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旭东 《太原科技》2007,(12):26-27
2007年初,太原市委、市政府以1号文件出台了《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把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发展的主战略,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以创新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理念开始实施。两年来,通过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太原市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整合科技资源,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建大规模上的战略合作,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按照闷家、山西省关于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太原市于2007年5月出台了<关于开展产学研战略联盟试点实施意见>,确定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为太原市的产学研战略联盟试点,全面铺开了产学研战略聪明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3.
梁红岩  张波 《太原科技》2010,(10):38-44
“十一五”时期太原市科技政策法规建设状况 “十一五”时期.太原市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着力点,不断完善符合太原市实际需要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五年间先后出台了《关于积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并发[200711号)《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并发[2007]25号),对太原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绿色转型战略以及全面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围绕太原市企业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服务环境;发挥政府科技投入引导作用,积极探索产、学、研的合作,促进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形成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建设创新型城市、一流自主创新基地的必然要求。目前,太原市企业自身创新能力薄弱,迫切需要通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以增强自身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得不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得不到及时转化,迫切需要通过与企业建  相似文献   

6.
2005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太原市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实施“112233”科技工程的关键之年,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面推进太原市的科技发展和提升太原市的城市竞争力,近日,太原市科技局出台了《太原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7.
8月18日,太原市发放了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系统升级装备。太原市副市长张政出席发放仪式。为认真落实太原市政府关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升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太原市于2006年年初确定了首批20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并从2006年的科技三项费中划出专款,用于工程技术中心系统升级。太原市科学技术局采取公开招标方式,为10家工程技术中心采购仪器设备83台套,总价值230余万元。副市长张政要求各工程技术中心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注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建设创新型城市作贡献。太原市10家…  相似文献   

8.
12月4日至5日,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山西洪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太原市塑料研究所、山西三益科技有限公司、太原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和科研院所调研,就全面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积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等内容广泛听取了意见和建议,并召开座谈会与科技工作者共谋太原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相似文献   

9.
当前,处在关键发展时期的马鞍山,必须深刻领会中央"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精神,贯彻省委、省政府"走创新型崛起之路,建设创新型安徽"的重大战略部署,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10.
2006年7月14日,太原市促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座谈会在并州饭店召开,来自企业、省城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关人员,围绕产学研战略联盟试点、重点领域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青年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建言献策。太原市科学技术局王燕阳局长就产学研合作作了总结发言,并提出4点建议:一是着力解决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问题;二是重点解决七大支柱产业领域的技术瓶颈,攻克共性技术、关键技术;三是把培养青年科技创新拔尖人才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大扶持力度,加强青年创新团队建设;四是营造环境,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在项目安排上突出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中,把科技创新作为太原市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基点,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抓好科技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条件环境建设等任务。  相似文献   

12.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而加强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因此,必须从体制机制创新人手,进一步消除各种体制机制性障碍,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切入点,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激活各类科技资源,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3.
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是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途径,产学研合作在更好地促进经济和科技结合、加快科技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具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璇 《太原科技》2007,(3):9-12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大会,作出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确立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战略。为贯  相似文献   

15.
完善科研基地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区域研究基地体系,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建设太原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为了尽快形成研究基地、企业、政府良性互动的“官产学研”结合,为太原市经济、社会、科技协调发展提供保障,太原市科技局于10月26目在太原市委会议厅举办科技讲座,邀请太原市党政领导科技顾问、清华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张凤桐研究员作“完善科研基地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报告,下面是根据录音整理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太原科技》2006,(10):I0001
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只有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知名品牌,才能掌握主动权。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城市的关键所在。中共太原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明确了太原市要坚定走创新发展之路,全力推进自主创新的主战略,建设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新太原,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核心就是要在太原造就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型企业。本期,太原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王燕阳通过分析太原市企业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为加快嵊州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嵊州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奖政策。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安徽已进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关键时期,为了发挥企业在全省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的市场主体作用,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企业协同创新能力。一、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快科技体制创新,积极构建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在科技金融、股权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科研机构改革、科技评价和科技奖励改革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突出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  相似文献   

19.
李元元 《广东科技》2005,(10):68-69
华南理工大学作为教育部和广东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开放式、研究型大学。根据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的发展战略,围绕国家特别是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我校提出并着力强化建设创新型大学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增强了培养创新人才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广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确定了202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不但需要加强创新投入,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还需要发挥媒体的作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提升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自信心,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