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科学家在揭示了原子核的奥秘、发现了利用核能的方法之后,他们已无法控制这些科学成果的使用。核裂变的发现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特别是纳粹德国已经开始加紧进行链式反应的研究,这让许多科学家预感到制造核武器的危险。1939年7月,流亡到美国的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和维格纳(1902-1995)秘密找到爱因斯坦,希望借助他的名望给美国总统罗斯福(1882-1945)写信,促使美国先于纳粹德国造出核武器。1939年8月  相似文献   

2.
施征 《科学24小时》2009,(12):14-15
1942年,美国在芝加哥大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首次实现了可控核裂变连锁反应,应用于试验,并于1945年建成投产了第一座用于生产军用核武器的裂变物质-一239的反应堆。同年,美国又建成了浓缩铀-235的高浓铀工厂。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别装有铀-235和钚-239的两颗原子弹,先后投放在日本广岛和长崎,  相似文献   

3.
<正>这是一次神秘的计划,就连作战人员事先都不知道将要执行的是什么样的任务,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这种超级武器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进程。最后的警告1945年5月7日凌晨2时41分,德国代表在位于法国理姆斯的同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签署了《德国无条件投降书》,纳粹德国正式投降。经过5年多的浴血奋战,欧洲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此时只剩下东方的日本还在负隅顽抗。1945年7月1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  相似文献   

4.
1943~1945年,在欧洲大陆战场上,活跃着一支小小的谍报队伍。他们的任务是搜捕纳粹德国科学家、搜集重要的战略物资、刺探有关德国秘密武器的情报,这就是经常随同美军一起行动的“阿尔索斯”工作队——美国的科学间谍小组。当时他们行动极端机密,只有美军最高领导层的少数人,像国防部长史汀生、参谋总长马歇尔将军等知道。时至今日,人们终于了解了它的内幕。一1939年,罗斯福总统接受了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建议,开始了在美国研制原子弹的工作。1942年,曼哈顿工程上马,使这项工作大规模地开展起来。随着这项工程接近成功,—个问题就像噩梦一样…  相似文献   

5.
根据美国总统1997年11月签署的第60号命令,1998年10月1日美国开始实施“单一整体作战计划”。这项命令是美国自1981年以来第1个国家核武器部署政策。 按照克林顿总统的命令,美国的政策是在今后10年左右,在实际保有各类核弹头1万件的前提下,根据美国与原苏联签署的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START)的要求,逐步减少处于战略状态的战略核武器的数量,但这种减少只不过是把备战状态下的核弹头转变为储备状态。  相似文献   

6.
杨建邺 《自然杂志》2014,36(6):464-466
正《爱因斯坦全集》第九、第十两卷,继2009年5月《爱因斯坦全集》第六、第七、第八(上、下)三卷出版后,于2013年11月出版了。这是学界早就盼着的好消息。这两卷都是爱因斯坦在柏林时期的书信。因为发生的事件太多,这时期的信件也特别多。我已经把第九卷在另文里做了介绍,这儿只介绍第十卷里的463封信。爱因斯坦从1914年4月6日与妻儿来到柏林,到1932年12月离开德国去美国,他在柏林生活工作了  相似文献   

7.
如今,德国正在掀起前所未有的“爱因斯坦热”。政府把2005年定为“爱因斯坦年”,并宣布这名犹太物理学家为德国的英雄人物之一。想当年,爱因斯坦被迫逃离了自己的祖国。现在,他又重新“回”到了德国人心中。德国人对爱因斯坦的“重新认识”开始于2003年,在上百万名电视观众参与  相似文献   

8.
<正>1945年7月16日,美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标志着世界从此进入核武器时代。但从核武器的特性综合考虑,人们一直在寻找它的"备胎"……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竞相发展核武器,将其作为震慑和制服对方的"杀手锏"。核武器虽然杀伤力极大,绝对能起到一击致命的效果,但由于其研发成本过高(美军每年维护核武器的费用在2000~3000亿美元,一枚核武器年维护费需8000万~1.6亿美元),爆炸时又会产生大量放射性元素,对环境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所以它一直难以在战争中真正使用。世  相似文献   

9.
《科学之友》2005,(13):36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于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1933年因受纳粹迫害,他迁居美国.1955年4月18日病逝于普林斯顿.  相似文献   

10.
历史     
正3.142 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出生在1879年3月14日。他是继牛顿之后最重要的物理学先驱,他的研究帮助人类进入新的时空。他揭示了波粒二象性的实质、提出具有革命意义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他凭借对光电效应的深入挖掘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曾由于为核武器早期理论研究做出贡献而倍感自责。他热心于世界正义与和平,却谢绝了以色列总统的提名。他的名字是后世众人敬仰的丰碑,他的才学是现代科学史上雄浑饱满的史诗。他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相似文献   

11.
胡大年 《科学》2005,57(5):49-50
今年是世界物理年,又恰逢国际科学史大会第一次在我国北京举行.为纪念爱因斯坦奇迹年一百周年,由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美国<爱因斯坦全集>编辑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和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城市学院历史系共同在清华大学举办了一个爱因斯坦论坛,并作为国际科学史大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自中、美、日、俄、荷五个国家的九位学者在论坛上作了学术报告,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研究爱因斯坦的学者、耶鲁大学退休讲座教授克莱因(M.J.Klein).  相似文献   

12.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今年10月9日宣布,两名美国科学家和一名德国科学家荣获200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碱金属原子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这种新的物质形态。 获奖的3位科学家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的埃里克·康奈尔、科罗拉多大学的卡尔·韦曼以及  相似文献   

13.
核战     
公元1945年8月6日9时15分,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一时刻,一个恶魔从潘多拉的魔盒中一跃而出,一瞬间就夺去了7万多人的生命,广岛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遭到原子弹袭击的城市。接着,日本的长崎也遭到了美国原子弹的袭击,两座城市顿时化为废墟,几十万人死于非命,人类第一次领略到了核弹的威力。值得  相似文献   

14.
3月9日,对美国的干细胞研究科学家及相关的药物公司是一个历史性时刻,这个国家执行了近8年的对胚胎干细胞研究的禁令将被废除。有意思地是,宣布解禁的地点正是2年前美国总统布什重申对胚胎干细胞研究限制的同一个枝形灯装饰的白宫东大厅内。奥巴马总统在仪式上宣布“将取消禁止联邦政府资助胚胎干细胞研究的限制,大力支持致力于这一研究的科学家。”这一决定以及随后颁布的美国总统行政命令,逆转了自2001年8月9日以来布什政府对胚胎干细胞研究限制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
1945年7月16日5时30分,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果尔多空军基地的一个偏僻地区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试验。从那以后,美国、前苏联、英国和法国象着了魔似的研究、生产、发展核武器,各种核试验也像链式反应一样,一发不可收。可以说核爆炸声连续不断,蘑菇云年年腾空。仅1962年,—年内世界上就进行了143次核爆炸,平均不到三天就有一次核试验。截至1993年10月5日,全世界一共进行了1932次核试  相似文献   

16.
德国 如今,德国正在掀起前所未有的"爱因斯坦热".政府把2005年定为"爱因斯坦年",并宣布这名犹太物理学家为德国的英雄人物之一.想当年,爱因斯坦被迫逃离了自己的祖国.现在,他又重新"回"到了德国人心中.  相似文献   

17.
尴尬的2000年     
庆典声势轰轰烈烈 离2000年尚有4年时间,世界各地的人却已经在热烈地策划如何度过千载难逢的新年了。 拥有6000名富有成员的美国“千年协会”决定,在古代七大奇迹唯一现存的埃及金字塔脚下迎接2000年的第一天。 美国和其他24个国家的成千上万人已决定,将于1999年12月31日晚到夜色最绚丽多彩的纽约时代广场上度过一个不眠之夜。 德国则打算为历史性的1999年12月31日之夜制造出最大的烟  相似文献   

18.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詹姆斯·弗兰克(James Fran Ck,下图)曾帮他的祖国——德国——开发毒气战防御面具。三十年后,他敦促美国——这个接纳他的国家——在核武器的演示上应慎重.避免用这种武器去对付有生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科学之友》2005,(7):36-36
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于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1933年因受纳粹迫害,他迁居美国。1955年4月18日病逝于普林斯顿。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实验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从低速运动发展到高速运动,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20.
正借助气球和飞机,人类只能在大气圈内飞行,然而人类还想去更远的地方。戈达德还在美国孤军奋战,火箭热却已经在德国民间悄然兴起。1927年,火箭研究专家奥伯特(1894-1989)发起组织了一个业余爱好者团体"宇航学会",该学会于20世纪30年代被纳粹军队接管,成为一个专门为战争服务的研究机构。1933年,德国研制出用于实验的液体燃料火箭。当年,希特勒曾在两种新式武器——核武器和火箭之间进行选择,最终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