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距今约2.5亿-6550万年的中生代,陆地上的各种恐龙正上演着一场兴亡盛衰的大剧。而在当时的海洋里,生活着一种巨大的爬行动物,它们肥胖的身体像海豚,蛇一样细长的脖子竞可占到身长的一半以上。在它们粗短的身体上长着四只像船桨一样的鳍足,它们依靠四只鳍足的互相配合,不仅能快速游动,而且能灵活转换方向。这就是生活在距今约2亿年前中生代三叠纪末期的海洋怪物——蛇颈龙。  相似文献   

2.
每年夏天,当我们在海边游玩的时候,我们是否意识到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呢?几十年来,各国政府加大了对开发海洋的投入.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不仅为人类提供航运、水产和丰富的矿藏,而且还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5种主要的海洋能源 由于海洋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所以海洋科学家、能源学家和环保专家都对开发海洋能源有强烈的兴趣.海洋能通常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洋温差能、海洋盐差能和海流能等.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据,这5种海洋能的总功率为766亿千瓦,相当于25万个秦山核电站的发电功率.更广义的海洋能源还包括海洋上空的风能、海洋表面的太阳能以及海洋生物质能等.  相似文献   

3.
珊瑚趣谈     
海洋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0.8%,平均深度达到3800米。海洋不仅是众多生物的发源地,而且还是它们生长栖息的理想场所。在各种海洋动物中,除了人们常见的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以外,珊瑚类在海洋生物种类、生物化石、生态系统和海洋生产力等方面,也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推测木卫二的水体可能是一个浩瀚的海洋.这个海洋在木星系统巨大潮汐力的作用下保持着液态.它的深处还可能隐藏着温暖的热喷口.就像地球的海底火山热喷口一样……  相似文献   

5.
熟悉海洋是如何吸收二氧化碳的.这对于了解二氧化碳存气候变化中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为此,人们存在着这样一种忧虑:也许有些什么重要的信息尚未被人们所知。如果中国厦门大学的焦念志被证明是正确的话,这种忧虑显然不是多余的。焦念志博士认为.海洋里汇聚着大量的碳.这砦碳此前尚未被人们所知,它们以难以降解的有机物的形式而得以存在,  相似文献   

6.
这是5亿多年前的一个黄昏.大地一片静悄悄,那时陆地上还没有出现动物。然而,在广袤昏暗的海洋中,一种长着圆圆的血盆大嘴的巨大动物正起伏翻腾着,它就是当时的地球霸主:奇虾。令人难以想象的是,5亿多年前的这种海洋动物已经有数米长了,体型完全不逊于现在海洋中的大型鱼类。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每一次的呼吸,其中有一半的氧气来自海洋微藻。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固定太阳能、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是地球上动物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可以说,光合放氧过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与陆地上的植物相似,海洋中也生活着一群光合放氧生物,它们就是海洋微藻。微藻的个体微小,一般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够看清楚  相似文献   

8.
杨先碧 《知识就是力量》2010,(8):F0002-F0002,1
6月8日是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所确立的“世界海洋日”.潘基文秘书长特别发表致词指出,海洋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科研前沿地带。  相似文献   

9.
正从NO WAY到NORWAY SPECIAL REPORT北极和南极是地球的极巅,它们遥相呼应,各据一方。北极是陆地包围着海洋——北冰洋,南极是海洋包围着陆地——南极洲。寒冷干燥是极地的特色,冰天雪地是那里的常态。夏季极昼,全天阳光普照没有夜晚,冬季极夜,长夜难明见不到太阳;绚丽多彩的极光犹如天宫燃放的焰火,能在瞬间把宁静的夜空映得通明;北从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06,(5):58-58
中国是最早培育淡水珍珠的国家.其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佛教传入之时,当时僧人所佩带的念珠就是胎贝孕育出的半圆形珠子。大部分人工培育的淡水珍珠几平完全由珍珠母构成,具有海洋珍珠无法比拟的色泽.这使得它能同时与天然淡水珍珠和天然海洋珍珠相媲美。  相似文献   

11.
浩瀚的海洋孕育着多姿多彩的生命,其中不乏有毒动物,一些腔肠类、软体类、鱼类和爬行类动物体中含有很强的毒素。海洋中的有毒动物多达1000余种,这些动物们用毒素干什么呢?它们又把毒素藏在哪儿呢?下面就让我们去探索这些秘密。 海洋里生长着一种能“开花”的动物——属于腔肠类的海葵。肉袋子似的体腔是海葵的大肚皮和嘴巴,此外海葵既没有心肝肺,也没有胳膊腿,只能靠基盘在海底慢慢爬行。海葵虽然行动缓慢,但却是厉害的捕食能手。它的身体密布着柔软的触手,触手上长有许多刺细胞。每个刺细胞内藏着一支细小、类似蜜蜂尾尖上那种毒针一样的东西。当小鱼傻呼呼地游过来赏“花”的时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海洋不仅蕴藏着巨大的天然资源,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天然能源。据科学家们推算,仅海洋波浪能用于发电可获得90万亿度电。如果把这些电能开发出来为人类所利用,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世界各国专家纷纷进行波能发电新技术研究,有些已投入商业运营,尽管这些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目前的进展表明这种新能源具有潜在的商业应用价值。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海洋波能发电技术的国家。199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首座波能发电站位于艾莱岛上,这座电站目前提供的电力足以满足一个小城镇使用。负责设计这座波能发电站的英国奎因大学的工程师说,这座电站采用了高效波能收集器和转换装置,且坚固耐用,无需人员管理,其投资费用在短期内就可收回。英国为了进一步掌握波能发电技术,最近又在  相似文献   

13.
神秘的海洋 海洋占地球面积的2/3,并且是地球上许多生物的生存之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人类享有这片被水淹没的巨大生境的自由度却是有限的。戴有水下呼吸器的潜水员只能触及海洋的表层,即只能下潜50米—从海面到洋底的0.23%处。而潜水器能把人载送到洋底最深处的一半略深.机器人探测器和摄影机则能够潜得比这更深。  相似文献   

14.
(一)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地球还是“幼年”时,黑褐色的地球表面到处是突兀的怪石、陡峭的岩壁和暗绿色的海水。海洋和河谷瞬息万变,顷刻间便会浓雾四起,它们与灼热的地表、变化万千的大气演绎着地球生命的“交响曲”,让最早的生命诞生在原始的海洋里。最早的生命究竟是什么模样?海洋深处没有阳光,生物也能生长吗?不少科学家面对如今的海洋提出了问题。历史的车轮到了1977年,美国的一艘叫“阿尔文”号的深潜器,载着科学家来到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海底裂谷中,第一次发现了充满生命的温泉口。这些热泉高耸在几千米深的海底,像一个…  相似文献   

15.
杨毅  江涛  柯俊  陈汇资 《自然杂志》2018,40(6):427-437
海洋运载平台作为我们认识、开发、利用海洋的一种途径,目前正广泛应用于海洋生物观测、深海打捞等领域。然而,现有的海洋运载平台普遍存在着惯性大、高度非线性等问题。基于海洋运载平台的实际控制需求,深入探讨面向恶劣海况、复杂多任务条件下平台控制技术的重要性与可能性,并提出未来海洋运载平台应具备的功能和控制技术需着重发展的方向。最后,结合国家颁布的与海洋运载平台相关的政策,提出了海洋运载平台控制发展路线图。  相似文献   

16.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海洋中也有草原。事实上,海洋草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在海洋草原中的动物比陆地草原上的要多得多。然而,美国科学家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由于海岸开发和流失加速.全球海洋草原正日益减少并加速流失。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上,无数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分布在陆地和海洋的每一个角落,它们让大千世界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其中的一部分生物将阳光转变为“燃料”给另一些生命供能,它们在无机界和有机界之间进行着碳、氮循环,变更着自然界的景观。  相似文献   

18.
在辽阔而富饶的海洋里,除了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动物之外,还有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海洋植物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低等的藻类植物和高等的种子植物.  相似文献   

19.
宇宙的和谐     
宇宙万物都在各自的环境中运动着、生存着和发展着。它们之间既独立又共存,有着相互依赖、互为影响的作用。从宏观来看,星球都在各自的领域和轨道上运转、演化。在地球上也是这样,不论在空中、陆地还是海洋都是充满了遵循自然法则的生机勃勃的世界。辽阔的海洋和其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人类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和保护海洋进程的加快。作为人类探索未知深海和争夺国际海底资源的重要手段,水下机器人这一高新技术受到世界发达沿海国家的普遍重视,并得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