的成岩作用与成岩储集相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在沉积相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利用取心井岩心系统观察及各类薄片鉴定 (常规薄片和铸体薄片 )、X-衍射、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能谱、图像分析等实验分析测试资料 ,对九佛堂组储层成岩作用类型进行研究 ,并实现了定量评价 ;研究结果确定了该区 3类成岩储集相类型 ,即 :杂基支撑强压实细 -粉砂岩相 ,碳酸盐强胶结砂岩相及不稳定矿物强溶蚀成岩储集相 .其中不稳定矿物强溶蚀成岩储集相为最有利于油气储集的成岩储集相类型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科尔沁油田交2断块区九佛堂组(J3jf)下段的成岩作用与成岩储集相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沉积相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取心井岩心系统观察及各类薄片鉴定(常规薄片和铸体薄片)、X—衍射、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能谱、图像分析等实验分析测试资料,对九佛堂组储层成岩作用类型进行研究,并实现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确定了该区3类成岩储集相类型,即:杂基支撑强压实细—粉砂岩相,碳酸盐强胶结砂岩相及不稳定矿物强溶蚀成岩储集相.其中不稳定矿物强溶蚀成岩储集相为最有利于油气储集的成岩储集相类型.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北部石盒子组-山西组储层成岩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定北5井、定北6井的岩心观察及常规薄片鉴定、薄片粒度分析资料,结合沉积史和区域地质特征,综合分析了下石盒子组-山西组砂岩的成岩作用类型及其特征, 得出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北部地区上古生界主要的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蚀变作用,溶蚀作用,云母类矿物的水解作用;并分析了储层成岩演化特征以及对孔隙演化的影响.研究区上古生界储层从早成岩期到晚成岩A-B期的成岩演化过程中,所经历复杂的成岩作用极大地影响了岩石的孔隙度.溶蚀作用与蚀变作用是形成砂岩储层的两大建设性成岩作用,云母类矿物的水解作用对孔隙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机械压实、压溶作用和胶结作用则是储层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破坏性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4.
制备高质量的定向流体包裹体薄片是从"构造-成岩"角度入手深入研究含油气盆地砂岩储层中构造裂缝属性的关键与前提。建立一种针对含油气盆地露头砂岩样品的定向流体包裹体薄片的制作方法。以有效保留露头砂岩样品的原始方向信息作为贯穿整个制片过程的主旨,体现在野外砂岩样品的定向采集、砂岩样品原始产状的恢复、样品切割方向的标定、首次切样、粘样以及在载玻片上标定样品的方向等多个制片环节中,以确保砂岩样品的方向信息在制作的流体包裹体薄片中得以准确呈现。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制备的薄片兼有定向薄片和流体包裹体薄片的双重功能,不仅可为砂岩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还可为样品中脉体和流体包裹体面的原始方位信息的准确恢复以及后续相关流体地球化学测试分析奠定强有力的薄片基础,以便为从"构造-成岩"角度入手深化认识砂岩储层中构造裂缝特征及其相关油气成藏过程的定量化研究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5.
以取心井的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毛管压力曲线等分析资料为基础 ,结合储层物性测井参数解释结果 ,对辽河油田沈 84块沙三下 ( S4 3 )层段储层从岩性组成、成岩作用、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非均质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 ,认为该储层为一套中 -高孔、中渗储层 ,其物性主要受沉积微相及成岩作用等因素影响 ,具较强的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 .综合储层的岩性、物性、成岩后生作用和孔隙结构等特征 ,对沈 84块沙三下层段储层进行了分类 ,将其划分为 I(好 ) ,II(中等 ) ,III(差 ) ,IV(极差 )四大类 ,区内主要发育 II,III类储层 .  相似文献   

6.
综合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恒速压汞等技术和储层综合评价方法,对安塞油田楼坪区长10致密储层成岩作用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长10储层岩性以灰色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碎屑颗粒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较低;孔隙类型主要以粒间孔、长石溶孔和浊沸石溶孔为主;喉道以细小孔-微细喉为主;储层属于典型的低孔-(超)低渗致密储层;长10储层主要成岩作用为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以及溶蚀作用,其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属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蚀作用属建设性成岩作用,长10储层砂岩目前处于中成岩A期;依据研究区沉积特征及成岩作用,将楼坪区成岩相划分为5种类型,其中绿泥石胶结相、绿泥石胶结-长石、浊沸石溶蚀相是主要的有利成岩相带。  相似文献   

7.
运用铸体薄片镜下观察、物性分析、扫描电镜及X-衍射分析等,对川西北九龙山-剑阁地区珍珠冲段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珍珠冲段储层孔隙类型以粒内孔、粒(砾)间孔、晶间(溶)孔、晶洞以及裂缝为主。九龙山地区211个样品分析测试结果显示,珍珠冲段孔隙度最大值5.69%,最小值0.08%,均值1.63%,渗透率最大值517.98×10-3μm2,均值14.49×10-3μm2;剑阁地区38个测井解释数据显示,珍珠冲段孔隙度最大值7.8%,最小值0.1%,均值3.63%。研究区为裂缝-孔隙型储层,控制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是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孔隙损失的主要因素,胶结作用是降低储层渗透率的重要因素,溶蚀作用是对储层发育贡献最大的建设性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子长油田20余口取心井的岩心观察和大量样品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分析,对子长油田长2油层组储层取得以下认识:(1)本区长2油层组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细砂岩,含少量的岩屑长石细砂岩,具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的特点;(2)长2砂岩已达晚成岩A期,经历了早成岩阶段早期的机械压实和黏土膜析出,早成岩阶段晚期的石英、长石压溶及次生加大,晚成岩阶段早期的自生矿物析出和随后发生的溶蚀形成次生孔隙等成岩作用过程;(3)砂岩中发育粒间孔、粒内溶孔、微孔隙、裂隙孔等几种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占总孔隙的80%以上;(4)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微相及成岩后生作用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砂岩的成分(碎屑云母、方解石胶结物)和结构(粒度)对物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子长油田20余口取心井的岩心观察和大量样品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分析,对子长油田长2油层组储层取得以下认识:(1)本区长2油层组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细砂岩,含少量的岩屑长石细砂岩,具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的特点;(2)长2砂岩已达晚成岩A期,经历了早成岩阶段早期的机械压实和黏土膜析出,早成岩阶段晚期的石英、长石压溶及次生加大,晚成岩阶段早期的自生矿物析出和随后发生的溶蚀形成次生孔隙等成岩作用过程;(3)砂岩中发育粒间孔、粒内溶孔、微孔隙、裂隙孔等几种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占总孔隙的80%以上;(4)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微相及成岩后生作用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砂岩的成分(碎屑云母、方解石胶结物)和结构(粒度)对物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川东北地区晚二叠世碳酸盐岩广泛发育,成岩作用的类型和过程复杂。薄片镜下鉴定显示该区碳酸盐岩内发育泥晶化作用、溶解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压溶作用和破裂作用5种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和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去白云化作用、硅化作用、重结晶作用和充填作用6种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成岩作用特征和碳氧同位素分析表明,研究区存在海底、大气淡水、埋藏和表生4种主要的成岩环境和准同生-同生期、早期、中期、晚期成岩阶段及表生成岩阶段,不同的成岩环境和成岩阶段分别发育不同的成岩作用。在成岩作用的影响下发育较高的孔隙度,主要集中在长兴组的生物礁灰岩内及白云岩内,孔隙连通性也较好,是油气生成、运移和储集的有利通道和场所。  相似文献   

11.
以取心井的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毛管压力曲线等分析资料为基础,结合储层物性测井参数解释结果,对辽河油田沈84块沙三下(S43)层段储层从岩性组成、成岩作用、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非均质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该储层为一套中-高孔、中渗储层,其物性主要受沉积微相及成岩作用等因素影响,具较强的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综合储层的岩性、物性、成岩后生作用和孔隙结构等特征,对沈84块沙三下层段储层进行了分类,将其划分为I(好),II(中等),III(差),IV(极差)四大类,区内主要发育II,III类储层.  相似文献   

12.
开江-梁平台内海槽东段长兴组礁、滩相储层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岩心和测井分析基础上,结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薄片、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包裹体、物性和孔隙结构等分析化验资料,对开江-梁平台内海槽东段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该套储层以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晶间孔和晶间溶孔最为发育;储层物性中等-较差,但裂缝和溶缝较发育,对改善储层孔渗性有重要贡献,为典型的低孔中渗裂缝-孔隙型储层.储层的质量受沉积微相、成岩作用以及构造活动的综合影响,其中以礁、滩相最有利储层发育.区域上礁、滩相沉积的分区控制了储层的分布;埋藏白云石化是储层发育的基础;而溶蚀和破裂扩大作用是提高储层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安塞油田塞202井区长61是主力产层,储层为长石砂岩。影响产能的的主要因素是储层物性的优劣,而储层物性与受成岩作用密切相关。利用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安塞油田塞202井区长61油层段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长61储层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交代作用和破裂作用等成岩作用。按照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可以把长61的成岩作用分为3类:破坏性成岩作用、建设性成岩作用和二重性成岩作用。溶蚀作用产生次生孔隙,使储层物性显著改善,是最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寻找溶蚀作用发育带是油气开发中要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4.
沾化凹陷四扣洼陷及周缘地区在古近系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发育了一套礁灰岩。在薄片观察和岩心分析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地层对比和储层物性分析,对礁灰岩储层特征及有效圈闭形成的控制因素进行研究,划分灰岩圈闭成因类型,探讨其在油气成藏中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湖相礁灰岩具有发育层位相对稳定、礁体规模不一、礁滩混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礁灰岩圈闭的发育主要受沉积相带、成岩作用和构造运动的影响,可形成控制礁灰岩油气成藏的4类圈闭;礁灰岩圈闭类型在油气成藏过程中起双重控制作用,一方面控制了礁灰岩圈闭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控制了油气成藏的时间、输导体系类型和运移充注方式。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块。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对车排子地区下白垩统吐谷鲁群储层岩石类型、孔隙类型、储集物性、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石英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及长石岩屑砂岩,颗粒较细,分选、磨圆较好,结构成熟度较高。储集空间为粒间孔、扩大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溶缝,其中粒间孔占主导地位。岩心样品的孔隙度主要为5%~30%,渗透率为(0.01~1 100)×10-3μm2,大多数属于中低孔、中低渗—特低渗储层。研究区白垩系埋藏较浅,地温低,成岩作用较弱,主要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解作用,处于成岩作用早期,且油气早期充注对吐谷鲁群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具有较大影响。车排子地区吐谷鲁群储层勘探目标应以孔隙度18%的优质储层为主。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塔中4井区石炭系CI油组为石英砂岩类碎屑岩储层.通过对该区3口井的岩芯、薄片观察及有关资料分析,识别出了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解作用、交代作用及自生产矿物的形成5种成岩作用类型;划分出准同生期、早成岩期、晚成岩A期和晚成岩B期4个成岩阶段;分析了剖面上的成岩共生序列及各阶段的成岩演化特征,并指出本区在成岩演化过程中至少存在两期油气运聚:一期在早成岩晚期至晚成岩A期之初,另一期在晚成岩A期的末期.  相似文献   

17.
根据研究区内多口油井的长4+5、长6油层岩石样品的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对川口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4+5和长6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表明,川口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4+5和长6储层成岩作用以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为主;同时川口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4+5和长6储层砂岩已达到了晚成岩的早期,在早成岩与中成岩阶段原生粒间孔大量减少,晚成岩的早期产生次生孔隙。成岩作用使得储层内孔隙以小孔—细喉型和小孔—微细喉型孔隙为主,储层成为特低—超低孔隙度、特低—超低渗透率储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岩芯观察、薄片鉴定及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对构成礁滩复合体的灰泥丘、骨架礁及台缘滩3种沉积类型进行识别、标定及组合对比分析,从礁、丘、滩组合类型差异的角度,结合古构造(坡度、断裂-裂缝)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塔中地区上奥陶统台缘带礁滩相沉积具有纵向叠置迁移、横向分带及平面环带状分布的特点。其中北坡为镶边型台缘沉积可划分为4个带:丘滩宽缓坡折带、丘滩—礁滩缓坡折带、礁滩陡坡折带和礁滩—丘滩改造陡坡折带;南坡为弱镶边—无镶边台缘沉积可划分为3个带:沉积缓坡折带、断控坡折带和改造陡坡折带。  相似文献   

19.
吴起油田长6油层组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物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量取心井砂岩样品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镜质体反射率分析,研究了吴起油田长6油层组储层的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认为导致该区储层物性差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是机械压实作用和碳酸盐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但溶蚀程度较低,使该区长6油层组储层物性较相邻地区同一层位要差.  相似文献   

20.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正宁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第6段(简称"长6段")成岩相及孔隙演化过程,探讨长6段储层的主控因素。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阴极发光及薄片染色技术研究长6段成岩相,结果表明:长6段处于中成岩A-B段,主体为A段,关键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交代作用。考虑成岩矿物、成岩阶段、孔隙演化及关键成岩作用等要素划分出5种成岩相:绿泥石薄膜-粒间孔成岩相、长石溶蚀-溶孔成岩相、泥岩压实成岩相、碳酸盐胶结相和黏土矿物胶结相,其中绿泥石薄膜-粒间孔成岩相与长石溶蚀-溶孔成岩相为建设性成岩相。以关键成岩作用指标为基础,定量计算长6段孔隙演化过程:压实作用使原始孔隙消失74%,胶结作用后孔隙仅剩6.6%,溶蚀作用使孔隙增加至9.86%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