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代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责任问题,责任又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规范,责任意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居于重要地位。如何确立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后现代主义者——20世纪后期的法籍立陶宛裔著名哲学家——列维纳斯的主要观点,对于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走进“他者”的思想言路、使大学生树立为他者的眼光、实现伦理意义上的责任自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文学研究方法,伦理批评在当前国内文艺理论界正方兴未艾,但国内目前的研究仅限于叙事伦理层面。鉴于此,梳理了列维纳斯的伦理形而上学和哈贝马斯的话语伦理学这2种伦理批评范式,并通过对他者的人文主义与道家精神、规范伦理与示范伦理的比较分析,探寻伦理批评在当代文学研究和批评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福妹 《科技信息》2013,(22):70-71
形而上学发端于古希腊,当属最古老最重要的知识体系。近代以来,形而上学知识更加丰富,但同时也面临着多方的批判。"有用即是真理"被视为真理而被广为接受,面对实证主义的诘难,抽象的形而上的追问似乎成了无稽之谈。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而同时科技的无力及因滥用引发的后果,又使价值与意义的终极关怀精神再次被提上日程。故此,有关形而上学的困境与意义再次成为焦点。  相似文献   

4.
《整体与无限》是列维纳斯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列维纳斯构建了他的他者伦理学。其中,欲望、无限是其理论的核心概念。列维纳斯认为,欲望与需求不同,欲望是形而上学的,是对无限他者的欲求。无限是一种绝对他性,它在面貌中显示自身,是自我从内在性桎梏中挣脱出来,超越的方向。这种向无限超越的欲望使得主体从存在中出离,与整体性、同一性决裂,迎接他者的召唤,担负起对他人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哲学形而上学由现象世界的考察而导向关于存在之终极实在性的思考.所谓现象的"真实性"问题实质上原于事物存在与时间关系的追索.事物总是在时间中呈现出流变性,因而流变性本身便被视为存在的现象,由此而导向关于永恒不变的实在性或真理本身的思考.对柏拉图哲学关于世界的二重区分及其消解的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并以此为基点而论述了中国哲学形而上学之建构的特点.以"道"为元概念的中国哲学形而上学,在建构上不存在二重世界的区分与对立;中西关于"永恒"概念的理解存在着重大差异.关于这种差异的形成及其对中西民众之文化与生活理念的影响,亦作了简要考察.  相似文献   

6.
勒维纳斯的哲学里,他者于我而言是陌生的,与他者的关系就如同与死亡的关系,而思考死亡又必然要从时间出发,同时,与他者的关系被假定于与他人的关系,因而也就理所当然地表现为与面孔的关系,面孔的本质即为言语,所以勒维纳斯从死亡、时间、面孔、言语诸方面对他者进行描述。然而这四个方面并非互相独立,而是相互交融的。  相似文献   

7.
当今学术界对于"形而上学"仍存在误解,有必要对"形而上学"一词重新进行追溯以消除此误解,澄清Metaphysics的含义。所以对西方哲学的了解不能只停留在概念和观点的层次上,而是应深入到它的深层本质中去。  相似文献   

8.
孟子憎恨嗜杀人者,厌恶诸侯争战,但实际上,他的思想和言行中处处流露着一种同化他人的意识,这种同化意识恰恰容易导致杀人乃至战争。孟子的同化意识根由于他对人伦关系所提出的严苛的交互性的道德要求,而这种交互性道德要求的提出又与其对人性问题的看法有关。消除孟子学说的同化倾向的途径不在于效法列维纳斯,不在于放弃孟子的普遍主义伦理学的思维模式,而是应在保持其人性皆善的理想性的前提下,用道德感化取代道德暴力。  相似文献   

9.
列维纳斯反对柏格森把时间视为持续不断的绵延的观点,他强调瞬间的能动性。在他看来,无论是主体从匿名存在中浮现出来并介入自身存在的现在(瞬间),还是解除同一性存在而与他者"相遇"的时间(下一瞬间),都意味着一种断裂、脱位、逃离。时间与他者体现了对同一性与存在论的超越。在此,他者就是他人,就是"面对面"的社会关系。于是,列维纳斯通过瞬间、时间与他者走向了伦理学。  相似文献   

10.
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出发,讨论亚里士多德关于“是”和“一”不是“本体”的论证过程。“本体”是“是”的首要意义,而“是”作为普遍事物,它不是“本体”。这个问题的讨论能够更清楚地显示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中或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思想中的“是”和“本体”的关系。“是”不是“本体”的论证是理解亚里士多德“是”和“本体”关系的最关键环节,也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所要解决的最艰难和最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哲学史上,语言问题一直被哲学家们所重视,他们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对语言进行分析、研究和评判。传统哲学把语言理解为一种形式和符号系统的工具,而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则认为语言并不仅仅是人的工具,而是人的生存和生活经验的形式,即存在方式,离开了语言,人的理解活动是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是现实生活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历史回顾,从“天人合一”和谐思想与“主客二分”思维方式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哲学反思,指出只有“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互补,才能找到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哲学史上 ,语言问题一直被哲学家们所重视 ,他们分别从不同的维度 ,对语言进行分析、研究和评判。传统哲学把语言理解为一种形式和符号系统的工具 ,而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则认为语言并不仅仅是人的工具 ,而是人的生存和生活经验的形式 ,即存在方式 ,离开了语言 ,人的理解活动是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认为 ,语言本身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 ,是现实生活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玄学是两汉经学的转化形态,玄学不玄,外玄内儒,其内在价值导向还在儒学。可从三个方面对玄学进行解读:政治层面上,玄学是名教遭黄巾起义冲击,统计阶层本身破坏,以及经学家自身的逾越而陷入危机后,魏晋名士们为挽救名教,以服务于现实政治为鹄的,援道入儒而兴起的哲学思潮;哲学层面上,玄学是从两汉神学目的论转变为“有无本末之辨”的本体论,实现了哲学思维的转变与跃进,为现实统治进行本体论论证;价值层面上,玄学是魏晋名士试图从不同路径建构新的价值体系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西方早期的本体论形而上学和中世纪的宗教形而上学都形成了一种实体型的思维方式。西方早期形而上学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形而上学的发展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旧的形而上学必定会终结、被否定,新的科学的形而上学不仅可能而且必须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6.
汉代儒学除了系统的宇宙观、天道观之外,其独特的人性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有意思的是它们与玄学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我们以儒学与玄学间的天道观、人性论为切入点,弄清楚它们的关系,将有助于弄清汉代学术是如何演进到魏晋学术的。  相似文献   

17.
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沟通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危机管理中信息沟通的一般过程,讨论了组织内部的信息沟通及其要点,组织外部的信息沟通及其原则.对于组织提高危机应对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哲学史上,“形而上学”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围绕着“形而上学”,众多哲学家们有立有破。以一些哲学家的思想为依托,阐述如何在批判形而上学中推进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企业慈善不仅是社会福利资源的重要来源,而且日益成为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软"生产力。"战略性企业慈善行为"因其兼顾企业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而被公认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慈善道路,文章在详尽介绍战略性企业慈善理论的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建议,以期对中国企业慈善突出经济重围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形而上学的抽象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存在为沉思对象的形而上学可以区分为不同的形态 ,其中 ,抽象与具体之分更具有实质的意义。从追求存在的始基 ,到以观念为存在的本原 ,从预设终极的大全 ,到建构语言层面的世界图景 ,形而上学呈现出传统形态与现代形态、实质与形式等区分 ,但上述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同时存在着某种共同的趋向 ,即对世界的抽象理解。作为存在理论的这种形而上学与作为思维方法的形而上学之间 ,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