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掘进工作面粉尘污染严重的现象,以2304胶运顺槽掘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以及现场采样分析相结合,使用SolidWorks进行模型的建立,利用Fluent软件对2304胶运顺槽掘进工作面进行工作时粉尘运移的数值模拟,分析工作时粉尘在工作场所的运移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掘进机属于尘源处,粉尘浓度在掘进机头处最大,高达0.001kg/m3,随工作面的距离逐渐降低;巷道后方风流稳定,涡流存在于掘进机前侧以及上方;使用风水联动降尘装置后,相较于原有降尘装置,降尘效果最高提升了55%。  相似文献   

2.
粉尘是煤矿生产中的主要危害之一,本文仓绍了一种新型除尘器及其配套的防尘措施控制掘进工作面粉尘的实践。在生产实践中通过采取该措施,综合机械化掘进工作面的耢尘浓度得到大幅度降低,给操作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3.
利用粉尘采样器检测井下综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全尘、呼吸性粉尘质量浓度,同时采集井下累积粉尘利用激光粒度分布仪对其粒径大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工作面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规律与粉尘粒径分布规律有密切联系,其中综采工作面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规律与粉尘粒径分布规律一致,粉尘质量浓度高的地点其粉尘粒径大;掘进工作面由于粉尘流动范围小,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规律和粉尘粒径分布规律差异很大。建议将粉尘粒径检测加入到粉尘监测管理中,将粉尘质量浓度分布与粉尘粒度分布结合来制定相应的粉尘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长距离大断面巷道掘进通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择科学合理的掘进工作面通风方式,解决了长距离、大断面掘进的通风难题,有效治理了瓦斯、粉尘等影响安全生产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纪安 《科技信息》2013,(3):425-426
随着快速综掘机的应用,煤巷掘进工作面产尘量较大,粉尘浓度较高,不仅影响到职工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安全生产。因此,如何降低掘进过程中粉尘浓度,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是目前通防工作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济宁二号煤矿研究应用了水力负压降尘技术,并得到了推广,大大降低了工作面的粉尘浓度。  相似文献   

6.
掘进工作面悬浮粉尘颗粒改变巷道空气的粘滞特性,同时产生声波散射而影响机器噪声的传播与衰减,简要介绍了粉尘空气介质的声波衰减机理,基于掘进工作面及近巷道粉尘分布特性,分析了悬浮粉尘空气介质的粘滞特性对声衰减的贡献,研究了悬浮粉尘颗粒的声波散射作用及粉尘颗粒粒径、浓度等对声散射衰减的影响,研究表明:巷道中扩散声衰减与介质粘滞声吸收衰减两者在衰减量级上相当,而声散射衰减相对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粉尘浓度是影响粘滞声吸收的主要因素,而粉尘颗粒粒径、粉尘浓度等对声散射衰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降低综掘工作面的粉尘浓度,通过对同忻矿2203工作面掘进时粉尘浓度大小的测定和控制措施的调研,针对现有的防降尘措施的不足,提出了气水喷雾降尘技术和巷道双层水幕帘联合使用的降尘方法,并在现场安装实施,取得了良好的降尘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全断面高效快速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布置,改善通风除尘效果,以神华煤炭集团大柳塔煤矿52502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利用GAMBIT软件建立工作面几何模型,基于标准k-ε紊流模型和离散相DPM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长压短抽方式下的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粉尘总体沿巷道回风侧分布,粉尘集中带为距工作面端头15 m范围内和巷道回风侧中下部;大断面下压入式通风有效射程为15~16 m;当前抽出式风筒左侧吸风口处于压入式风筒有效射程内,影响除尘效果;延伸抽出风筒出口位置至工作面掘进机处,能有效改善除尘效果。模拟结果对改进快速掘进工作面通风除尘系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煤矿综掘工作面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综掘机大量使用,生产高度集中,掘进进尺大幅度提高,粉尘产生量也急剧增加.据统计,综掘工作面的平均粉尘浓度比炮掘工作面增加55.5%.高浓度的粉尘不仅污染环境,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而且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导致矿工患上尘肺病.因而,降低粉尘浓度和提高喷雾效果,实现矿井的安全生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机掘工作面旋流通风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Fluent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这种通风方式的掘进工作面风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长压短抽通风方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旋流通风不仅能有效地控制机掘工作面粉尘扩散,提高通风装置集尘效果,而且能吹散工作面顶板瓦斯,防止工作面瓦斯局部集聚,在机掘工作面通风防尘及安全保障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创新,煤炭产量不断攀升,煤矿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然而随着人们对环保问题及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越来越重视,煤炭行业的工作人员们也开始高度关注和重视到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的应用。防尘技术应用作为煤矿掘进作业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个必不可缺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煤矿开采作业的安全性,粉尘防治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避免生产人员患职业病及其他粉尘事故的发生。因此,煤矿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综合防尘技术应用的必要性,要采用先进的除尘设备对掘进面进行全面的除尘工作,从而为开采人员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工作环境。该文将进一步对煤矿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的运用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对东曲矿掘进工作面当前使用的几种临时支护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进,研制出一种适应当前掘进工作面的临时支护方式。该临时支护方式既保障了掘进工作面的安全,又提高了掘进效率。  相似文献   

13.
矿井巷道掘进工作面钻孔包括光爆平面钻孔、锚杆支护钻孔、瓦斯排放钻孔等,是一项劳动强度很大的工作,一直以来主要是工人用笨重的手持钻机实现,安全性差,效率低,粉尘也非常大,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我们设计的二维平面钻车,利用液压控制系统控制钻车执行机构自动捕捉钻孔位置,可以将液压阀控制台总成安放在距离工作面一定距离来控制钻机工作,并通过防爆监控系统远程监控工作面情况,且可以在车体一次安放后实现平面内多孔打钻。这样就可以让工人操作钻孔作业时远离工作面,有效减少粉尘对工人身体造成危害,同时减少工作面塌方造成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综采工作面是煤矿粉尘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有效治理综采工作面粉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粉尘在工作面的运动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粒径下的粉尘颗粒,通风风速越大,粉尘颗粒的通风降尘率越低;并提出了综采工作面产尘点后方形成粉尘快速扩散带、呼尘弥漫带、稳定悬浮带等3个粉尘运移带,其中粉尘快速扩散带作为粉尘源头,是综采工作面粉尘治理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矿井采煤工作面粉尘运移扩散规律、对井下综采工作面空间防尘系统设计提供依据,以新街台格庙矿区规划的大采高工作面为研究背景,运用Solidworks和ANSYS软件建立采煤工作面几何物理模型,结合气固两相流理论对采煤机割煤作业粉尘运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不同入口风速、采煤机工作方式和粉尘粒径时工作面粉尘浓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工作面风速在沿程方向上整体呈现低-高-低的波动趋势,在采空区至煤壁方向上逐渐增高;在采煤机下风侧滚筒截煤粉尘叠加形成长度达60 m的高浓度粉尘区,浓度超2 000 mg/m3;采面入口风速是影响粉尘浓度的主要因素,采面粉尘峰值浓度与沿程浓度随风速增加而降低;采煤机工作方式改变使得粉尘浓度在水平高度上分布出现显著差异,造成粉尘重点防治区域变化;粉尘粒径越小,工作面呼吸带高度粉尘峰值浓度越高,粉尘颗粒漂浮现象越明显。研究结果有效掌握了大采高工作面粉尘运移扩散规律,为工作面防尘布置提供参考,对实现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蒙永军 《科技信息》2013,(26):373-373
本文讨论了采掘工作面粉尘的构成和各因素对工作面粉尘生成的影响,介绍了各种粉尘防治技术及其效果,并提出了形成工作面粉尘的主要根源——截割粉尘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创粉尘防治的新思路、从根本上降低工作面的粉尘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戴保华 《科技信息》2011,(36):369-369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煤矿有80%的瓦斯超限的次数发生在掘进工作面,同时也有70%的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在掘进工作面,因此,控制掘进工作面瓦斯超限应作为矿井瓦斯管理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煤矿掘进冒顶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书峰 《科技资讯》2010,(23):128-128
在煤矿掘进顶板事故中,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在顶板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分析煤矿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煤矿掘进工作面常见冒顶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指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喷雾降尘是掘进工作面目前广泛采用的防尘措施之一 .结合压入式通风掘进工作面风流流场结构特点 ,探讨掘进工作面喷雾降尘对工作面 3区空气湿度分布的影响 ,建立了 3区湿度计算模型 ,得出了压入式通风掘进工作面 3区湿度分布不均匀的规律 ,为进一步研究通风过程中掘进工作面空气湿度的分布 ,正确评价掘进工作面作业环境及防尘措施 ,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依据 .图 1,参 6  相似文献   

20.
在瓦斯富集煤层及受火成岩侵入、断层、褶曲、古河流冲刷等地质构造带煤、岩巷道掘进过程中,由于受掘进影响,在工作面顶板及两帮形成压力松动裂隙圈,当掘进工作面接近煤、岩层地质构造带附近瓦斯积聚区域时,呈高压状态积聚的瓦斯、水会通过工作面及两帮松动的裂隙短时间内大量涌出,造成掘进工作面瓦斯超限,严重时可能造成瓦斯爆炸事故,大隆矿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针对预防掘进工作面掘进过程中瓦斯、水异常涌出隐患,采取在掘进工作面施工超前瓦斯、水探放钻孔;瓦斯抽放钻孔并与瓦斯抽放管路连接进行抽放等方法,有效的预防了掘进期间瓦斯异常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