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比较TAVI与地形校正方法的抗地形效果,利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地区Landsat 8 OLI卫星数据,配合使用相对应的DEM数据,采用目前广泛运用的C校正、SCS+C校正、SCS校正、Cosine校正等4种地形校正方法.从校正后影像的目视分析、均值和标准差参数的统计结果,太阳入射角余弦值与影像各波段的相关性等方面对校正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选取最优的C校正模型,计算校正结果的NDVI,从多方面与TAVI进行抗地形效果的对比,得出TAVI的抗地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Cosine校正模型、C校正模型、SCS+C校正模型和Minnaert校正模型在我国复杂地形区域进行遥感影像地形校正的效果.以江西、陕西、云南、大兴安岭东北为研究区域,共96景Landsat影像,基本涵盖了我国典型的山区地貌.每景影像每一波段(1,2,3,4,5,7)的最适宜地形校正方法通过光照系数(太阳入射角余弦值)与像元值的相关性系数平方得出.对于整个研究区域,最佳的地形校正方法的选择基于最适宜方法所占比例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的显著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C校正模型在我国适用性最为广泛,其次是SCS+C校正模型,这为大范围研究区域地形校正方法选择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消除地形落影影响,提出一种基于Landsat8 OLI影像的山区植被地形落影校正方法.落影校正利用能够有效消除地形阴影干扰且无需异源数据支持的SEVI作为阴影校正信息源,构建光照区SCS+C校正后红绿蓝波段地表反射率与SEVI间的随机森林回归(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R)模型,进而利用落...  相似文献   

4.
针对山区遥感影像计算雪面反射率的难点,采用各向异性校正与地形校正相结合的方法,将研究区不同坡面方向的雪面反射率归一化至平坦地表垂直观测方向上的雪面反射率,以消除地形影响.其中,各向异性校正采用二向反射分布函数(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BRDF)模型;地形校正采用山地辐射传输模型.遥感影像选用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的高分一号卫星(GF-1)宽幅相机数据.利用同步观测的积雪光谱数据对此方法的校正能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消除大部分地形和大气的影响;计算的雪面反射率在非阴影区与阴影区均与实测数据相一致;该方法可为山区积雪的光学遥感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山区遥感图像地形校正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经验模型、物理模型、半经验模型3个方面详细叙述了山区遥感图像中消除地形因素影响的主要方法,同时分析了现有模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地形校正将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SRTM3的山区遥感影像地形校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赛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1):8147-8153
山区遥感影像的地形效应尤为明显,是利用遥感影像进行精确定量分析及应用的主要障碍。为提高地表参数遥感定量化精度,研究在SRTM3数字高程模型的支持下,利用Lambertian模型、归一化模型、C校正方法对山区TM影像进行地形校正实验。通过比较分析影像的校正效果及对地形变量与影像校正前后的辐射亮度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利用开源SRTM3地形数据对山区遥感影像进行地形校正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实验表明除小部分区域由于SRTM数字高程模型本身的误差使得影像存在误校正外,利用SRTM3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地形校正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针对水文过程对降雨、土壤、植被、地形等参数的空间变化十分敏感且具有很强的时空变异性的特点,应用基于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系统模拟太湖流域典型丘陵区的次降雨事件水文响应过程.该模型耦合了垂直方向的水流运动(土壤水、河道-地下水水量交换)与水平方向的水流运动(坡面流、河道汇流、地下水流)过程.在产流模块中分别采用了经验的SCS曲线数方法和具有物理机制的Green-Ampt方法.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研究区域降雨事件的水文响应过程,Green-Ampt方法的模拟结果优于SCS曲线数方法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SCS模型存在的空间描述能力有限等问题,使用概念性源汇(source-to-sink)汇流方法,替换原有的无因次单位线汇流方法,建立基于栅格的分布式SCS模型,并引入2个参数对SCS模型的径流量计算方法进行修正.选择黄河中游八里胡同水文站控制小流域检验了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分布式SCS模型不仅较好地再现了5场典型洪水的径流过程,还能给出分布式径流深等数据供空间分析参考;改进后的参数确定方法使得SCS模型的CN值既能反映区域间类似下垫面组合之间的差异和土壤初始含水量对产流的影响,又无需利用大量的观测资料重新对其进行率定,可供无资料地区的水文模拟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WCDMA系统的传播模型校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适合我国城市环境的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网络的通用室外传播模型,更好地进行WCDMA无线网络规划.在现有传播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法,对CW(Continuous wave)测试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适合中小城市WCDMA网络的传播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校正方法适合地形较为平坦的中小城市.校正后模型预测值与实测数据的最大误差比校正前降低了40 dB,且具有对数字地图依赖程度低的优点,对指导我国WCDMA网络规划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C1C2C3彩色不变性特征模型中分母只考虑值最大的颜色信息导致阴影消除结果不准确及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易受噪声扰动的缺陷,在C1C2C3模型中采用两个颜色通道的均值作为分母以及在LBP模型中加入抗噪声因子的方法分别对以上两个模型进行改进,提高了两个模型的阴影检测准确率.为了有效融合各种基于属性阴影消除方法的优势,引入LBP纹理复杂度测量函数,根据LBP纹理复杂度分区域融合文中改进的两个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提高了运动阴影消除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无需异源数据支持就能有效消除山区地形影响的地形调节植被指数(TAVI).以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TAVI进行复杂地形山区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并选择典型样区进行植被指数与太阳入射角余弦值cosi回归分析、比较,定量验证地形调节植被指数抗地形影响的效果.结果表明,TAVI与cosi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斜率仅为0.01,相关系数只有0.01,TAVI获得预期的抗地形影响的效果;利用TAVI反演的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呈面状展开,没有出现地形纹理状的分布形态,获得了满意的抗地形影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南黄海辐射沙洲海底地形复杂多变,精细的数字地形模型、不同地形单元的立体可视模型及其定量统计值是进行海洋科学研究、海洋功能区与海域开发利用的基础.利用在辐射沙洲北翼进行的单波束测深获取的水深资料,根据残差分析,选择研究区现有水深数据最佳插值法——克里金法,生成海底地形的数字高程模型.运用水深分层设色法立体可视地表征了辐射沙洲的四种地形单元:浅滩、沙脊、潮流槽和宽谷.根据地形倾角可以定量地分析脊、槽等地形单元的坡形变化,整个沙洲以水平-微倾斜地形(倾角<5°)为主,占总面积的60%,分布在宽谷、沙脊顶部和潮流槽中部等.地形剖面曲率分层设色可以更细致地刻画脊、槽相间地形单元的微地貌,并可定量分析不同地形单元的面积及所占比例.地形平面曲率和切线曲率可以指示不同地形单元的海洋动力特征,即:负值区水深较小、流场较强;正值区水深较大、流场较弱.  相似文献   

13.
通过优选抑制剂和封堵剂,确定了铝胺钻井液体系配方,配合相应的现场维护处理工艺,解决了沙河街组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地应力及层理性泥岩易导致井壁失稳等问题,保证了沙河街组的井壁稳定,使该井提前完钻,提高了钻井时效.该井的钻探成功为深化研究青东区块成藏条件提供了基础资料,有助于该区块进一步的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4.
华南沿海温泉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分析了华南沿海温泉成因,排除该区多数温泉具局部衰变热,岩浆残余热,断层活动热成因的可能性。重点讨论了地下水深特循环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地下水循环深度(相当于张性断层的规模)和水头压力(相当于地形反差)对泉温和流量的控制作用,并把泉温和流量与理论计算曲线相比,从而得出华南温泉为深循环的成因的结论。分析还得出,较大地形反差和张性大断裂是温泉形成的两个有利条件,如果仅具备其中一个条件,那么张性大断裂(小地形反差)比大地形反差(小断裂)更有利于获得较高泉温。可见,温泉深循环的动力学模型对华南沿海地热资源的预测,开发和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最后,简要讨论了温泉与地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Data quality is a key factor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atellite altimetry to geodesy and oceanography. Accuracy of altimetry is limited in the coastal area because the altimeter waveforms are seriously contaminated by top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o waveform retracking is needed to compute the range correction of geophysical data records (GDRs) for better accuracy. In this paper, a new waveform retracker named the improved threshold retracker (ITR) is put forward. The retracker first builds sub-waveforms based on leading edges detected in a waveform, then determines the middle point of each leading edge to compute the retracking range correction, finally calculates the referenced sea surface heights according to the geoid undulation from a local geopotential model and tide heights from an ocean tide model, and compares it with all retracking ranges to determine the best one. As a test, altimeter waveforms of Geosat/GM are retracked around the Taiwan coastal area. The result shows that accuracy of ITR method is two time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β-5-parameter function-fitting method and threshold method, and three times better than that of GDRs. ITR can efficiently improve the altimetry accuracy of the coastal sea area.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研究表明,即使地下没有矿体,起伏地形也能产生磁电阻率(MMR)异常,同时在起伏地形条件下,电缆电流磁场不能忽略。所以,现有水平地形条件下的MMR法资料处理方法不再适用于起伏地形的情况。为此,本文着重研究了起伏地形条件下MMR法的资料处理方法,提出了MMR法的地形校正公式,并利用模型实验结果及野外实例证明了该地形校正公式在削弱地形影响、突出矿体异常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经典天体测量和大地测量所作的天文大气折射修正,以及现代空间大地测量所作的电磁波中性大气折射延迟改正,都没有达到期望的高精度要求,原因在于不能直接测定天文大气折射和折射延迟模型的参数,只能采用各地相同和各向同性的理论模型作改正.为了提高修正精度,人们用测量数据反演各观测站不同方位的经验改正模型.本文根据有关学科发展对空间大地测量的精度要求,阐述了折射延迟量与观测站周围的地形有关的事实,指出了建立和采用随观测站、方向而异的改正模型的必要性;在分析了长期以来直接测定天文大气折射或折射率的几个主要障碍和已具备的条件后,根据光学波段的天文大气折射与射电波段的大气折射延迟之内在联系,提出了在各测站采用天文大气折射测定值,建立各自随方位而异的大气折射实测模型和折射延迟实测模型的方法;文中还给出了测定瞬时天文大气折射、建立两种实测模型的总体方案.这一方法的实施,将有可能把天顶方向的延迟改正精度提高到1mm以内、高度角5°处的精度提高到厘米量级,并且把截止高度角压缩到5°以内.  相似文献   

18.
汶川震区地震动三维地形效应的谱元法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三维波动弹性动力方程推导了谱元法算法,并考虑三维真实地形及介质的衰减特性,基于并行计算环境采用谱元法和ASTER DEM模型对5.12汶川地震动的地形效应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陡峻地形对地震波两个水平分量的影响要大于对竖向分量的.震中附近区域的PGA最大值为671 cm/s2,高PGA区多分布于山顶及山脊区域.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