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充水状态下隧道植绒排水管防除结晶的效果,通过在普通PVC管内壁,采用热处理,将植绒膜光滑一侧紧贴PVC管内壁,选取绒毛长度分别为0.4 mm和0.8 mm;在两种不同充水条件下,对比分析普通PVC管、0.4 mm植绒PVC管以及0.8 mm植绒PVC管结晶物变化规律。利用电镜扫描绒毛上的结晶物,分析结晶物与绒毛的粘结形态。结果表明:在半管流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增长,植绒PVC管结晶量有先增大后逐渐稳定或者减小的趋势;普通PVC管基本上呈缓慢增加的趋势,且到某一阶段结晶量显著增加而到另外一阶段又显著减小,满管流条件下变化规律相似;对于普通PVC管而言,满管流情况下管道内壁越不容易附着结晶物;对于植绒PVC管而言,结晶物附着的难易程度与绒毛长度有着密切关系。可见植绒PVC管对隧道排水管除结晶有一定的作用,绒毛长度应根据排水管充水状态选取,以充分发挥绒毛除结晶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绒毛长度对隧道植绒排水管防除结晶效果,设计了一种室内试验装置,排水管坡度3%,水流速度2.92 cm/s,选择直径1 mm的尼龙丝作为绒毛,在直径100 mm普通PVC半圆管上指定位置处用微型钻机钻孔,将不同长度绒毛插入孔内,同时做好PVC管外侧防水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水流速度下,绒毛长度15 mm时植绒管比普通PVC管防除结晶效果好;结晶量变化规律与环境温湿度变化规律有一定的联系;植绒排水管绒毛纵向间距、环向间距与防除结晶效果有显著影响。可见利用绒毛的蠕动效应设计的植绒排水管对隧道排水管防除结晶有较好的效果,而绒毛长度、绒毛直径以及植绒间距对防除结晶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充分发挥植绒排水管除结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热喷涂聚酰胺12/纳米SiO2复合涂层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火焰喷涂法制备了聚酰胺12(PA12)及PA12/纳米SiO2复合涂层,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PA12及其复合涂层的非等温结晶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所得的数据分别用Jeziorny法和Mo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用Jeziorny法和Mo法处理PA12及其复合涂层的非等温结晶过程比较理想;用Jeziorny法求出的Zc(结晶速率常数)和n(Avrami指数)均随冷却速率的增加而增加;而纳米SiO2的加入使复合涂层的Zc和n均大于纯PA12涂层,且使结晶半衰期缩短、结晶速率及结晶度增大。表明纳米SiO2具有明显的成核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相变材料对砂浆热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相变材料状态、掺量对砂浆热效应的影响;系统研究了有机相变材料(某多元醇)嵌入到导热系数较高的二氧化硅纳米层空间内,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工艺条件及其效果.结果表明:相变材料直接掺人砂浆中掺量达1%~3%(占砂浆胶凝材料质量分数),具有明显的蓄热降温效应,但在50℃环境下耐久性明显下降;复合相变材料较纯相变材料相变潜热提高1.66倍,50℃环境下耐久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植绒PVC管对隧道排水管防除结晶的作用。通过在普通PVC管内壁,采用热处理,将植绒膜光滑一侧紧贴PVC管内壁,选取绒毛长度分别为0.4mm和0.8mm,在两种不同水压条件下,对比分析普通PVC管、0.4mm植绒PVC管以及0.8mm植绒PVC管结晶物变化规律,利用电镜扫描绒毛上的结晶物,分析结晶物与绒毛的粘结形态。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长,有植绒的PVC管结晶物重量呈先增大后减小或趋于稳定的趋势,而普通PVC管结晶物重量呈缓慢增长的趋势;对于普通PVC管而言,水流速度或者水压越大,管道内壁越不容易附着结晶物,对于植绒PVC管而言,结晶物附着的难易程度与绒毛长度有着密切关系。可见植绒PVC管对隧道排水管除结晶有一定的作用,绒毛长度应根据水流速度或者水压大小选取以充分发挥绒毛除结晶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充水状态下隧道植绒排水管防除结晶的效果,通过在普通PVC管内壁,采用热处理,将植绒膜光滑一侧紧贴PVC管内壁,选取绒毛长度分别为0.4 mm和0.8 mm;在两种不同充水条件下,对比分析普通PVC管、0.4 mm植绒PVC管以及0.8 mm植绒PVC管结晶物变化规律。利用电镜扫描绒毛上的结晶物,分析结晶物与绒毛的粘结形态。结果表明:在半管流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增长,植绒PVC管结晶量有先增大后逐渐稳定或者减小的趋势;普通PVC管基本上呈缓慢增加的趋势,且到某一阶段结晶量显著增加而到另外一阶段又显著减小,满管流条件下变化规律相似;对于普通PVC管而言,满管流情况下管道内壁越不容易附着结晶物;对于植绒PVC管而言,结晶物附着的难易程度与绒毛长度有着密切关系。可见植绒PVC管对隧道排水管除结晶有一定的作用,绒毛长度应根据排水管充水状态选取,以充分发挥绒毛除结晶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新修订的《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及管件》(GB/T12772—1999),增加了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无承口管箍式直管和管件,按其接口型式分为A型柔性接口和W型无承口管箍式两种,简称A型和W型。与目前常用的排水管及接口相比较,W型无承口柔性排水铸铁管在结构、性能、安装、施工等方面有独到之处特别是环保、节能日益重视的今天,采用该种管材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着重介绍了这两种管材的性能、特点及其在居住建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具有单位元和零元的格内引入了大(小)元概念,研究了其基本性质;在序元的定义下,给出了在某种条件下,大(小)元的特征;最后探讨了大元与极小元(即原子)以及小元与极大元(即对偶原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单季戊四醇与双季戊四醇的分离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单季戊四醇(Pentarerythritol,以下简称PE),双季戊四醇(Dipentaerythritol,以下简称DPE)混合物的分离工艺,结果表明,在PE:DPE=1.2:1(mol:mol)的条件下,PE与DPE的分离率不仅与结晶温度有关,而且结晶时间也有很大影响,30℃时,分离率随结晶时间的变化出现了最佳值,而0℃时分离率在一段结晶时间内保持不变,为80%左右;在0℃,30℃时,分离率随结晶时间出现极小值和极大值,这种复杂的关系与PE和DPE之间形成的复合物的种类有关。研究还表明,在分离过程中,DPE的结晶颗粒也发生了变化,结晶时间短,颗粒小,时间延长,小颗粒和大颗粒并存。  相似文献   

10.
用差动扫描量热计(DSC)研究了一种有机磷酸盐类成核剂(A)、山梨醇类成核剂(D)成核PP和纯PP的等温结晶行为和熔融特性。结果表明成核样品缩短PP的半结晶时间,成核型A比D更明显;纯PP样品的半结晶时间正比于结晶温度,而成核PP的半结晶时间与结晶温度的关系在结晶温度低时,依赖性较纯PP的小,而在高结晶温度,半结晶时间对结晶温度的依赖性比较PP的大。成核剂的加入使PP结晶完善性提高,且熔融峰发生改变,熔融峰高温区出现一肩峰;而纯PP在低温区有一很宽的肩峰。根据半结晶时间,2种成核剂的成核效果为A>D,与非等温结晶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UPVC排水管的优越性,并结合工作经验阐述了UPVC排水管在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智慧城市信息集成化的发展应用,对排水管道内水位、流量等主要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控与自动采集需求越来越强,利用参数采集系统对排水管道堵塞进行定位监测,基于水力相似原理,建立变态相似模型,按照原型长度比例缩小20倍建立试验装置,并针对排水管道试验模型重力流、压力流不同工况进行堵塞试验及堵塞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重力流中,堵塞前水位和堵塞强度呈正相关分布,堰上水头最低点出现在堵塞高度为管径的50%时,且过流损失均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堵塞强度在0.5时,过流损失减少值最小;在压力流中,堵塞程度越大,堵塞点前后管道水位高度变化越大;在同一堵塞强度条件下,过流损失随着堵塞长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坡度增加,过流损失增加差额减少;堵塞长度越大,坡度对过流损失的影响越小。试验研究分析了排水管道堵塞状况的变化规律,为排水堵塞故障识别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排水管排水过程的特点,比较了单立管系统和双立管系统。分析了UPVC管的排水特点和排水能力,对UPVC管在工程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柔性接口机制铸铁管与硬聚氯乙烯(UPVC)塑料管在住宅排水系统 中的应用比较,认为柔性接口铸铁排水管为住宅排水管材的主流;以广州中海锦苑卫生间排水方式为例,对比3种排水方式的优缺点,建议在高层住宅中推广应用局部降板排水方式。  相似文献   

15.
排水泵站进水管道淤泥沉积是泵站运行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不仅给养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还大大提高了养护管理费用。为了降低泵站养护费用,提出了在设计施工时加大泵站进水管道设计坡度、在泵站进水管线上设置沉泥井等防淤清淤措施。  相似文献   

16.
PVC管急流槽在公路排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片石急流槽及砼急流槽的破坏原因,介绍了3种急流槽的相对使用条件,阐述了PVC管管径的设计,提出了PVC管的应用条件及施工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浅谈新型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按其接口形式分为A型柔性接口和W型无承口管箍式两种。着重介绍这两种管材的性能、特点,论述了其在居住建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排水管道使用年限的增长及输水能力要求的提高,对排水管道进行状态评估已成为必须要做的工作,但管道状态评估很大程度上依靠管道的检测结果,为全面了解排水管道的检测方法,本文对目前用于排水管道检测的主要方法做了综述,分析了各检测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并介绍了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的自动化缺陷检测技术,对排水管道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闭路电视检测方法结合深度学习缺陷识别技术,可以实现排水管道检测领域的自动化和高效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巷帮立式预埋管抽放法治理隅角瓦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排除隅角瓦斯的安全隐患,通过对上隅角瓦斯来源、采空区瓦斯运动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巷帮立式预埋管抽放方法。在与其他抽放方法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借助辅助措施的联合治理方案。经过双鸭山集贤煤矿生产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易于管理,有效地治理了隅角瓦斯,保证了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提高了开机率,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  相似文献   

20.
基于特征因子的排水管网地下水入渗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基于水质特征因子的雨污水管网化学质量平衡方程,建立了污水管网和混接污水管网的地下水入渗量定量分析方法,并据此建立了管道破损程度的评价方法.针对上海市中心城区的3个排水系统,采用总氮和硬度分别作为表征生活污水和地下水的水质特征指标,并采用不确定性分析理论,对该区域雨污水管网系统的地下水入渗量进行了解析.计算结果表明,管道破损不严重,地下水入渗量符合设计要求,管网破损程度评估结果符合预期管道状态;表明提出的基于水质特征因子的地下水入渗量的分析计算方法可行,可用于管网破损和维护判断.与德国和美国标准相比,我国排水管道地下水入渗基准值较高,表明我国管道施工和养护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