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探讨全程化药学服务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选取甘肃省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接收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2例,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化药学服务。对2组患者疾病基础知识水平、呼吸专科药物药理知识水平、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疾病基础知识及呼吸专科药物药理知识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实施全程化药学服务,可明显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自我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6MWD评分、SGRQ评分、急性发作频率和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肺功能、6MWD评分以及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SGRQ评分、急性发作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模式能显著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并探讨PDCA循环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疾病认知、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兰州市肺科医院(以下简称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教育.结果:观察组疾病认知达标率为94.00%.对照组疾病认知达标率为84.00%.观察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好占的,00%(45),对照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好占80.00%(40).观察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教育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疾病认知、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行早期肺康复治疗的效果。将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接收的8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肺康复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FVC、FEV1%)、活动能力(6MWD)及生活质量(CAT)评分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6MWD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MWD均显著变长(P0.05),且观察组患者6MWD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AT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T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CA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行早期肺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活动耐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随机选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00例(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随机抽签方式划分为2个小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为:肺康复护理。对组间实施不同护理干预之后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指标、负面情绪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组实施肺康复护理之后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负面情绪发生率指标比对照组更低,P0.05,差异性显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选择肺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且大大降低了负面情绪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6.
探讨多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药学干预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甘肃省华亭县东华社区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69例。对照组给予多药治疗,观察组在多药治疗基础上结合药学干预。观察两组用药依从性、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治疗过程满意情况,并比较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过程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多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药学干预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研究探索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2012—2016年符合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并对其进行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依从率以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护理服务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干预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门诊随访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为期12个月的延续护理服务.比较12个月后两组患者对精神分裂症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对精神分裂症基本知识知晓率、服药的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病情复发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有助于患者疗效的维持及疾病的恢复,减少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对其社会功能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探讨延伸性护理干预对中青年肺结核患者的影响。选取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中青年肺结核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65例。对照组在出院后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给予延续性院外护理指导,半年后对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疾病认知程度、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率、疾病认知度、生活质量均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中青年肺结核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明显的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疾病认识程度、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课式健康教育模式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12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实施微课式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的知识掌握度、依从性、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血糖的达标率。结果知识掌握度评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总分为92.43±24.53分,对照组为78.54±28.53分,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依从性方面,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依从性及饮食运动依从性分别为8.9±3.7分及7.5±3.1分,对照组分别为6.6±2.8分及5.2±2.9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依从性有显著的提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糖控制比较,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在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有显著的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糖总达标方面比较,观察组达标有46人,占76.67%;对照组达标32人,占53.33%,两组比较,观察组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结论微课式健康教育模式可提升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知识掌握度、血糖达标率及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陶芙蓉  范彩霞 《甘肃科技》2014,30(17):141-143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街道社区长期住院治疗与回访的13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干预组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吸量(FEV1)、第1秒用力呼吸量占肺活量比率(FEV1/FV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焦虑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优质护理干预可消除COPD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其身体机能,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减轻家属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高龄胆囊炎术后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甘肃省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高龄胆囊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5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观察组护理依从性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P0.05)。精细化护理能提高高龄胆囊炎术后患者护理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探究健康教育在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应用。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甘肃省陇西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阴道炎患者17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情况、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94.19%明显高于对照组79.07%(P0.05);观察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1.16%明显低于对照组9.30%(P0.05)。阴道炎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探讨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出院后社区家庭联合干预及护理指导对减少其复发的影响。纳入对象为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口腔医院辖区自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所收治的120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只给与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一周后开始采用系统的社区护理指导1年多,如健康宣教、定期培训、上门指导、饮食、运动、呼吸肌功能锻炼以及服药指导等;一年后对两组患者再住院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再入院人数和再入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经X2检验显示P0.05,优势更突出。缓解期COPD患者的社区家庭联合干预及护理指导,能减低患者的再次入院次数再住院时间,延缓病程进展,预防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在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对改善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方法将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采用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与干预前,干预3月末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WHOQOL-100)评定两组患者的病耻感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末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的总分及各纬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对照组在干预后仅在歧视、病情掩饰的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干预3个月末的总分和歧视、病情掩饰、积极效应3个维度分均显著减低(P0.05或P0.01)。在干预3个月末,WHOQOL-100评分如下:观察组独立性、社会关系心理状态及生理领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运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病耻感,提高治疗和康复效果,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探讨艾滋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随机抽取住院艾滋病患者42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干预组患者根据个性特点,对疾病的认知水平、看法等给予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情况。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能帮助艾滋病患者减轻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在提高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观察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将9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抑郁症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抗感染、祛痰、持续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防治并发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原有对照组治疗方案上给予帕罗西汀片,10mg,qd,连续治疗4周,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6min步行试验(MWT)变化。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6分钟步行试验指标及HAMD评分下降程度也优于对照组。帕罗西汀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明显提高疗效,减轻抑郁障碍,改善心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探究口腔健康教育对牙周病患者的影响作用。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78例牙周病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单双编号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均经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口腔知识常规指导,观察组采用口腔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者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牙周探诊深度变化,对比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干预后,2组患者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9.49%(P0.05);观察组护理行为规范性、沟通能力、健康宣教能力方面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满意度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健康教育有利于牙周病患者形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口腔卫生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病程长、易发作、预后差为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跨理论模型是一种有效的行为改变的方法,对于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改变不良的行为,已在慢性疾病的干预中展现了其效用。该文就跨理论模型对COPD患者家庭氧疗、运动锻炼等行为改变的作用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两方面进行讨论,为COPD患者行为干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对武威肿瘤医院住院的9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1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并联合认知行为疗法。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降压疗效、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观察组患者干预后降压效果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环境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协同护理模式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能增强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