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1 毫秒
1.
变色龙是蜥蜴家族的特殊成员。它生态奇特,相貌古怪,头上长角,背部有刺,尾巴粗长,活像恐龙。 变色龙身怀绝技,变色、动眼和吐舌是它经常表演的3套绝活。 变色龙长着两只藤壶型的眼睛,左右眼球会分别转动360°。当它左眼瞄准前方时,右眼却在注视身后,左顾右盼,环视八方,动眼自如。 变色龙的舌头极长,平时如钟表发条那样盘卷在嘴里。当它发现猎物时,便突然伸直长舌,从口中射出,以舌捕食,如探囊取物。 变色龙最拿手的绝活儿就是变色。它皮肤的基本颜色是绿色,但它可以随时变出深绿、浅绿、紫、蓝、褐色等,甚至可以变出各色相间“花里胡哨”的花纹色。  相似文献   

2.
非洲津巴布韦一名女子收养一头重达2t的犀牛作为自己的宠物,每天与它形影不离地在一起。有时,这名女子还会亲吻犀牛,显示彼此亲密的感情。这头小犀牛2007年因遭到盗猎者捕杀而失去了母亲,躲在一处灌木丛中被一名摄影师救走。摄影师之后便将小犀牛交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地铁列车上的好多乘客不是在看书报,就是在打瞌睡,这里除去抓时间学习、休息的原因外,主要原因就是为了避开被人注视的目光了。一个人被人盯着看是一个很大的心理压力。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外国电影中有的人当胸部一把被人抓住,并要被抓住的人看对方的眼睛,理亏者自然不敢正视那逼人的目光。心理学家们由这一原理提出建议:尽量使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不要脸对脸。 目光是建立联系的手段之一,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在交往中运用目光的方式也就大不相同。民族志学者把运用目光交际的方式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前一种方式为  相似文献   

4.
你在欣赏一幅美术作品或人像摄影时,首先注视的是哪一部位呢?毫无疑问,是人的眼睛。目光,是人类传递心灵讯息的特殊语言。  相似文献   

5.
猫头鹰的眼睛 猫头鹰是夜间活动的动物,它的眼睛又圆又大,而且已经大到不能在眼眶里自由转动.为了观看一个移动的物体,它必须转动它的整个头部.猫头鹰的眼睛非常敏锐,在离地2m的高度上飞行时,能在微弱光线下看到地面上的老鼠.它的两眼都长在头部的前面,靠得又近,所以能得到立体感很强的图像.从猫头鹰的案例是否能推断夜间活动的动物眼睛就大,而白天活动的动物眼睛就小呢?恐怕不能这么说,因为,眼睛的大小并不是唯一的判别依据.  相似文献   

6.
螃蟹长期生活在水和泥沙之中,在这种环境中,螃蟹长出了一双奇特的眼睛。螃蟹的眼睛像一个带把儿的小球,小球的“把儿”可以自由地转动,而且伸缩自如。螃蟹经常把自己埋在泥沙里,把两只眼睛伸到外面,偷偷地观察外面的动静。它的眼睛像两个微型潜望镜,如果看到敌人,它便把眼睛缩进壳里,一动也不动。螃蟹的“潜望镜”小巧灵活,能伸能缩,如果坏了,还能重新长出来。螃蟹的眼睛是复眼,复眼由许许多多的小眼组成。螃蟹的小眼结构很特别,尤其是晶状体,就像带果子的小树杈,“小树杈”是一束束光导管。光线进入“小树杈”后,不是直接到达视网膜,而是在…  相似文献   

7.
在喝浓汤或用淀粉作浆糊时,当你用勺子搅拌出漩涡状后,把勺子拿起来,用眼睛盯着漩涡看几秒。你会发现漩涡在停止转动前的那一瞬间,会出现逆转。这种现象反映了液体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是一个什么特征呢?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研究发现,狗也会产生与人类类似的喜怒情绪,狗还喜欢看高清电视,会做梦,甚至还会微笑。如果注意观察,还会发现摇头摆尾是它们特有的身体语言……那么,当你的宠物小狗陪伴你时,你知道它在想什么吗?当你的宠物小狗陪伴着你,酣卧在你的身边时,你可能会想:它会做梦吗?会梦见我吗?它会为在厨房里偷吃了我的晚餐而感到内疚吗?它在对着人狂吠时是想要说什么吗?它喜欢看电视吗……  相似文献   

9.
宠物大擂台     
正在我们身边,常常可以见到家养小动物的身影。这些可爱的小宠物们与人相伴,带给我们无尽的欢乐。不过,你知道在种类各异的宠物当中,谁最聪明?谁最关心主人呢?让我们来看看科学家们所做的研究吧!论智力——谁是最聪明的?动物到底聪明不聪明,只要我们与动物相处的时间越长,它们的智慧便会慢慢地显现出来。就拿一只名叫"摩西"的红腿象龟来说吧。当英国动物认知学家安娜·威尔金森把"摩西"放进实验用的迷宫中后,大家都被这只平时迟缓得让人着急的家伙惊呆了。在  相似文献   

10.
为斑鬣狗正名我们常在有关动物的记录片中见到这样一组镜头:一只猎豹疾速追赶一只小羚羊,在消耗了大量体力后终于将其捕获。正当它喘着粗气准备休息一会儿再用餐时,一只斑鬣狗悄悄地靠近了它,用贪婪的目光注视着,然后以猎豹猝不及防的进攻将体力透支的猎豹赶跑……斑鬣狗成功地夺取了别人的  相似文献   

11.
当你扔给宠物小狗一个它所喜爱的玩具时,它就会发出兴奋的吠叫声;当你摩挲猫咪的头部时,它就会发出心满意足的咕噜咕噜声。你不禁会想,此时此刻,它们是否在感受快乐?它们是否也在享受着幸福?  相似文献   

12.
在上世纪末的美国高速公路上,你若有幸会一睹奇观:一辆“汽车”从蜿蜒而行的车辆长龙中腾空而起,翩若惊鸿,状似“飞碟”,瞬间便直升上百米的空中,当它掠过滚滚车流、飞临远方车辆稀少之处时,又飘然落在公路上成为汽车,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飞快行驶…… 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一定会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语言逻辑记忆和形象记忆的能力,以及一些其他形式的记忆能力,其中就包括运动记忆力。运动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运动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准确性,是我们日常活动,如吃饭、穿衣、行走等的基础。我们通常是依靠自己的视觉来控制运动的。例如,在纸上画一条确定长度的线段,当眼睛命令我们“停止”时,我们的手便会停止画线。但这不是唯一的方式,对于熟练的、无须变化的操作,也可以不用眼睛而用自己的手来控制,但这只有在具备高度发达的运动记忆力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
目光交流是礼貌交往的要素之一。如今一项新的研究认为,它对大脑如何感知恐惧和愤怒情绪具有重要的作用。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的这份研究报告称,处理潜在的大脑区域如何工作取决于对方是否在注视你。  相似文献   

15.
生活在非洲纳米比亚东北部农场的原生态环境令人陶醉,几只幼花豹降临在这片原我们农场的雇员在寻找走失的几头牛时打电话给我的丈夫,说遇到3只有点怪异的"大猫"。我的丈夫罗尔夫闻讯赶了过去,发现它们原来是刚出生不多时的幼花豹,它们的母亲不知去了什么地方,不过罗尔夫判断母花豹可能觅食去了。当罗尔夫抱起其中一只花豹时,这个小家伙拼命挣扎着。它极其幼小,有着一双蓝色的眼睛。第二只花豹则温顺得多。仔细察看,罗尔夫发现它的一只后爪有炎症,正在腐烂,连骨头都隐约可见。意识到这只幼花豹在野外无法活下来后,我的丈夫决定拯救它。野上。  相似文献   

16.
<正>不久前,一种新发现的小螃蟹引起了宠物爱好者们的关注。这种螃蟹因为长有一对疹人发光的黄眼睛,外加略带恐怖的外表,因此被取名为吸血鬼蟹。一直以来,这种甲壳类生物的来源一直是个谜,尽管已经在交易市场存在了十年之久,直到最近,人们才发现它起源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河谷中。  相似文献   

17.
对于那些热爱宠物的人来说,Pets.com 宠物网站,是一个最酷的去处。想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宠物,比如温顺的小狗、淘气的小猫、可爱的小鸟、憨厚的眢貂以及不怕生人的小蛇等等,只要肯花钱,就能实现目的。宠物网站,因为自己没有那么多闲钱养宠物,偏偏喜欢动物的痴心不改。快乐地穿梭在宠物之间,一时间,便忘记了自己与动物之间的差别,于是,宁愿做一只彻头彻尾的宠物,将衣食住行这些烦琐的事,交给养宠物的人去打理。只是自己的样子很"青蛙",充当那种娇小可人的宠物肯定不行,还是当一只宠物狗吧,做一回另类的自己。愿意是只宠物狗被人从宠物聊天室扯出来,给自己配上一副  相似文献   

18.
淘友 《科学之友》2010,(7):8-11
景泰蓝,对于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人们或许可以从这三组词当中看出一些端倪:春和景明、泰然自若、青出于蓝。您又会倾情于哪一种比喻呢?的确,对于景泰蓝与生俱来的华丽外表真的是无法用简单的言语能形容的。它的美,会使你为之留恋往返地追逐;它的典雅,会让你顷刻间为之动容;它的奢华,更会与你的心灵交融。这一刻,我想所有人的目光都会聚焦于它的身上,这便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你会毫不犹豫地走进它的世界,寻觅更多关于它的传奇身世和美妙遐想。  相似文献   

19.
正当我们还在母体肚子里的时候,身体各个器官就已开始运转。随着时间的推移,辛勤工作几十年的器官不可避免地开始老化,甚至发生病变。为减缓其衰老速度,小编综合多位专家意见,开出了一份"活力处方",只要按照处方坚持锻炼,并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多加注意,各个器官就会变得更加富有弹性,充满活力。眼睛:转动眼球,凝视远方眼睛是我们与外界联系最有利的"开关",正常人80%以上的信息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由于人  相似文献   

20.
夜光鱼     
红海里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中,有一种十分奇特的闪光鱼类———光脸鲷。这种小鱼体长只有7cm~10cm,生活在距海面不到10m深的海里,能发出十分明亮的光线。在水下活动的人,距离它18m处就能发现它;黑夜里,距离它2m远能看清手表上的时间。潜水员常常把它们放进透明的塑料袋中,作为水中照明之用。到目前为止,光脸鲷的发光亮度是所有发光动物中最亮的,故有“壮观的夜鱼”的美称。为什么光脸鲷能发出如此强烈的光?原来在它的眼睛下缘,不仅有一个相当大的新月形发光器官,还长有一层暗色的皮膜附在发光器官下面。当皮膜上下翻动时,便会像电灯的开关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