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调整的产物。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发展的要求。作为新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整个课程体系结构中,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了亮点。从结构类型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综合课程、是经验课程或体验课程也是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2.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大众化的办学模式,那么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数理统计》的课程特点和农业院校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数理统计的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科技知识动漫》2007,(2S):36-36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综合课程,学科课程则以分科课程为主。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而是对学生生活领域和生活经验的综合。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是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如何把握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提出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教学实践,形成了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全新认识。  相似文献   

5.
胡月 《科技咨询导报》2012,(13):155-156
我国一直以来高等教育课程偏向专业教育,由此造成不少弊端,本文通过对美国文理学院通识课程的基础技能、批判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三方面特点进行分析,反观我国大学课程在这三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参考美国文理学院通识课程这三个方面的做法,提出一些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课程改革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引进的国外的课程改革理论为我国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是,源自于西方的理论在我国的适切性问题日益受到我国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多元智力理论,后现代课程理论,建构主义课程理论及儿童中心课程理论进行分析,以期取各理论中的精华内核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张启珍 《甘肃科技》2007,23(4):235-23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我国开展已有多年的时间,迄今为止,国内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阐述了三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以期灵活运用这些模式或模式组合指导整合实践。  相似文献   

8.
美国高校教师教育课程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方面具有高标准、多样化、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反思我国师范院校课程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经验,取长补短,提出构建我国合理、完善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本文具体分析了三个阶段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背景、重要政策法规、实践措施、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今天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为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中专业选修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有考试和考查,不同考核方式的课程,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也不尽相同。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学中课程考核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几种可行的课程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1.
汤文科  胡桂英 《科技信息》2010,(15):262-262,271
杜威依据自己独特的哲学观、心理观和社会观,对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论体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课程观,尤其是他对经验课程的重视与精辟论述对20世纪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由于时代和指导思想的局限性,杜威的活动课程论不可避免地有其缺陷和不足,但其中的合理内核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巨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开发校本课程是发展学生个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形成学校特色的重要途径。校本课程开发相对国家课程开发具有特殊性。根据部分学校开发实际提出了一种新的开发模式 ,并对该模式进行了评述。该模式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灵活性和全面性持点 ,对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概念界定的立体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课程是学校作为整体提供给学生的教育经验的总和,是学校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使学生获得整体性教育经验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隐性德育课程是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一定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使其获得良好品德经验的教育因素。  相似文献   

14.
隐性课程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引起世界范围关注的教育课题。我国对其研究历史不长,但很快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从课程理论的视角,在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学习和借鉴基础上,隐性课程可界定为,教育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在课堂内外的教育情景中,有计划地以间接、内隐的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使受教育者获得知情意行等整体性教育经验的那些内容和要素的总和。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课程改革始终在教育改革运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社会发展和时代精神无不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上留下历史的烙印。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回顾和总结历史经验,探索课程改革的趋势和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这场改革主要集中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形式和课程内容等四个方面。本文对其共同的三个特点进行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谭鑫 《科技信息》2010,(17):I0151-I0152
研究生培养质量深刻影响到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而课程教学又是研究生培养中最重要的环节。哈佛大学凭其独特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充分地调动研究生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保证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美国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这些成熟的经验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通过比较和研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教学评价三个方面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7.
聂丹 《科技信息》2007,(31):286
文章从实际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的需要入手,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中间过程和状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就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作了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秦勇 《科技信息》2009,(33):I0117-I0117
运用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进行剖析。提出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依据是:政策依据,是指导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依据;现实依据: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存在不相适的问题,现代体育教学理念的影响,新中国体育教学大纲制定与教材建设的基本经验.是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性环节,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先决条件。本文分析了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在高师物理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中的指导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将行为心理学、高等教育学等理论和我国高师物理教师教育的现状相结合,提出了初步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性环节,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先决条件。本文分析了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在高师物理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中的指导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将行为心理学、高等教育学等理论和我国高师物理教师教育的现状相结合,提出了初步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