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物保护单位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部分,是一个地区弘扬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江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大省,对其文物保护单位的研究有助于深入挖掘和弘扬江西省历史文化资源,提升赣鄱文化影响力。因此以江西省全国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对象,利用核密度、平均最近邻指数等空间分析方法对其文物保护单位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分析其与赣鄱文化的关系及原因,旨在为弘扬江西省历史文化,提升赣文化影响力,以及打造江西形象等工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文物保护单位在空间上呈现出以九江、南昌、樟树、吉安四个集聚区构成的沿鄱阳湖和赣江的赣鄱文化轴带,并于轴带两侧形成了安源、井冈山和瑞金3个次级核心区,整体上呈现出"一轴多点"的格局;2)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的聚集趋势与赣鄱文化的发展脉络基本一致,集聚特点具有从"临水性"到"山地性"的转变;3)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总体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类型呈现出单一到多元再到单一的特征。其不同时期重心移动距离先增后减再增,移动方向总体向南。  相似文献   

2.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创造的见证,研究文化遗产的空间演化及其成因对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运用ArcGIS工具对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时空分布进行分析,探讨文化遗产时空演变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发现:安徽省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类型趋于凝聚型,且聚集的程度较高;但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具有不同的集聚形态。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文化遗产演化特征各异。文化遗产分布重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西北—西北—东南—东南迂回向南推移的态势,文化遗产演化格局经历了先分散后极化的空间过程。随后,进一步从地形地貌、水系河流、交通基础、历史积淀等4个方面探究文化遗产分布形态与地理环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平原指向性特征;与河流水系和主要交通线的距离远近关系呈幂指数递减趋势,且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 98和0. 99,说明文化遗产整体上呈现出较为显著的河流和交通"指向性"规律特征。  相似文献   

3.
文章为探究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化特征,以浙江省县域人均GDP为研究指标,运用基尼系数和ESDA空间统计模型,结合Arc GIS相关空间分析功能,对浙江省县域经济总体差异变化趋势和局部空间均衡程度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环杭州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浙西南地区,总体空间差异呈逐渐缩小趋势;县域经济的局部空间差异则有所变大,主要表现为高经济水平集聚区的县域有所减少,而低水平集聚区的县域有所增多。基于以上特征,文章认为自然地理和区位条件、规划引导以及私营经济的发展是影响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地级市、县人均GDP现价数据为经济差异测度,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1998—2016年不同空间尺度上四川省区域经济时空动态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空间尺度上四川省区域经济绝对差异都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波浪式减弱态势.经济空间集聚效应与地理尺度密切相关,空间尺度越小,聚集效应越明显.经济空间差异在不同空间尺度呈现不同动态演化规律,市域尺度聚集程度呈先增大后减弱的时序变化,经济冷点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县域尺度则表现为先减弱后增强的变化,呈现热点中心稳定和冷点范围持续扩展的演进态势.经济空间结构长期稳定,存在路径依赖性.区域与其邻域经济发展关系呈"共赢或共输"运动趋势,动态发展具有空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以陕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其时空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形成年代多属于秦汉、隋唐、明清三个历史时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型的时空分布特征表现出较强的相似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关中地区集聚明显,陕北、陕南地区分布较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空间分布类型均为集聚型,史前至明清时期,呈以西安、渭南、咸阳为核心的主密度圈,以榆林、宝鸡、汉中为核心的次级密度圈。近代以来,呈以延安为核心的主密度圈和以西安咸阳为核心的主密度圈并存的格局。分析陕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空分布的形成因素,发现其空间分布与自然、人文地理环境优越的区域耦合紧密,而其时间分布与都城的出现关联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专业镇作为区域性的特色经济形态,在广东省已经发展形成一定规模,并成为粤西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和运用陆大道的"点—轴渐进式扩散理论"及弗里德曼"区域演化理论",运用空间要素的集聚和扩散分析方法,对粤西地区专业镇空间演化过程进行梳理,将其发展过程分为萌芽初期、发展早期、扩散中期和板块发展4个阶段,研究其形成机制及其空间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粤西地区专业镇发展在空间上主要借助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得到大力发展,专业镇的产生从萌芽初期呈现的"一字形"或"十字形"分布,逐渐形成口字形或交叉形的演化模式,并在发展过程中,最终形成板块发展的模式,呈现向外扩张和向中心集中两种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其总体差异及年际变化趋势,利用首位度方法分析城市旅游规模结构演化,揭示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分异演化规律,并围绕旅游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解析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时空分异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呈现绝对差异扩大、相对差异减小态势.上海旅游的中心性是导致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主因,初现以上海为中心,杭州、南京、苏州为次级旅游发展中心的主-副中心旅游圈层结构;(2)长三角地区各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初现空间分异性,即错位型和匹配型;(3)长三角地区入境游客日趋分散,逐渐由中心城市向外扩散.  相似文献   

8.
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西安市为例,运用GIS等空间分析方法来研究西安市人口时空演化特征及其空间结构,以期探索西安市人口的空间重组规律。研究发现:1西安市人口总量增长快,空间分布上圈层分化明显,市区内大部分地区为城市化发育程度成熟的区域,人口郊区化现象显著且程度高,郊区内部差异大;2人口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人口空间集聚总体趋势在不断增强,中心城区及相邻的部分近郊区街道共同构成了人口高密度集聚中心,远郊区则出现了集中连片的低密度人口洼地,且两类地区均呈现扩大趋势;3西安市人口分布呈现出"多中心"特征,小寨路街道为发育成熟的人口次中心。  相似文献   

9.
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文物保护单位是文化遗产中的杰出代表。以长江上游地区国家级及省级共2 600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对象,采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算、重心迁移等空间分析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基于20 km×20 km的均匀网格,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索其空间关联模式及影响空间分布的因素。结果表明:1)长江上游地区的文物保护单位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主要集中在宋元以后的3个时期中;2)文物保护单位在长江上游地区整体呈现东密西疏、连片分布的空间特征;无论是不同时期文物保护单位还是不同类型文物保护单位的空间分布都存在高度集聚性;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关联模式以H-H型为主;最后,各时期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的重心迁移均集中在四川盆地,迁移距离呈波动变化趋势;3)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8个变量共同影响文物保护单位的空间分布,按因子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依次是年末人口数、地区GDP、公路里程、海拔、1956—1992年平均降水量、河网密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坡度,位于前3的人文因素指标更具解释力,即人口密度越大、地区GDP越高、交通越便...  相似文献   

10.
以2014年以来的5年间海西经济区"淘宝村"数据为基础,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挖掘理论,借助ArcGIS10.1分析工具,揭示不同空间尺度下海西经济区"淘宝村"的时空格局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海西经济区"淘宝村"在市域范围呈现逐步扩散趋势,但空间分布明显不均;海西经济区"淘宝村"存在明显的连片化集聚,跨行政边界明显,进一步探讨其集聚模式:即北部浙东南虹吸型集聚、中部闽东南蔓延式集聚和南部粤东北独立型集聚模式;县域尺度,"淘宝村"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空间极化特征突出,集聚类型稳定,空间内部差异显著."淘宝村"集群发展打破行政边界的分割,这一现象对海西经济区突破行政区划束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4.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现行力学教材和普通物理教材大都把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矩守恒定律视为质点组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的推论,忽视了守恒星的本质意义,是不正确的.本文绘出正确表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