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图书目录,从学术源流、编纂依据、编撰方法以及分类体系和著录体例几个方面对《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进行对比分析,探求传统目录学的发展轨迹以及两《志》在目录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世本》是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史书,本文就其著录源流及史料价值作一简述。《世本》一书,作者是谁,成书于何时,现已不能确考。《汉书·艺文志》:“《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迄于春秋时诸侯大夫”。对于作者是谁及成书的时代,都说得不明白。汉代以后史志所著录的《世本》共有七种。1、《隋书·经籍志》:“《世本王侯大夫谱》二卷。”2、《隋书·经籍志》:“《世本》二卷,刘向撰。”3、《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世本》四卷,宋衷撰。”《新唐书·艺文志》:“宋衷《世本》四卷。”4、《旧唐书·经籍志》/…  相似文献   

3.
《鬼谷子》是纵横家学派留下的唯一子书。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至《隋书·经籍志》始现。此后历代学者开始注重《鬼谷子》,并从注校、真伪等方面来研究此书,对版本内容逐一点评。  相似文献   

4.
战国时诸子对文献的认识及分流别派,是文献分类思想的萌芽。古代文献分类正式出现在西汉,以刘歆所撰《七略》为标志,创立六部分类法。魏郑默制《中经》,开创四分法,《隋书·经籍志》正式确定四部分类法及经、史、子、集的部类名称。南宋郑樵首用十二分法并首创三级分类体例。清代《四库全书总目》采用四分法,表明四分法是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齐谐记》南朝志怪小说集。《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7卷,题宋散骑侍郎东阳无疑撰。《旧唐书》同。作者生平不详,一般认为是晋末宋初东阳(今属金华市)人。成书在南朝刘宋初,唐代以后早佚,遗文散见于《艺文类聚》、《初学记》等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我国古代数学,在秦汉的基础上,得到了新的发展。据《隋书·经籍志》的记载,当时的数学书已达二十七种之多。魏晋时期的刘徽不仅用“析理以辞,解体用图”的科学方法,重新整理了我国古典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对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从他所创立的“割园术”中,已经可以看到现代积分学思想的萌芽。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关于园周率的计算,有效数字已经达到七位,这是当时世界上的最高水平;他所得到的  相似文献   

7.
《科技潮》1999,(4)
《黄帝明堂经》三卷,简称《明堂》。《明堂》是在《黄帝内经》理论基础上产生的一部关于人体经络腧穴、穴位、针刺理论、治疗病种、疗效预后等内容的针灸理论与实践的著作。西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未加著录,而魏皇甫谧《甲乙经》将《明堂》收入,则知《明堂》三卷产生于东汉。古代《明堂》著作不仅有详尽的文字叙述,还附有人体经络穴位图,图中人体分正面、背面、侧面绘出,古书上称为"明堂偃侧图"。在南北朝、隋、唐时代,《明堂》已不仅指《黄帝明堂经》三卷,两是指所有遵循《黄帝明堂经》三卷体例进行撰著并根据临床经验而续有发挥的所有《明堂》类著作。也就是说,在此时期,《明堂》已从一部书而蔚为大观,俨然成为《明堂》之学了。所以《隋书·经籍志》在医家类著录了大量明堂类著作,而到了《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则为《明堂》类著作单独辟为一个图书栏  相似文献   

8.
由于《鹤阳谢氏家集》为永嘉楠溪的宗族家集,历来不被外界注重。其首见于乾隆《温州府志·经籍》,著录为:“《鹤阳家集》永嘉谢梦览瑞园编。”而乾隆《永嘉县志·经籍》却把其归在谢包京名下。孙诒让《温州经籍志》著录为:“谢氏梦览《鹤阳家集》□卷,存”。可见孙氏当时编《温州经籍志》时也未曾见过原书。人们对此书版本或语焉不详,或论之失误,故特作考略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二十五史《艺文志》、《经籍志》的长期研究,并经过完整的检索,发现作为载录中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七略》的《汉书·艺文志》,尚无学者对其中的家数、卷数作过目录比例的数字统计的专题研究。为体现最早一批典籍在正史中被著录的状态,笔者对它们逐一进行了梳理,从而得出本文。  相似文献   

10.
阮瑀(公元?——公元212)字元瑜,陈留尉氏人。早年受学于当时著名学者蔡邕,建安中都户曹洪欲请他掌管书记,被拒绝。后应曹操之请,出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建安”十七年卒,是“七子”中继孔融之后第二个辞世者。关于阮瑀的著述,《隋书·经籍志》录有五卷,新、旧唐书同,《宋史·艺文志》阙载,至明张溥纂《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仅收录《阮瑀集》一卷,然文多残缺,诗亦不整。据此可知,其作品于宋代已大多亡佚。今  相似文献   

11.
舍人,清郑珍撰道光《遵义府志》,列为人物传之首,推为遵义地区文学鼻祖。《遵义府志》成书于道光二十年,二十一年遵义府学教授莫与俦在府学宫创立汉三贤祠,郑珍作记,奉祀舍人、盛览、尹珍。在此以前,贵州无人称道舍人。现今探讨贵州文化源泉,依旧没有再早过于舍人的。郑氏的推重很有眼光,对地方史是一大的功绩。关于舍人情况,郑氏传文按语已甚博辨,只有少数地方尚未透彻,本文重加疏征。原始材料一见《隋书·经籍志》:“梁有汉键为文学《尔雅》三卷,亡”;一见《经典释文·叙录》注:“犍为郡文学卒史臣舍人,汉武帝时待诏”。  相似文献   

12.
右为罗雪堂先生在日本景印唐 本世说新书 卷,起规箴篇“孙休好射 ”条,记豪爽篇“桓玄西下”条,凡五十一条;後有雪堂跋语一通,并驸日本神田醇氏,及宜都杨守敬氏之题识者。此卷书法端秀,异文纷纭,内容之美,三先生跋尾,言之说矣;第犹有特异之处数端,可得而说,谨 之如次:一 世说卷秩,说者最为纷歧隋书经籍志子部小说类,世说八卷,刘义废除撰,世说十卷,刘孝 注。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云:“世说八卷,刘义废撰,绩世说十卷,刘孝标撰”。崇文总目郡齐读书志,并云“世纸十卷”。直齐书录解缦及里檠名严,黎星双屋产书总目。并云“‘些亟婆j三卷”…  相似文献   

13.
“建安风骨”是东汉末年建安时期的作家群在创作中共同体现出来的悲凉慷慨的文学风格。它—直为以后的许多文人津津乐道。在这一作家群中,建安七子是难得的生力军,而王粲在建安七子中,因为诗赋的成就,被刘勰誉为“七子之冠冕”。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他生活在“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社会环境中,有“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发言可詠,下笔成篇”的良好天赋和卓绝才华,在文学上,成绩斐然。《隋书·经籍志》记载,王粲诗文十一卷,可惜在动  相似文献   

14.
目录学,原来是在文献资料这一特定领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隋书·经籍志·簿录篇》序说:“古者史官既司典籍,盖有目录以为纲纪。”在文化只为少数贵族据为私有的古代,史官负责记言记事,掌握一切文化资料,积累了大量典籍。为了便于咨询、检索和使用,采取了编制目录的方法,提纲挈领、简要系统地予以揭示和报导。所以,目录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以文化典籍不断出  相似文献   

15.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七十八)的篇目《魏记》对竹林七贤的评价,是一个具有贬义的重要转折。南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别集.礼乐部》注引的《魏记》内容,并不是马鹏翔所说的《隋书.经籍志》中的"《魏纪》十二卷,左将军阴澹撰",而应该是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七十八)的篇目《魏记》;在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别集.礼乐部》注引资料中,并非只引用书目,有时会书目、篇目兼引,有时只引用篇目,或概括引述,引用资料来源并不规范。在没有确凿证据出现之前,较早记载"竹林七贤"名号的文献,还是以东晋孙盛所著《魏氏春秋》和刘孝标注引的《晋阳秋》为好。  相似文献   

16.
《流别集》“为世所重”的主要是其所附之“论”而非“集”本身;《隋书》“辞赋转繁”乃举“辞赋”以概其凡,而“继轨”“取则”者与《流别集》之间,其体例亦非丝丝入扣。这与《南齐书·文学列传·论》所云与该列传所载有异略同,故以之说《流别集》有所失照。就今存佚文考察,《流别论》分为论“体”与解说作品两个部分。《文章志》乃独立于《流别集》之外的传录体书目。故考察《流别集》对《文选》的影响,不当涉及《文章志》。  相似文献   

17.
孙吴政权,自孙策平定江东,至孙皓亡于西晋,先后八十余年。在一般人看来,吴国文学既无曹魏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的灿烂群星,也无西蜀诸葛亮鞠躬尽瘁、情真意切的《出师表》般的名作。然而,吴国文学自有它的可观之处,忽视它是不恰当的。今就吴国文学成一引玉之论,以就教于方家。 吴国的文学人才如今很少为人称颂,其实在当时还是颇为不少的。《隋书·经籍志》著录吴人文集有《张温集》六卷、《骆统集》十卷、《暨艳集》二卷、《杨厚集》一卷、《陆凯集》五卷、《胡综集》二卷、《张俨集》一卷、《纪骘集》三卷,凡八家三十卷,尚不计梁时尚存的《土燮集》、《薛综集》、《姚信集》、《谢承集》、《华覈集》、《韦昭集》、  相似文献   

18.
生活于萧梁北周之际的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以下简称《荆》书),是一部描述岁时风物的专书,为研究我国南方荆楚地区的历史和民俗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原书早佚,今所见者,为后人所辑。兹就原书卷帙及后世辑本略作考述,或可对整理是书者有所裨益。至于疏误之处,祈请方家指正。 对于《荆》书,历代公私书目著录不多。据笔者对《隋书·经籍志》以下五十余种官私目录、史志题跋的查检,发现竟有一半以上未见记载。可见是书失之久远,流传不广。综观各家著录,其卷数有五说:一卷、二卷、四卷、六卷、十卷。  相似文献   

19.
西汉王子侯封地的具体地望,或者没有记载,或者《汉书·王子侯表》与《汉书·地理志》记载常常出现不一致。本文主要根据《史记》相关纪、传、表,《汉书》相关纪、传,并参考《水经注》、《汉书补注》、《史记志疑》、《汉书地理志稽疑》、《校汉书八表》等来考证《汉书·王子侯表》中几个王子侯的封地所在。  相似文献   

20.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真正称帝的女皇,她似乎是个谜团,充满了魅力。但是有关在她统治时期学术文化发展这一非常重要的问题,却很少有人探讨,本文拟结合两唐书《经籍志》、《艺文志》著录情况来研究武则天当政时期的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