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文素质教育是理工科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理工科高校学生普遍存在文史知识储备不足,文化底蕴浅薄,社会责任感薄弱等问题。加强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须通过树立均衡发展教育观念、搞好教学改革、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注重社会实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任务。CECL实践教学模式是目前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完善,教学资源和资金不足等问题的主要方法。CDIO教学模式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由专家主导型向基层主导型转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罗桂生 《科技信息》2009,(4):42-42,44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其本身就是一项为学生倾注人文关怀的活动。由于各种原因,部分理工科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不尽人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应从教育领导的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完善和学校人文环境建设及文化氛围的营造来加强。  相似文献   

4.
加强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诉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本文主要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入手,并指出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学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的关系,提出了如何将人文素质教育应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素质,人文科学和人文素质教育等基本概念,强调了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提出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尹立颖 《科技信息》2012,(5):64-64,9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教学实效性不显著。本文从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主要障碍进行分析,为探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路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钟采桑 《科技信息》2009,(32):I0053-I0053
本文结合科学发展观理论和我国理工科大学生的实际,提出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然路径和基本要求,论述了在理工科大学生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正确处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若干关系。  相似文献   

8.
耿建亮 《科技信息》2009,(30):64-64,66
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大致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和造成目前状况的主要原因两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它以人文教育为核心,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其高尚人格和做人的本领。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其理想目标就是培育具有自由精神和批判精神的世纪新人,培养信息时代的智慧人。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岳柏冰 《科技信息》2007,(3):220-220,22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由于传统的文理分科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大学理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中,人文素质教育出现缺失状况。针对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欠缺、人文精神意识淡薄的现状,本文就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与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升理工科生人文素养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禹丽娥  彭青林 《科技信息》2013,(17):23-23,26
本文阐述与界定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当今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况以及将其融入专业教学中的实现途径。指出为了克服当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缺失所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需通过树立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为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想发挥好这个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需要强化五个"凸显",即教学内容要凸显目的性、方式方法要注重灵活性、教学形式要做到多样性、考核服务与实践要达到有效性,教学管理要做到以学生为本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同源、运行同构、目标同向、发展同步,这一互构性逻辑前提促成两者互融互促之基。而我国理工科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起步较晚,校园人文气息薄弱,学生人文素质“先天不足”,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互融互促面临理工科学生工作能力弱、辅导员学生党建工作质量不高、制度体系有待优化三方面的问题。化难题、解困局,学校可以从扩宽学生党建辐射范围、找准融合发展点、加强工作队伍培训、创新工作理念、优化顶层设计五方面着手,不断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形成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水乳交融的完美生态。  相似文献   

17.
加强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加强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医学专业教师相互配合、紧跟医疗卫生行业动态、落脚于社会实践和医学临床实践、渗透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都是增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和实施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使政治理论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当前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司岩梅 《科技信息》2011,(29):I0136-I013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它兼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历史课的特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着以史育人的作用。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现代意识,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政治方向。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占有独特地位,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司岩梅 《科技信息》2011,(24):I0412-I04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它兼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历史课的特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以史育人的作用。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现代意识,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政治方向。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占有独特地位,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