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以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体系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耐盐高吸水树脂。运用单纯形优化法获得了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的优化条件组合,树脂在0.9%NaCl溶液中的最高吸盐水率达143.9 g.g-1。还考察了溶液盐浓度、pH值和温度等对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的新工艺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及其钠盐为单体,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不通氮气及不除去丙烯酸中阻聚剂的新工艺,通过接枝聚合合成了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文章研究了丙烯酸的中和度、引发剂用量及交联剂用量对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该产品进行了最优化合成工艺条件的研究。实验研究表明,以该新工艺合成的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的最高吸蒸馏水率为1 060g/g。  相似文献   

3.
高吸水性树脂由于在农业、生理卫生和化学工业等领域的广泛用途近来得到广泛的观注.本文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共聚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Span-60为悬浮稳定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探讨了交联剂浓度、悬浮稳定剂浓度、中和度和不同单体配比等对树脂吸液率的影响,以及树脂的吸液速率.结果表明,合成得到的高吸水树脂对去离子水、0.9%生理盐水和人工血液的吸收率分别达到1100g/g、90g/g和75g/g.  相似文献   

4.
光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丙烯酸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光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并对光引发剂用量、曝光时间、丙烯酸中和度以及交联剂用量等对光聚合反应的影响和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所制得的吸水性树脂吸水率达1550mL/g,对0.9%NaCl溶液的吸液率为160mL/g。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吸水性树脂研究较多的是均聚物,但随着其发展,某些产品的不足之处也逐渐凸显出来,如成本太高、强度不够、吸水速率慢、吸水量低、耐盐性能不好、保水性能不好等,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单体共聚合,也可采用接枝共聚或添加廉价填料等方法来改善高吸水性树脂的综合性能及降低生产成本。以丙烯酸为单体,海藻酸钠为接枝物,添加高岭土、丙烯酰胺,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复合型耐盐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海藻酸钠、高岭土、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对材料耐盐的影响,制备出在蒸馏水、0.9%NaCl中吸水倍率分别达到895g/g、85g/g的样品。研究了海藻酸钠-高岭土/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制备高吸水树脂的吸水性能。结果表明,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反应温度65~75℃,丙烯酸中和度为60%,反应时间4h,引发剂用量0.8%~1.2%,高吸水树脂具有较高的吸水能力;随交联剂用量增大,高吸水树脂的吸水能力下降;随反应温度升高、反应时间延长、丙烯酸中和度增大、引发剂用量以及交联剂用量增大、反应单体浓度升高,海藻酸钠-高岭土/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高吸水树脂的耐盐性明显增强。采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产物的内部结构、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以经超声活化的木薯淀粉、丙烯酸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一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淀粉一丙烯酸复合高吸水树脂。分别对丙烯酸与淀粉的摩尔比、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并通过极差、方差分析对影响材料吸水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工艺条件为:丙烯酸/淀粉摩尔比9、中和度77%、引发剂用量0.5%、交联剂用量0.085%,在此条件下所合成的淀粉一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为1554g/g。该树脂具有较强的耐盐性能,在NaCI、MgCl2、FeCl3溶质溶液均能发生吸收,且在60rain左右均可达到饱和,饱和时吸液率分别可达到145、83、35g/g,且树脂具较强的保水性能,在25、50、75℃的恒温水浴条件下放置16h时,树脂的保水率分别为80.1%、61.2%、42.2%。  相似文献   

7.
耐盐性交联聚丙烯酸类高吸水树脂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水溶液聚合 ,以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用部分中和的丙烯酸 ,丙烯酰胺为单体 ,制成交联型耐盐高吸水树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合成的最佳条件 ,树脂的吸盐水率和吸纯水率分别在1 40 g/ g和 1 2 70 g/ g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淀粉接枝丙烯酸共聚物SA为互穿物,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聚合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采用(NH4)2S2O8-NaHSO3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分步法制备SA-IP-P(AA/AM)互穿网络高吸水性树脂。其适宜反应条件为:w(丙烯酰胺/丙烯酸)=0.4;丙烯酸中和度85%;引发剂用量0.32%;交联剂用量0.035%;SA用量8%.在此条件下合成的SA-IP-P(AA/AM)树脂吸去离子倍率和吸0.9%NaCl盐水倍率分别可达到1 480 g.g-1和120 g.g-1.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测试研究了产物中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结果显示在保持已有树脂优良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了高吸水树脂的保水性能、耐盐性和对环境中水分的应答性.  相似文献   

9.
 木质素磺酸钙接枝高吸水树脂是一种含有亲水基团的新型高分子网状聚合物,具有极强的吸水性能.以木质素磺酸钙接枝高吸水树脂为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其制备方法、形态结构特征以及作为土壤保墒剂的应用.研究了合成木质素磺酸钙接枝高吸水树脂的工艺条件,得出木质素磺酸钙用量、引发剂种类及用量、交联剂种类及用量、丙烯酰胺用量、中和度、干燥条件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洗液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单因素法得出试验体系下最佳工艺参数(质量分数):丙烯酸58.5%,丙烯酰胺19.5%,木质素磺酸钙5.85%,引发剂0.39%,交联剂0.19%,中和液15.59%.在此条件下,得到树脂吸去离子水1010g/g,吸0.9% NaCl溶液量110g/g.用红外谱图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合成高吸水树脂的形态和结构,发现共聚物的组成对高吸水树脂的分解温度和表面形态结构特征都存在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微波辐射可促进单体或反应液快速升温,活化某些基团,对大分子链无损伤。与传统加热方法相比,微波辐射使聚合反应和产物干燥过程一步完成,可简化工艺流程,缩短反应时间,降低耗能。以淀粉、丙烯酸为主要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微波辐射法制备高吸水树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反应单体/淀粉比值、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和交联剂的用量对高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聚合反应条件为:单体/淀粉为9:1,引发剂用量0.4%,交联剂用量0.08%,中和度85%,微波低火加热5min,产品吸水倍率580.45g/g,40min吸水达到饱和。影响树脂吸蒸馏水倍率的因素由主到次为:单体/淀粉>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最优方案为A2B2C3D3。对最佳合成的产品进行了扫描电镜表征,并通过热重分析发现产品的热稳定性较好,产品可在较高温度下稳定使用。微波辐射法可大大缩短反应时间,简化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