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在日常工作中,电子政务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文件的传输也变得更加频繁,如何保证文件在传输过程中不出现差错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利用了双方不可否认的数字签名技术来实现文件传输的合法性,从而使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文件传输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流行的文件传输技术的不足,提出采用组播模式和UDP协议实现文件传输.并分析了UDP协议实现文件传输时的可靠性、有序性等方面的问题.并从数据拆分、数据组包、数据有序和数据重传4个方面阐述其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3.
开发网络应用程序时,通常会碰到文件传输的问题.首先介绍FTP文件传输协议的原理和工作的机制.然后简要介绍开发FTP客户端应用程序的一些详细的步骤(如何建立文件传输的数据连接过程)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VB.NET实现的文件传输程序模块,以此来演示使用VB.NET开发FTP客户端应用程序的一些具体细节.  相似文献   

4.
从GOS网格社区中的文件传输服务出发,设计了新的文件传输协议并且实现了文件传输客户端CFTP.相对于网格社区中原有的HPCG文件传输和Applet文件传输,该协议采用了分块传输、条状传输、传输线程迁移以及小文件的连接复用等技术,克服了原有文件传输协议对文件大小支持不完善以及效率低下的缺点.测试结果表明:CFTP对于大文件和大量小文件的上传、下载以及第三方传输都取得很高的传输效率;针对普通文件,上传时CFTP的传输时间较HPCG文件传输方式提高14.83%,较基于Applet的传输方式提高21.7%;下载时CFTP相对于HPCG文件传输方式效率提升了20.2%,相对于基于Applet的文件传输方式效率提升了4.9%.  相似文献   

5.
杨雷  吉磊  蒋文婷  安建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34(11):1191-1195,1201
针对目前深空文件传输协议可靠传输服务中存在的文件传输时延较长或带宽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利用CCSDS文件传输协议(CCSDS file delivery protocol,CFDP)在延迟NAK模式下(deferred NAK)的文件传输时延随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长度减小而递减的函数关系,通过优化文件重传阶段的PDU长度,实现高带宽利用率下的文件快速传输.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典型的地球-火星通信场景下,本文提出的文件传输协议与CFDP协议相比可以以小于1%的通信带宽为代价缩短文件传输时延约12%,与RSFDP协议相比可以在文件传输时延增加约15%的条件下将通信带宽降低约3%.   相似文献   

6.
针对文件传输存在的安全性问题,设计与实现了基于转发隔离的文件安全传输系统。首先,采用转发隔离技术,对客户端和文件接收服务器进行隔离,保证文件接收服务器的安全。再者,利用密钥服务器来生成、颁发、管理文件加密、解密时所需的密钥,保证密钥存储和传输的安全。最后,利用改进的数字信封来实现文件完整性的验证,提高文件传输的速度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转发隔离的文件传输系统在保证文件安全传输的同时,提高了系统整体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引入服务等级协商协议(SLA)和并行传输机制,对网格中数据并行传输的体系结构进行了研究,针对具有服务质量保证的数据服务的传输进行分析,以及对数据传输质量控制进行性能评测,得出本系统的数据传输质量控制过程可以正确、有效地控制文件传输带宽以及整个传输过程.在分片传输过程中,多个服务器相互协作,共同实现文件传输.  相似文献   

8.
文件传输协议(FTP)是功能完备而繁杂的网络文件传输协议,在普通应用程序开发中使用此协议开发难度大。为降低文件传输协议的使用难度,分析了FTP协议的基本功能要求;提出了文件发送和文件接收的2项基本功能;设计了一种仅实现文件发送与文件接收功能的简化FTP协议的组件化封装方案,通过对文件传输库的抽象与简化,定义了文件发送接口和文件接收接口。根据应用环境特点和集成开发环境特点,确定了封装采用的开发语言和开发环境为C++Builder;实现了基于FTP协议的文件传输组件sftp.dll;测试了基于FTP协议的文件传输组件的可移植性能、文件传输可靠性、文件传输性能等指标。总结了基于FTP协议的文件传输组件具有可移植性、文件传输安全可靠、网络资源占用率低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9.
该文首先介绍了VxWorks操作系统文件传输协议和自动重发机制,其次设计了VxWorks操作系统下串口和网络通信环境下简单可靠的文件传输协议,最后结合实际应用,实现了VxWorks系统下的文件传输.  相似文献   

10.
在研发开放式计算机机房自动化系统过程中,笔者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模式,基于TCP/IP协议,以Delphi7.0作为开发平台,应用Dephi7.0的TIdTCPServer组件和TIdTCPClient组件对局域网文件传输进行有益尝试,实现了按缓冲区大小划分的文件流分段传输方式的服务器-客户端局域网文件传输.机房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简单易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具有服务质量(QoS)的XML文件数据仓库传输策略进行分析.通过引入并行传输机制,对网格环境下的数据仓库并行传输的体系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新的XML文件传输策略,利用解析减小数据传输量,提高传输效率.最后通过模拟测试对数据传输质量控制进行性能测评,证明新策略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有效、正确地提高文件传输效率,同时分析了这种传输策略不能提高效率的情况.测试结果证明通过这种策略可以明显改善在网格环境下的数据仓库模型.  相似文献   

12.
数字语言实验室属于全新的电子设备,涉及标准的TCP/IP或ATM网络协议、交换机传输速率、媒体资料兼容的文件格式等许多电子产品的技术参数,文章讲述了这些技术参数的含意和与实际使用现象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数字语言实验室。  相似文献   

13.
针对深空通信传播时延大、误码率高以及链路间歇性中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中继选择的深空文件传输协议。该协议将文件传输过程分为跳到跳发送和端到端重传2个阶段。在发送阶段,提出一种中继选择算法,通过分析天体运动规律选择合适的中继节点,并结合深空链路信道特点,分析链路丢包率和信道增益的关系,选择最优中继链路逐跳进行传输,降低丢包率进而减少重传次数;在重传阶段,目的端对数据包进行校验和检查,丢失的数据包通过端到端链路进行重传,保证文件的可靠传输。仿真结果表明,当端到端误码率大于10-5时,所提协议能有效减少重传次数,进而降低传输时延。在误码率为10-3时,与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s,CCSDS)提出的文件传输协议(CCSDS file delivery protocol,CFDP)相比,该协议的传输时间缩短了40%,能较好地适应深空通信环境。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基于Noekeon算法的短距离的文件加密无线数传系统。首先利用C#语言实现主控界面的编程,将Noekeon算法密钥存放在USBKey里,在系统界面调用Noekeon算法对文件进行加解密,操作USB1101-232无线数传模块对文件进行传输,利用MD5算法验证收发双方的HASH值。该系统实现了在用户信任的设备里对传输的文件进行加密和解密的过程,保证了文件传输的可靠性、机密性和安全性,同时该系统具有成本低廉,受地理条件限制少等优点,也保证了无线通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密钥分解问题的向量空间投影理论,由此给出了密钥分解算法,并且将该理论和算法引入文件分割问题的研究中,给出了一种应用于实际保密场合的文件安全分割及恢复算法,实现了将文件分割成n个子文件,而从其中任意m(1≤m≤n)个子文件恢复原文件的功能,为重要文件的存储和传输提供了安全保证.最后对在通信保密中实现信息的分解保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件传输时间的长短是评判一种传输机制传输效率的直接因素。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大数据量文件的传输效率提出了一种新的传输方式。目的是为了缓解文件传输时网络发生拥塞或因带宽利用率不高时而出现无法传输的现象。本文主要研究了使用并行路径传精大数据量文件,以及在传输过程中若遇到未知的网络状况导致文件无法传输时动态管理副本传输的可行性。这种文件传输方式在加快文件传输速率,减少文件传输时间,提高传输稳定性等方面有明显效果。既完成了该传输模型的仿真效果,又针对仿真程序的结果完成了具体实现。本文对此分析了传统的单一副本数据传输方法以及多副本数据传输方法的区别,最后通过仿真程序和实现程序对三种传输方法做了比较。实验证明,基于网格环境下自适应动态路径文件传输模型具有较好的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测绘资料档案安全管理的手段,阐述了测绘资料档案应用服务的内容,指出只有搞好测绘资料档案的管理,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18.
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的公用电话交换网上的文件传真传输T.30规程,规定了Group3传真的工作过程,整个传真过程分为5个阶段。T.4规程定义了传真传输过程中的压缩编码的格式。本论文通过研究传真过程中各信号的时序、传真过程中用到的数据压缩格式和TIFF文件格式,实现了无纸传真功能。实验证明本程序收发传真正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