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阿慧:老博,我在报上看到一个很醒目的标题:《南水北调吹响了进军号》,这个工程一定很宏伟吧?老博:对呀,南水北调是一项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经过半个多世纪专家的酝酿、规划和论证,当然是一项宏伟的工程另啰。阿慧;南水北调究竟是怎样一项工程呀?老博。老博:简单点说吧,南水北调就是把南方的水,想办法调到北方去。阿慧: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事呢?老博:这是因为,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几千年来,常常发生南方出现特大洪涝灾害,而北方却又总是长期受着干旱缺水的困扰。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工程中钉螺扩散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岩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5):183-184
南水北调工程是从南方的长江流域向北方的黄河及海河流域调水以缓解我国北方长期缺水的现状的一项宏伟工程。血吸虫病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疾病。钉螺扩散是导致血吸虫病传播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在南水北调过程中,钉螺与血吸虫病扩散的可能性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陈文 《科技资讯》2004,(11):18-23
国家对南水北调工程投入的建设资金将高达数千亿元.整个工程要经过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建设才能竣工,政府期望这一宏大的工程能有效地解决北京及北京周边地区和城市的严重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干线将清澈的水从千里之外以明渠的方式引人北京,类似京密引水渠或京杭大运河,但其工程量要比京杭大运河大得多.南水北调引入北京的水主要用以解决北京及周边地区人民的生活用水,所以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因为这关系到成千上万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南水北调应以系统工程的观点重新规划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国南水北调的受水区是黄淮海平原和大西北两大区域和关中平原一小区域。向这三个区域调水的南水北调工程是一个统一的密不可分的系统工程。然而多年来我国研究南水北调时一直把东线、中线、西线看作是互相独立的3个调水系统 ,对这三个调水系统之间的互相依托和有条件替代的关联关系研究不够 ,有关部门现在规划设计的调水运河工程很不合理。特别是将要投入巨资修建的中线调水运河工程 ,竟然不顾及黄淮海平原广泛缺水这一现实问题 ,设计成一个独立的局部小调水工程。很显然 ,若不解决黄淮海平原的缺水问题 ,势将严重影响将来对大西北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1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汉江是万里长江最长的支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大于黄河,其上游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区,数年后贮存于丹江口水库的汉江水将流入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华北水资源缺乏地区的城市与农村,实现跨流域调水的宏伟蓝图.南水北调是实现我国北方广大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1],是涉及地域广、施工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的巨型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我国领导人和专家学者明确指出,南水北调工程必须重视和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3].我国是世界上淡水资源较缺乏的国家之一,受季风气候影…  相似文献   

6.
 我国南水北调的受水区是黄淮海平原和大西北两大区域和关中平原一小区域。向这三个区域调水的南水北调工程是一个统一的密不可分的系统工程。然而多年来我国研究南水北调时一直把东线、中线、西线看作是互相独立的3个调水系统, 对这三个调水系统之间的互相依托和有条件替代的关联关系研究不够, 有关部门现在规划设计的调水运河工程很不合理。特别是将要投入巨资修建的中线调水运河工程, 竟然不顾及黄淮海平原广泛缺水这一现实问题, 设计成一个独立的局部小调水工程。很显然, 若不解决黄淮海平原的缺水问题, 势将严重影响将来对大西北的开发。按现规划, 三峡工程也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以至经济效益很差。  相似文献   

7.
李纪平 《科技资讯》2014,(15):57-57
南水北调作为我国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一直被每个中国人持续关注着。南水北工程不仅能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及时空上分布不均的问题,而且能有效的改善北方的生态环境。对我国经济持续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极其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在整个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区的水源保护决定着中线水源的水源质量,而水源质量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整个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  相似文献   

8.
空中南水北调是作者对应陆路南水北调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跨区域调水方案,所谓“空中”是指自然水汽的人工引导。因为“南水北调”泛指跨区域水资源调配,而不仅仅指南方的水向北方调。实际上,这是一种气象水利工程,也可称为大气环流导向工程,是将人类古老的“呼风唤雨”愿望变成现实的“引风送雨”科学工程。由于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已成制约上述地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加上空中南水北调方案具有向上述地区输送数以百亿吨计的水资源前景,因此让南水北调架起“空中桥梁”是一项实用的技术。当然,出于工程的浩瀚,作为个人的研究很难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论证。因此,希望能引起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气象局等部门的重视,并建议能对此课题展开延伸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黄淮海流域城市众多,人口、耕地、工业均占全国1/3,而水资源仅占7.2%,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既然南方水资源较丰富,何不借一点水来解决北方极度缺水的困境。南水北调,是一个何等伟大的设想。它要穿越众多河流山川,构成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整体上分为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横穿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涉及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总体设想包括西线、中线和东线三项互相不可替代的工程。在今后50年左右时间逐步实施这些工程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实现这个总体设想,要解决好调水工程的合理规模、关键技术、实施时机和运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八五”计划期间开工建设,2000年以前送水到京津,缓解华北缺水矛盾,是南水北调今后十年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南水北调目前几个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解决我国华北缺水问题的南水北调的优化方案及其便捷的路线:即通过黄、海河跨流域调水,以北方的水资源供应华北,以南方的水资源作补偿黄河。使黄河成为“H”状的永不断流的清水河。从水文特征、工程特征、生态与风险、社会与经济效益等方面对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南北方的水资源存在严重的地区不平衡差异.总体来说,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缺水干旱地区,而南方地区的水资源基本上是供大于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气候变化的影响,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趋严重,缺水所造成的损失和环境的恶化更为明显.北方的降水减少和温度的增加是我国气候变化的总趋势,由此引起的北方干旱化严重影响了我国北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而南水北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性措施.南水北调可以缓解北方地区不同程度的缺水矛盾,使水资源问题不再成为经济的制约因素,从而加快北方地区的发展速度,缓解环境的恶化.南水北凋工程实施后,受水地区的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以及地表植被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这些变化对局地气象环境的影响.所运用的模式是美国NCAR/PSU联合研制的中尺度气象模式MM5,在其中我们耦合了陆面过程模式OSULSM.研究表明,由于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北方地区的蒸发量也相应增加,调水量的50%以上被蒸发,同时北方地区的降雨量增加、地面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的战略措施,是关系国家经济布局的重点工程。本文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情况,分析了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就促进河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统筹考虑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统筹考虑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策;而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又是国家水资源配置"四横三纵"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是中央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换句话说:西线调水既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迫切需要,又是支撑西北乃至华北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实施,不仅能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北方地区长期缺水的矛盾,而且对改善生态环境和统筹区域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国内外影响很大、意义深远,因此必须慎重决策,以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功。为此,笔者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用水、储水诸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供决策参考。一、调水的思考1.水源问题(1)丹江口水库入库水量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一期工程完成后,年调水145×108m3,这个调水量是按需确定的,也就是解决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兼顾农业用水的需要。但实际情况是丹江口水库流域处于我国的季风活动区,受异常大气环流影响,导致旱涝灾害常有发生。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国内外影响很大、意义深远,因此必须慎重决策,以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功。为此,笔者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用水、储水诸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供决策参考。一、调水的思考1.水源问题(1)丹江口水库入库水量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一期工程完成后,年调水145×108m3,这个调水量是按需确定的,也就是解决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兼顾农业用水的需要。但实际情况是丹江口水库流域处于我国的季风活动区,受异常大气环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吴继红 《科技信息》2010,(26):I0371-I0371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其建设项目数量众多、类型复杂、分布广、周期长。南水北调工程档案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过程的反映和体系,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历史见证,管理复杂、难度大。项目档案管理关系到工程验收、建设、运行和管理。有效使用项目档案,可以提高工程效率,节省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18.
陈文 《科技潮》2004,(11):18-21
为了解决北京地区及北方区域长期的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从长期战略发展的角度考虑,国务院决定启动工程浩大的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线将长江及其上游河水引入北方地区,其中中线工程将位于湖北、河南交界的丹江口水电站及长江流域的清水不远千里引入北京。这个工程将是建国以来继三峡工程和小浪底工程之后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工程。  相似文献   

19.
周敏 《科技智囊》2006,(9):25-27
纵览“十一五”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板块图,一颗闪亮的新星正在北方冉冉升起,这就是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被称为我国第三个经济增长极的天津滨海新区。同时,以滨海新区的发展为重点,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的天津市,在新的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被定位于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这也是国家首次明确天津要建设成为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相比于1999年提出的“北方重要经济中心”是一次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0.
李鹏 《创新科技》2014,(8):45-46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的一项重大举措,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档案资料,有较大的管理难度,如果采用传统的数据管理模式,将会严重制约到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并且还会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措施;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将微软公司数据库软件ACCESS给应用过来。本文简要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档案管理中ACCESS数据库的应用,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