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通过网络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公德意识,人生观,法制意识的必要性,简述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提出网络道德教育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德育课渗透教育,法律课渗透教育,自然科学课渗透教育以及专业课渗透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既有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有容易导致青少年堕落的陷阱,体现在价值冲突、文化渗透、网络污染、心理受害等方面,所以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应以小学到大学的整个学校教育为主渠道,辅以媒体宣传和网络道德教育研究。在大学网络道德教育中,要在理想信念、道德规范、意识培养、心理健康几个方面有所加强,结合网络管理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发挥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3.
网络技术在大学校园中的普及与广泛运用,扩大和发展了大学生的社会关系,但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也导致了大学生网络群体道德失范的现象日益严重。部分大学生在网络游戏、虚幻的人际关系中日渐颓废,暴力倾向、不良信息的传播与渗透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群体的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其道德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引导其正确上网。  相似文献   

4.
刘丽瑛 《科技信息》2007,(9):34-34,3
加强技校的网络道德意识教育是技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时代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特殊要求,也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本文拟就技校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加强网络道德意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方法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包含五个方面,即: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观念教育、信息知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和信息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馆藏丰富性、开放性、前沿性三大特征决定其在高校人文教育中的巨大作用。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发挥电子阅览室的职能,加强文献检索课教学中的人文教育,重视网络道德教育,创新人文教育方式,强化导读引导,提高馆员的人文素质等措施来强化其人文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和引导、激励作用:信息意识教育、信息道德教育、信息能力教育和信息觉悟教育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提高馆员综合素质、强化现代参考咨询服务、改革文献检索课教学可以适时地调整图书馆在高校教育中的职能,使其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态道德教育被称为灵魂教育,能促使生态得以良性发展。生态道德教育分为多学科模式和跨学科模式,在高校的文学教育中,可以从生态视角对文学文本进行审美解读,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对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反生态思想进行批判,帮助学生认识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挖掘传统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和生态审美,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在文学教学中补充现代生态文学作品,重视生态文学教学。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日益为众人所熟知和使用,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至。网络生活在促进学生独立意识发展、树立开放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网络驾驭网络的能力、加强制度建设,增强教育的实效性、采取必要的技术控制、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地理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明确规定,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当然地理课的德育,不能离开教材,借题发挥,把地理课教成政治课、时事课或思想品德课,而应该通过丰富的地理知识来进行德育教育;把德育的因素渗透在丰富的地理教学内容之中。  相似文献   

11.
魏运隆 《甘肃科技》2010,26(24):193-194,190
我国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数学教育应该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应该渗透数学文化,体现人文意识。通过小学数学教育渗透人文意识教育的研究,明确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意识教育应遵循的原则,以提高小学生的人文意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网络道德教育已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题。网络世界的虚拟性、网络行为的特殊性、网络领域的全球性都对传统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就信息时代对大学生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方法、措施及对策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当前德育必须抓好以下工作法制意识教育;诚实信用教育;环境道德教育;全球意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4.
面对当前的网络道德伦理的缺失,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育中,应加强学生伦理道德的教育,将道德教育融入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当中,积极开展计算机安全和道德意识的讨论,对学生的兴趣要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他们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面对当前的网络道德伦理的缺失,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育中,应加强学生伦理道德的教育,将道德教育融入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当中,积极开展计算机安全和道德意识的讨论,对学生的兴趣要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他们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结合教学实践,以德育的新视野对学生进行科教兴国意识、创新意识、科学精神意识、合作意识、自我主体意识、文化意识、审美意识、环保、人口意识的渗透,目的在于使数学教学充分发挥教育性功能.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大学生环境道德意识与行为的现状,认为高校应努力将环境道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学科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并通过组织参与各种环保实践活动而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18.
高校德育必须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教师口语课》教书育人的契合点是抓言语道德教育。言语交际和道德是“天然”整合关系。言语道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教学中应联系学生言语道德现状,从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两个方面,强化对学生的言语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的道德教育在教育对象的理解、教育目标的设置、教育内容的构建、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效果的评价和教育理想的预设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应然与实然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与道德产生的历史渊源、道德所属的学科背景和社会主流意识的倡导都有关系。在崇尚以人为本的今天,只有在实践中强调道德教育主体的积极参与和体验,道德教育才能够回到本源,学校道德教育才能够真正进入应然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