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氮硫配施对洋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表明,合理配施氮、硫肥能使洋葱球径和产量显著增加,并可有效改善洋葱品质.施氮(200kg/hm2)可使洋葱球径增大0.91cm~1.26cm,增产1 705 kg/hm2~2 423 kg/hm2,使洋葱产品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13.51%~23.23%、7.31%~15.64%和5.76%~6.82%;施硫(30kg/hm2)可使洋葱球径增大0.33cm,并可显著提高洋葱可溶性糖、可溶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10.42%、8.63%和8.25%.试验还表明,氮、硫两种营养元素对洋葱产量和球径的影响以独立效应为主;增施氮肥会明显提高洋葱产品的硝酸盐含量(8.04%~15.30%),施硫使洋葱产品的硝酸盐含量有所上升.表3,参4.  相似文献   

2.
小麦高产优质栽培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播期、氮肥、磷肥、农家肥和密度为试验因子,运用五因素五水平二次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所得的资料,建立了春小麦晋2148产量,蛋白质含量,赖氨含量的回归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筛选出了产量≥250kg/亩,蛋白质含量≥12.5%,赖氨酸含量≥0.4%的栽培措施优化方案为:播期3月20日-3月25日,施氮量6.52-7.64kg/亩,施磷量4.73-6.31kg/亩,农家肥施用量2148-2532kg  相似文献   

3.
碳酸盐黑钙土区井灌水稻氮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氮肥对水稻植株有明显影响,无氮区植株矮小、分蘖少,但生殖生长也明显提前,抽穗期提早4-6天,目前栽培水平条件下,碳酸盐黑钙土区井灌水稻施用氮肥的最佳用量为115.5kg/hm^2.表2,参2。  相似文献   

4.
水稻丰产栽培技术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氮肥,氮肥施穗肥的比例,栽秧密度为试验因子,运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所得资料,建立了中日合作水稻合系28号的产量、有效穗,穗粒回归模型,通过计算模型,筛选出亩产量指标在600-650kg,650-700kg和700-750kg三个类型的栽培技术优化方案。其实用性广泛的是亩产650-700的方案,即氮肥亩施尿素25-29.4kg,其中穗肥占19.5%-28%,亩栽秧4.0-4.  相似文献   

5.
北部黑土区旱年大豆适宜施肥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氮磷钾的不同组合,对氮磷钾施用量的配比与北部黑土区旱年大豆产量间的关系及对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施肥与产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满足磷钾肥施用量时,以氮肥施用纯量为75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当满足氮钾肥施用量时,以磷肥施用纯量为90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当满足氮磷肥施用量时,以钾肥施用纯量48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对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最高大豆产量所需的施肥量为:N78.3kg/hm^2、P2O5 83.3kg/hm^2。通过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计算,得出经济效益最高的处理对应的施肥量为:N75kg,/hm^2、P2O5 90kg/hm^2、K2O 48kg/hm^2,相对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45kg/hm^2、P2O5 60kg/hm^2、K2O 48kg/hm^2。最终根据当地的气候因素,将北部黑土区大豆最佳施肥量定为:N60kg/hm^2、P2O5 75kg/hm^2、K2O48kg/hm^2,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1.25:1.56:1。图3,表4,参14。  相似文献   

6.
黑土农田氮磷钾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调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获取了氮磷钾与玉米产量各自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从产量角度讲,最佳的肥料施用量,N为143kg/hm^2,P2O5为60kg/hm^2,K2O为35.5kg/hm^2,一般可获得玉米产量为7100kg/hm^2-7900kg/hm^2.还讨论了经济最佳施肥量的确定,表4,参2。  相似文献   

7.
黑土区大豆适宜NPK肥料用量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通过NPK不同用量的试验,阐明目前黑土区大豆生产的适宜用量为每公顷施N35kg、P20530kg、K2020kg。施磷配合条件下,施氮增产23.5%;施氮配合条件下,施磷增产13.7%。尽管大豆本身能够固氮,但增施氮肥仍有较好的增产效果。由于磷素的土壤积累,磷肥的用量及增产作用已经明显低于20世纪80年代。大豆产量对土壤的依存率为73.3%—79.0%。图3,表7,参3。  相似文献   

8.
高寒阴湿区陇薯6号氮磷用量及栽培密度配套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两年的试验研究,利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原理建立了氮肥(x1)、磷肥(x2)和栽培密度(x3)与陇薯6号产量(y)的回归方程,对方程进一步分析表明,各因素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是氮肥〉密度〉磷肥。陇薯6号产量大于39t/hm^2的栽培方案是:施纯氮122.56t/hm^2~177.50t/hm^2、磷102.74t/hm^2~167.26L/hm^2,栽培密度为52861株//hm^2~60580株/hm^2(行距60cm,株距27.5cm~31.5cm)。图4,表4,参7。  相似文献   

9.
钾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钾对大豆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钾对大豆产量构成因素有增强作用,钾能显著提高大豆产量,改善大豆品质。产量随着施K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纯K量150kg/hm2时,高油品种东农434产量达2727kg/hm2,高蛋白品种黑农35产量达2651kg/hm2。施钾有提高大豆脂肪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的趋势。表4,参6。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客流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旭敏 《系统工程》1994,12(5):68-72
采用土壤盒栽和稻瘟病菌接种,研究了施用高效硅肥对水稻稻瘟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高效硅肥,水稻叶瘟和穗瘟和病性指数分别降低50.5%%和26.8%;植株SiO2含量提高3-4倍,细胞壁增厚,全N、蛋白-N、非蛋白-N管含量减少,剑叶表现硅化细胞增加,而不施硅肥的则很少。统计分析表明:不稻植株SiO2含量与叶瘟、穗瘟的病情指数呈负相关,r=-0.9925和-0.683;水稻体内全N和非蛋白-N含  相似文献   

11.
连年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多年定位观测试验研究表明:连年施用有机肥对土壤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并且也能明显地降低土壤密度;只施化肥不施有机肥致使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下降;化肥 有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及速效磷;当化肥 有机肥较大施用量时,才可以提高土壤全钾含量。图3,表2,参3。  相似文献   

12.
黑土区长期施肥后土壤供氮能力与氮肥利用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采自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地土样,进行框栽试验,种植玉米,比较了长期不同施肥后黑土供氮能力的变化特征和长期不同施肥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长期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能显著增加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可矿化氮含量和土壤生产力、植株吸氮量;与长期单施化肥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可矿化氮含量和土壤生产力、植株吸氮量。长期不施肥处理土壤的氮肥利用率最高,其次为长期单施化肥处理,氮肥利用率最低为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这进一步说明长期施肥能够提高土壤氮素肥力。图3,表3,参13。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近年来哈尔滨市绿色蔬菜产业发展状况及绿色有机蔬菜发展优势、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与潜在问题,在分析绿色、有机食品强劲的国际化需求形势基础上,探讨哈尔滨市绿色蔬菜品质结构进一步调整与升级的绿色蔬菜可持续发展对策与措施。参4。  相似文献   

14.
向海芦苇沼泽湿地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付老文泡湿地和二百方子湿地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封闭性湿地和开放性湿地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封闭性湿地除表层土壤硝态氮的季节动态变化呈不规则的倒"V"字型外,其它各层都较平缓;开放性湿地土壤硝态氮含量除在生长初期以前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外,在以后各物候期内变化都较平缓;但两典型区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季节动态变化也表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各层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季节动态过程均可采用三次多项式来模拟其动态变化,模拟效果都较理想,基本上反映了向海沼泽湿地硝态氮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与封闭性湿地相比,开放性湿地土壤硝态氮的季节动态变化的规律性更强。图2,表1,参9。  相似文献   

15.
在江苏淮地区的新垦土生荒土上,对水稻-小麦-水稻、水稻-油菜-水稻、水稻-绿肥-水稻3种种植模式不同施肥下的氮、磷、钾产投入与土壤肥力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生荒土上,随着各植年限的增加,氮、磷的产股比有 大的提高。三季种植后,土壤有机质净增量与有机质投入量,总投氮与土壤全氮、碱解氮,总投磷量与土训速 效磷,总投钾量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肥料投入对土土壤肥力演变起决定性作用,表6,参12。  相似文献   

16.
选择三江平原典型小叶章湿地不同水分带上的两种土壤类型(草甸沼泽土和腐殖质沼泽土)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二者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二者不同土层硝态氮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差异较大,缺乏相似性,而铵态氮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尽管差异较大,但存在一定相似性;二者不同土层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季节变化特征的差异主要与不同生长期植物吸收作用、融雪补给、大气氮沉降、冻层深度、土壤结构和水分条件的差异有关;不同土层硝态氮淋失、对铵态氮的吸附以及不同时期有机氮矿化和硝化一反硝化作用等进行的程度对其也有重要影响;尽管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在两种土壤不同土层间差别较大,但均可用四次多项式进行模拟,模拟效果比较理想.基本反映了二者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图2,表2,参14。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沼肥施用方式条件下分析灰枣果实中主要矿质养分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沼肥施用方式处理的灰枣果实中氮、磷、钾的含量都表现为氮〉钾〉磷,果实中磷的含量在不同施肥方式中变化比较平缓,沼液喷施有利于灰枣果实对氮、钾元素的吸收和积累,而沼夜滴施则有利于磷素的吸收和积累;沼液喷施有利于提高灰枣果实中矿质元素铁、锌、铜、锰、钙、镁的含量,改善果实品质。不同沼肥施用方式中以沼液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利用Matlab软件对Chen-Mobius四路数字通信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对该系统在不同信噪比情况下的错误概率进行了计算,并绘出了错误概率曲线。通过分析系统性能,简单地分析了该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黑土长期施肥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24年8个轮作周期,在黑土上长期不施肥(CK)情况下,作物产量下降了8 2%,单施有机肥(D1)产量增加了9 6%,;单施化肥(N1P1K1)产量增加了31 6%;而有机肥与化肥配合(D1N1P1K1)条件下,产量增加了43 0%。施肥对小麦的产量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玉米,对大豆产量的贡献率最低。氮肥对作物产量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磷肥,钾肥对产量的贡献率最低。表2,参3。  相似文献   

20.
吉林西部苏打盐碱地鱼麦轮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吉林西部苏打盐碱地实施鱼麦轮作模式效益显著,平均鱼产量2 793.3 kg/hm2,小麦产量3 197.6 kg/hm2,平均净收入8 686元/hm2,产投比为2.491。2个生长期0 cm~20 cm土层平均减少盐分8 179.2 kg/hm2,随排水排出系统的盐分约7 200 kg/hm2,土壤含盐量平均下降69.6%,土壤有机质、全量氮、全量磷分别增加了201.7%、46.0%及40.0%。鱼麦轮作模式不会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可在同类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中推广应用。表3,参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