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长齡 《科学通报》1960,5(10):316-316
变水高岭石一般产于古风化壳,或为人造矿物,其产于硬貭耐火粘土沉积矿床中(并且局部含量可达50%以上),不仅在我国系第一次发現,就在国外也是很少有的。 現在将在硬貭耐火粘土中所发現的变水高岭石簡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长龄 《科学通报》1960,5(20):635-635
河北省南界城中石炭紀地层中产一种浅灰白色的粘士,其中还夹有一层呈凸鏡体或結核状产出的紫紅色粘土。陶瓷部門早已将其混合使用作为缸器原料,故生产部門称其为南界城缸土。根据我們的研究,认为南界城缸土中的白色粘土与紫紅色粘土应分别使用,而白色粘土为含叶蜡石的水白云母粘  相似文献   

3.
刘长龄 《科学通报》1965,10(7):650-650
我国硬质耐火粘土中的铝土矿结核(非指豆鲕及蚕豆结构)迄今尚无人正式研究和报导过,而沉积岩中的后生结核,Тимофеева认为“在文献中尚未见到过”。作者对我国河北某盆地二迭系硬质耐火粘土中的铝土矿结核进行了研究,并确定其主要为后生作用所形成。现将研究结果简要报导于后。二迭系硬质粘土中铝土矿结核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西翼。这种铝土矿的结核呈椭球及正球形,圆度较高,直径一般多在3~5厘米左右。实测九十余个结核,得知其长径多平行于岩层层理,也有少数垂  相似文献   

4.
俯冲大洋岩石圈的相转变与俯冲带岩浆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春景  张颖慧 《科学通报》2008,53(20):2449-2459
以有效的实验岩石学研究和相平衡模拟为基础讨论了大洋岩石圈俯冲过程中的两类变质作用, 即在洋中脊玄武岩(MORB)、沉积岩和橄榄岩中发生的亚固相线脱水作用和部分熔融作用. 含水MORB体系相图显示在冷俯冲P-T体制下, 基性岩层中的大部分水或者在蓝片岩相开始以前(小于20 km)释放, 或者在硬柱石蓝片岩向硬柱石榴辉岩的转变深度(60~70 km)通过蓝闪石脱水释放; 只有小部分水会在与岛弧岩浆的活动对应的深度范围内通过硬柱石和硬绿泥石脱水释放; 有很少一部分水保存在硬柱石和多硅白云母中, 能够潜入更深的地幔. 文献中对角闪石在岛弧岩浆形成中的作用仍然有争论. 在冷俯冲P-T体制下, 贫铝变质沉积岩中绿泥石和滑石与富铝变质泥质岩中的硬绿泥石和纤柱石在约80~100 km的深度发生脱水, 也会对岛弧岩浆的形成有一定的贡献. 相比而言, 含水橄榄岩中蛇纹石的脱水发生在120~180 km的深度, 在岛弧岩浆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当洋壳沿着热P-T体制俯冲时, 会在超过80 km深处跨越固相线, 在流体存在或流体缺失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 在变质沉积岩中的熔融作用受黑云母和多硅白云母控制, 在基性岩石中的熔融作用受绿帘石和角闪石控制. 基性地壳产生的熔体成分在压力小于3.0 GPa时是埃达克质的, 但是在更高的压力下变成过铝花岗质.  相似文献   

5.
桂东北苗儿山-越城岭岩体是南岭成矿带西段出露面积最大的复式岩体,出露面积超过3000km2,由早期岩基及晚期小岩体组成.早期岩基主要为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晚期岩体主要为白云母花岗斑岩及白云母二长花岗岩.岩基内外接触带发育一系列W-Sn-Mo-Pb-Zn-Cu矿床,形成矿集区.本文分析了苗儿山-越城岭南西部早期岩基、产于岩基中云头界晚期赋矿岩体及云头界W-Mo矿床同位素年龄.苗儿山-越城岭岩基锆石LA-ICP-MSU-Pb年龄:228.7±4.1Ma,MSWD=2.49,可能发育一期锆石LA-ICP-MSU-Pb年龄为243.0±5.8Ma,MSWD=2.62的岩浆活动.云头界晚期赋矿岩体锆石LA-ICP-MSU-Pb年龄216.8±4.9Ma,MSWD=1.44;云头界W-Mo矿床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216.8±7.5Ma,MSWD=11.3.苗儿山-越城岭南西部岩基、晚期赋矿岩体及矿床同位素年龄表明南西部岩基、晚期岩体及相关矿床都是印支期形成的,苗儿山-越城岭岩基内外接触带矿床主要和晚期岩浆活动有关;实验获得的同位素年龄及前人华南印支期花岗岩及矿床同位素年龄表明,华南不但经历了燕山期大规模岩浆成矿事件,也经历了印支期成岩成矿事件,有很好的找矿前景,今后应注意华南印支期矿床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6.
铅笔对同学们来说是一种再熟悉不过的文具了。但不要小看一根小小的铅笔,它身上可藏着好多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呢。铅笔中间的那根笔芯是用粘土和石墨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而成的。铅笔芯越软石墨含量越高,粘土含量越低;铅笔芯越硬石墨含量越低,粘土含量越高。所以质地较软的笔芯(如6B铅笔)石墨含量较  相似文献   

7.
张志存 《科学通报》1988,33(10):765-765
建立华北地层区晚石炭世■类生物地层序列,不仅具有重要的古生物学意义,尤其重要的是将为华北地层区内晚石炭世含煤岩系的统一划分对比、聚煤期古地理、古构造以及煤(煤成气)、铝土、耐火粘土等沉积矿产的区域性研究,首次提供区域内统一的生物地层学及相对年代地层学方面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北祁连和北阿尔金含硬柱石榴辉岩: 冷洋壳俯冲作用的证据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张建新  孟繁聪 《科学通报》2006,51(14):1683-1688
通过大量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 在北祁连和北阿尔金高压低温变质带中发现有含硬柱石的榴辉岩. 硬柱石包裹在石榴子石中, 并与绿辉石和多硅白云母共生. 应用Grt-Omp-Phe矿物压力计和Grt-Omp矿物温度计, 获得北祁连榴辉岩中含硬柱石共生组合的变质条件为420~510℃和2.1~2.4 GPa, 估算的温压条件处于硬柱石榴辉岩相稳定区域, 据此推断榴辉岩形成的地温梯度为6~8℃/km, 属于典型冷洋壳俯冲带变质产物. 北祁连和北阿尔金均产出含硬柱石的榴辉岩, 进一步证明了北阿尔金高压/低温变质带可能是北祁连高压/低温变质带的西延部分.  相似文献   

9.
一金屬研究工作報告會從10月25日開始到11月3日結束,歷時10天。參加會議的單位共95個,主要的有:重工業部系統16個單位,第一機械工業部系統18個單位,第二機械工業部系統4個單位,高等學校18個單位,中國科學院及其研究所共14個單位。出席總人數465人,其中工程  相似文献   

10.
李曙光  孙卫东  张宗清  李秋立 《科学通报》2000,45(20):2223-2227
退变质的青岛仰口含柯石英榴辉岩含两期白云母, 并以沿构造面理发育的二次多硅白云母为主. 由于退变质作用, 石榴石与退变质绿辉石以及二次多硅白云母之间均存在Nd, Sr位素不平衡. 因此多硅白云母 石榴石或含石榴石全岩给出的Rb-Sr年龄((193±4)~(195±4) Ma)高估了该白云母的形成时代. 二次多硅白云母与退变质绿辉石组合给出的较年轻Rb-Sr年龄 ((183 ± 4) Ma)可能更接近该云母的形成时代. 该年龄指示的是榴辉岩经历的退变质事件的时代而非超高压榴辉岩快速冷却至500℃ (白云母Rb-Sr封闭温度)的年龄, 这对文献中发表的类似白云母Rb-Sr年龄的解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学通报》1957,2(1):22-22
到1956年12月底止,中国科学院所屬研究机構中已有26个單位先后成立了学术委員会,这些單位的名称、学术委員会成立时間和委員名單如下:  相似文献   

12.
郭顺  叶凯  陈意  刘景波  毛骞 《科学通报》2013,(22):2186-2191
硬柱石在基性岩石中通常稳定在低温-(超)高压的条件下.它是控制俯冲板片吸水/脱水、俯冲带流体演化和微量元素迁移的关键矿物.目前对大陆俯冲带榴辉岩中硬柱石分解过程和相关流体-元素活动的研究还很有限.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港河地区含硬柱石假象榴辉岩及内部发育的绿辉石-绿帘石脉体是进行该项研究的理想样品.通过矿物化学分析、相平衡模拟和质量平衡分析,证实港河榴辉岩中早期存在过超高压硬柱石.硬柱石在650-680℃/2.8-3.0GPa的条件下发生分解,释放大量超高压富水流体.脱水过程导致榴辉岩体积收缩和局部水压破裂,形成大量裂隙.富水流体汇聚进入裂隙,溶解裂隙(脉体)周围榴辉岩中绿帘石、蓝晶石、石英、金红石和磷灰石等矿物,同时导致靠近流体榴辉岩中主微量元素发生不同程度地迁移.逐渐靠近流体,水/岩比增大,溶解的强度和元素迁移的程度逐渐越大.富集硅酸盐组分和微量元素的超高压流体在榴辉岩折返过程中结晶成绿辉石-绿帘石脉体,残余的高压流体此后渗透进入榴辉岩,形成晚期的多硅白云母和冻蓝闪石等富集水溶性元素的变斑晶含水矿物.  相似文献   

13.
中国阿尔泰造山带燕山期成岩成矿同位素年代学新证据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陈富文  李华芹  工登红  蔡红  陈文 《科学通报》1999,44(11):1142-1148
阿尔泰地区花岗质岩石和相关伟晶稀有金属矿床的分布十分广泛,已往多认为其成岩成矿时代是海西期,报道的可可托海矿区富钾矿物(白云母和微斜长石)^40Ar-^39Ar年龄及尚可兰稀有金属矿区全岩和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表明:阿尔泰造山带有燕山期成岩成矿事件存在,举世闻名的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的形成大致经历了30Ma的结晶分异时间。  相似文献   

14.
蘇聯全國醫學科學研究機關的組織 蘇聯全國共有500多個醫學研究單位,除蘇聯保健部直屬的研究所及蘇聯醫學科學院所屬的研究單位外,其餘研究單位分散在各加盟共和國及各城市。此外,各個醫學院也都進行研究工作。所有這些醫學研究單位在蘇聯保健部的統一領導和計劃之下進行工作,彼此配合,互相聯系,構放一個龐大的醫學研究工作網。  相似文献   

15.
白水江硬质粘土——我国已知结晶最好的高岭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龄 《科学通报》1980,25(11):528-528
众所周知,苏州高岭土为我国巳知唯一结晶较好的高岭石。而陕西白水江硬质粘土中的高岭石与之不同,它的4.1872(11)与4.1486(1)两个峰已清楚分开,并可见(20)2.3468与(13)2.2963为清晰可辨的独立衍射峰。这些完全可以证明白水江  相似文献   

16.
热液矿床中的硅化与成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良义 《科学通报》1998,43(6):575-579
热液矿床的蚀变类型很多,有钾化,绢云母化,硅化,粘土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及青盘岩化等,但大部分为成矿前或成矿后蚀变,只有硅化为成矿进蚀变,对硅化蚀变来说,它的交代作用时间很长,从高温到低温可进一步分为早期阶段硅化,中期阶段硅化及中晚期阶段硅化。  相似文献   

17.
张兆忠 《科学通报》1981,26(3):172-172
秦岭-大别山位于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之间,是一个重要的地质块体。1976年,叶大年曾在大别山北麓首次发现了3T型和2M型多硅白云母,1978年,我们对上述地区进行了调查。现将白云母的部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河南信阳变质的3T型多硅白云母和C类榴辉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大年 《科学通报》1979,24(5):217-217
信阳变质带指信阳以东大别山北麓的一套变质岩,即所谓信阳群和苏河群。主要岩石是白云母片岩,二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局部有角闪岩,石榴石黑云母片岩。变质程度最深为绿帘角闪岩相。由南向北,由西向东,变质程度变浅。特征的矿物是多硅白云母(Phengite),尤其是3T型多硅白云母,特征的岩石是C类榴辉岩。它们的存在证明,该变质带属低温高压相系,是板块消减带上的变质作用。因而有深远的大地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也许正如数千年来《圣经》、《可兰经》,甚至是希腊神话所说的那样,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来自于粘土。一项最新科学研究发现,对微小的分子和"被粘土像海绵一样吸附住"的化学物质来说,粘土(地上的矿物化合物的最初形态)相当于一个培植实验室。这个过程花费了几十亿年,在这期间,化学物质彼此发生反应,形成蛋白质、DNA,并最终形成活细胞。研究人员是借助合成水凝胶进行试验得出上述结论的。在这项试验过程中需要添加DNA、氨基酸和酶,并模仿蛋白质生成  相似文献   

20.
刘强  金振民  章军锋 《科学通报》2009,54(10):1455-1464
以大别山东部碧溪岭超高压变质榴辉岩为实验样品, 使用活塞圆筒式高温高压装置, 在1.5~3.0 GPa, 800~950℃下进行封闭体系的脱水熔融实验. 结果表明: (1) 1.5~2.0 GPa下, 含5%多硅白云母榴辉岩的初始熔融温度(Tm)≤800~850℃, 熔融形成比例为3%的花岗质熔体; (2) 随着温度和压力变化, 榴辉岩中多硅白云母脱水熔融形成不同反应产物. 1.5~2.0 GPa和800~850℃下, 多硅白云母和黝帘石在亚固相下析出流体使岩石部分熔融, 蓝晶石形成斜长石反应边; (3) 随着温度升高, 多硅白云母与绿辉石、石英发生熔融反应, 形成更长石、蓝晶石和熔体, 更长石是多硅白云母在榴辉岩中主要的脱水熔融反应产物; (4) 1.5~3.0 GPa, ≥900℃的脱水熔融反应形成镁铝榴石分子较高(37.67%~45.94%)的新生石榴石; 在2.4~3.0 GPa, ≥900℃下, 反应产物中形成钾长石和硬玉, 代表反应体系处于更高压力下的流体不饱和状态. 实验初步约束了1.5~3.0 GPa下多硅白云母榴辉岩的脱水熔融固相线. 将实验结果与大别-苏鲁地区超高压榴辉岩的部分熔融特征相结合, 推断大别-苏鲁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在折返过程中发生脱水熔融的压力和温度区间应为1.5~2.0 GPa, 800~850℃, 并指示超高压榴辉岩在不同变质相转变过程中可能经历了流体活动性明显不同的部分熔融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