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的内外推动力,有效利用媒介传播,提升城市整体文化形象,是推动城市发展、构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导下,河南整体文化形象已取得了较大提升,但是与河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相比,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力量,要打造"大中原"背景下的文化品牌系列,有必要培育一个以河南为区域文化中心的中部文化产业核心区,实施区域文化联动战略,而这个联动平台有必要依靠充分、合理的媒介传播策略来搭建。  相似文献   

2.
张竹君是清未民初颇具影响的女性社会活动家,当时报刊对其进行了持续的形象塑造。1902年马君武的“女士张竹君传》塑造的“女豪杰”形象在媒介中呈现并广泛传播;1904—1905年张竹君扶植女界的“实行家”形象深入人心;1911-1912年媒介塑造了她“战地女医生”的形象。张竹君媒介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既有舆论界精英塑造时代新女性形象的启蒙诉求,亦可见形象主体自觉地进行媒介运作的痕迹。不同媒介形象展现了张竹君身份的多重面向,却有共同的摆脱家庭走向社会、具有独立意识的新时代女性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等学校要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传播先进文化,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构建和谐校园,充分发挥服务区域构建和谐社会的功能,实现与区域双向互动中的共同发展。地方高校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意义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4.
国家形象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力,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信息时代,大众媒介在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灾难的报道。本文从大众媒介和国家形象传播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大众媒介在5月汶川地震的灾难报道中对中国国家政府形象、领导人形象和民众形象等的传播,进而深化大众媒介对于传播中国完整的国家形象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地区形象的推介传播是全方位、多渠道的,宁波地区形象的推介传播可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聘请形象代言人;促使自办的大型活动广为人知;巧借艺术媒介进行推介;大力推介地区形象CIS;形象广告突出个性,强调优势,找准定位;大力提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及时更新地区形象推介信息;设立负责地区形象推介的专门机构等.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影视剧因其独有的优势在旅游地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梳理了国内外针对影视旅游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影视剧成功促进旅游地形象塑造与传播的关键因素:满足顾客情感认同、催生影视地标情结、展现艺术魅力及构建具体化的旅游载体。根据旅游地形象形成的阶段性,提出了影视剧在旅游地认知形象塑造中所应发挥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利用影视剧进行旅游地形象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美女文化与电视中的女性形象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女性主义角度,以当前电视对美女文化的塑造和传播为切入点,通过女性在电视中呈现的整体形象,观照电视媒介对女性形象建构所起到的作用、意义和责任。共分四个部分:一、阐述美女文化的实质,美女文化是一种视觉的、可被消费的媒介文化,是电视中的娱乐元素之一;二、探讨美女文化对女性电视形象的影响,是对女性性别陈规的加深;三、电视对女性形象建构的现状分析;四、从女性主义角度论述造成女性自身形象与电视形象差异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和现实传播价值。以传播者的立场,在媒介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书刊、影视、红色旅游等传统媒介在取得一定传播效果的同时也存在符号单一、单向易逝、高成本等传播局限。借助网络新媒介的时空消解、多向互动以及多媒体等优势,在弥补这些缺陷的同时,可以构建起更加多元化的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生态。  相似文献   

9.
浅论韶关旅游形象的塑造与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旅游形象的塑造与推广,对地方旅游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韶关旅游形象的塑造和推广应实施差别化战略,在搞好受众调查的基础上,准确定位区域旅游的整体形象,并通过实施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形象窗口”工程,选择适当的形象传播方式等手段,协同共创,加快韶关旅游整体形象的塑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在新媒体生态下,主流价值观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有效传播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区域文化是提升主流价值传播文化势能的重要载体,在凝练区域文化精神、塑造区域城市文化品牌、构建区域日常话语、开展区域文化主题活动等方面融入主流价值观元素,可以有效提升主流价值传播的文化势能,而以区域文化中的情感因子激活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意识,是将主流价值传播文化势能转化为文化动能最切实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讲好中国故事”对弘扬中华文化、塑造中国形象有重要价值意蕴。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样本,依托影像作品的叙事与传播,需要从叙事主体、叙事内容及叙事手法三个层面提升叙事策略,同时还要从媒介生态、技术应用等多维度创新,“讲好中国茶故事”,提升民族文化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延边卫视作为国内唯一的地区级、朝鲜语卫星电视,是在对内传播的同时代表国家承担对外传播任务、塑造国家形象的跨境传播媒体。旨在分析延边卫视承担跨境传播使命的历史必然性,把握延边卫视跨境传播的探索历程,探讨其依托民族形象传播塑造国家形象的启示,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卫星电视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跨境传播、塑造国家形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闽南风情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通过整合地方文化资源和提炼地方文化特色,运用多元化的创编手法塑造具有地方特点的人物形象,在重构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演绎地方人性内容,完成了对闽南地方形象的完整塑造。该作品充分体现了地方形象塑造与新时代舞蹈创作之间的重要联系,对解决舞蹈作品如何塑造地方形象这一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个地方应该有一个地方的文化形象,然而,塑造什么样的地方文化形象,又怎样塑造地方文化形象,是一个颇有价值的问题。笔者在文化学热潮后的沉寂中.在人们作深层探索和研究的背景下,不揣浅陋,提出这个命题。并非标新立异.而是文化史增变过程所召示的必然现象。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民以辛勤的劳动和非凡的智慧.创造了彼此独立的异质文化是客观存在的。不断认识世界,交流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我们国家把开放定为国策,其宗旨就是要大开国门,引入先进的文化以矫正自身文化的弱质进而增添雄强基因。倘若,我们把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
手机媒体正加速从人际沟通工具演进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给地方高校形象的传播工作带来了新的渠道与形式。基于手机媒体在校内用户资源、用户黏性、信息传播到达率、互动性及传播成本方面的优势,探讨手机媒体在地方高校形象的校内传播中的运用思路,打造地方高校形象校内传播的多维度深层次格局。  相似文献   

16.
从区域环境、区域行为和区域精神三部分对区域形象内涵进行阐述,并分析了区域形象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指出形象塑造的作用.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以重庆市为例,通过分析重庆区域形象的塑造历程,将直辖前后形象变化、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对比,进一步证实形象塑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当前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命题。地方文化在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和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非常直接而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依据“情境学习理论”,来华留学生应当充分依托甚至融入地方文化语境,以便更好地学好汉语并运用于日常交际;另一方面,来华留学生作为中国语言文化(含地方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播者,能够以一种“他者叙事”的视角实现中华文化的“软传播”,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8.
王滔 《科技信息》2009,(32):I0291-I0291,I0292
本文以卡通形象等几种典型另类形象标识为分析对象,研究在视觉传播时代,在人们追求个性化的心里暗示之下,另类的形象是如何被想象并成功塑造出来的,旨在剖析另类形象背后的社会心里诉求及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19.
李正 《科技信息》2011,(31):267-267,338
1视觉价值形象符号图式的结构营造1.1符号图式的视觉价值结构对视觉价值的符号图式来说,首要任务就是在于传达出图形艺术其视觉价值形象的符号图式,是视觉价值符号其存在价值和表现价值的特征。在视觉价值形象的符号图式建构中,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单刀直入,即从视觉价值形象符号的各种内在关系出发,直达符号图式的内在结构(由一个简单的符号图式组合到符号图式的范型)。说  相似文献   

20.
影视语言文化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以最简单的表达方式迅速达到超越国籍和种族的传播效果,有效地降低文化折扣,实现跨文化传播,对于构建国家形象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编辑工作贯穿影视作品的创作始末,无论是前期编剧对剧情提纲挈领式的艺术化编排,还是后期剪辑对影像素材的技术化处理和镜头组接、意义合成等工作,都凝结了影视工作者的智慧。尤其是对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来说,编辑的选择和把关又直接关乎到具体历史史实和历史人物形象的构建,肩负着巨大的文化传播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