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家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建立生态文明绩效考核机制的基础。三江源区是“中华水塔”,是中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针对三江源区生态产品类型,从物质量和价值量两个角度构建了生态产品评价指标的测算方法,采用直接市场价格法和替代市场法核算生态产品价值。结果表明:三江源区2012年生态产品价值为1986.43×108元人民币,是同期该区国民生产总值的8.27倍,地均生态产品价值为5093元/hm2。三江源区2012年农产品价值为327.5×108元,干净水源价值为1098.56×108元,清新空气价值为560.37×108元。生态产品是三江源区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资产,其价值远超过经济生产价值。将生态产品价值纳入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体系,建立以生态产品为核心的新型绩效考评机制,有助于生态保护绩效考核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的动态变化及演变趋势,分析了湿地面积变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退化现状与原因。分析表明,国家近20年来在青藏高原实施的生态保护、修复及生态工程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形势依然严峻。生态保护和修复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作,今后要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研发项目与工程类项目的衔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高退化湿地的自然恢复能力。同时,要构建适于青藏高原高寒湿地保护效应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完善重大工程项目的系统监测与评价。在黄河、长江上游源区布局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长期监测,将与三江源区同样重要的黄河首曲湿地、若尔盖湿地纳入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统筹规划,建立健全科技服务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3.
国家公园制度在100多年的发展史中逐步完善为成熟的管理体制,各国依据本国国情建立的不同国家公园体制对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公园建设优秀管理制度,充分分析祁连山保护区自然资源特色和生态价值,对解决目前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和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合理开发资源、完善管理机制、创新经营理念等角度提出国家公园建设实践路径,为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公路与生态环境的冲突与协调既是学术研究热点,又是青藏高原三江源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规划新改建公路中有39条(共计3 151.6 km)穿越自然保护区,有9条(共计1 157.0 km)穿越国家公园,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需要采取合理措施协调矛盾冲突.基于层次分析法,通过9个指标定量研究公路生态友好性,分为低、较低、中、较高和高5个等级,用其反映不同公路穿越区域、建设状态和道路技术等级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摆动避绕、调整项目时序和"无害化"穿(跨)越自然保护地等公路建设方案,并借鉴国内外生态敏感区域公路建设情况与相关政策,提出了公路"无害化穿(跨)越"解释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9月26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确立。钱江源地处我国东部人口稠密且生态安全重要性突出地区,因而备受关注。钱江源国家公园能否成为中国国家公园可持续利用的样板呢?保护地是因具有公认的自然、生态或文化价值而受到特殊保护的自然区域。国家公园是全球保护地系统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类型。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统计,截至2006年,共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6 555个国家公园。国家公  相似文献   

6.
中国建立国家公园历程与试点体制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9月26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正式发布,建立国家公园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国家公园建立的历程为切入点,回顾了中国国家公园体制的发展历程,同时通过解析现有十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从生态文明角度探讨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手段,为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国家公园体制提拱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国家公园体制是一种严格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并实现可持续利用的理念和模式,具有国家主导性、公益性和科学性的特征.建立中国国家公园体制,是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实践.在回顾国家公园的理念及实践的基础上,认为在中国现有保护地管理体系下,厘清国家公园的内涵与边界,明确产权归属和管理主体,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协调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实现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的分立与制衡,是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亟待解决的五个基本问题,并讨论了建立中国国家公园体制的现实路径,以期为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比了国外国家公园体系规划的先进经验,分析了当前我国国家公园公益性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对其他国家在管理理念、运行机制方面的论述,得出公益性建设思路上的启示,从社会学、生态学的角度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从而改变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忽视公益性的现象,保障国家公园的公益属性和公民利益,做到以人为本。从而使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保护为主”和“全民公益性优先”理念,为自然保护地规制管理提供基本思路,为最终实现健康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问法等方法,对青藏高原三江源移民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三江源生态移民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是由于区域内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的变化以及移民的思想意识、观念的改变而变迁的,并提出了三江源移民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取向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大熊猫是全球关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伞/旗舰物种,保护大熊猫不仅能"伞护"同区域分布的其他野生动物,促进同域分布的珍稀濒危物种保护,还可进一步"伞护"生态系统,长期维持一个或几个自然生态系统或景观的完整性。据2015年我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我国野生大熊猫种群分布于6个山系30余个小种群,其中18个小种群的大熊猫数量不超过10只,大熊猫栖息地呈现碎片化与基因孤岛化趋势。2016年4月,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编制工作启动。2016年12月5日,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0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2018年10月29日,  相似文献   

11.
图书推介     
正三江源自然观察手册影像生物调查所,等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5年9月第1版,定价:60.00元。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2012年至2014年,"青海三江源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由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  相似文献   

12.
开化作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之一,国家公园建设完成之后,必将对开化地区的文化旅游服务业带来深远影响。文化旅游服务业的大步发展,将会带来开化地区服务业用电的激增。文章通过对"十二五"期间开化地区产业用电量和2013—2015年开化国家公园试点建设下服务行业用电量进行分析,然后运用数学分析工具,建立多种预测模型、关系模型对"十三五"期间开化国家公园建设背景下的服务行业用电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可以为开化地区"十三五"配网规划提供大量及时、可靠地量化数据,为开化地区电网的规划布局、电网设备经济运行、节能降损和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和防治措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现状,演变趋势、面临问题等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从而就如何加强建设与保护,确保“三江源区”生态安全,从指导思想、防治思路、实施对策和具体措施上提出了措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三江源区为例,建立智慧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通过对权重的比较,发现自然环境是生态脆弱地区发展智慧旅游的最大制约因素.研究认为生态脆弱地区并不应该按照传统模式发展智慧旅游,而应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旅游资源实体"搬"到互联网上,提供部分免费的旅游内容体验,以期在宣传、营销旅游目的地的同时,达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遗产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5.
国家公园是保护生态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形式。自美国建立第一个国家公园以来,其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历经百年发展后日趋成熟完善,在这期间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推广应用。通过对大量文献和资料分析,梳理中国国家公园发展脉络;清晰认知中国学者对国外国家公园发展的研究;提炼出中国学者在中国国家公园概念、实施可行性、与国外对比和问题及中国国家公园体制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思考中国国家公园建设面临的挑战,为中国未来国家公园研究与发展提供些许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央政府根据三江源生态保护的极度重要性,实施了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截至目前,已有近10年的历史。本课题组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深入青海藏区三江源进行了大量的田野实际调查,从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生态修复、后续产业发展、牧民减畜转产就业、牧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并将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尽可能“全景”式地展现目前三江源生态移民效果的真实状态。  相似文献   

17.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首次明确提出了"治藏方略",习近平指出要充分考虑青藏高原特殊自然条件和群众风俗习惯,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生态环境保护的更好.青藏高原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保护好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本文通过对以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代表的云南藏区的实际调查,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式,结合生态人类学、民族植物学、民族生态学和藏学,从理论上提出并研究"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概念以及"云南藏族生态文化核心体系",并对云南藏族生态文化的实践应用展开论述.云南藏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研究,将为习近平"治藏方略"在云南藏区的有效实施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对中国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科技潮》1998,(2)
1.贝宁:阿波美王宫2.保加利亚:斯里巴那自然保护区3.柬埔寨:吴哥古迹4.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古城5.克罗地亚:普雷特维奇湖国家公园6.厄瓜多尔:桑盖国家公园7.埃塞俄比亚:西缅国家公园8.几内亚/科特迪瓦:宁巴山自然保护区9.洪都拉斯:里约普拉塔诺生物圈保护区10.印度:玛那斯野生动物禁猎区11.约旦:耶路撒冷旧城及城墙12.马里:通布图13.尼目尔:埃尔和特尼瑞自然保护区14.阿曼:巴哈拉堡15.秘鲁:唱唱考古区16.波兰:维利乞卡盐矿17.突尼斯:伊奇科尔国家公园18.美国:大沼泽国家公园19.美国:黄石公园20.南斯拉夫:科托尔自然文化历史区21.扎伊尔:维隆戈国家公园22.扎伊尔:加朗巴国家公园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22个地名中有13个属于自然区,那里的生态"完整性"因为战乱,采矿,发展项目、农业活动及城市化而受到威胁。9个文化  相似文献   

19.
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敏感性进行研究,使国家公园范围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教育、生态旅游设施布局和社区经济发展更为科学合理.通过建立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构建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模型,确定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敏感度空间分布特点,进而建立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区划.结果表明,依据ArcGIS空间叠加影响因子权重综合分析将生态敏感性等级分为极高、高、中等、一般、较低5个等级,各等级区域占全区总面积分别为25.75%、22.42%、43.85%、3.27%、4.71%,依据生态敏感性高低将神农架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分为4个保护区域,并提出保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估算三江源区生态需水量,利用MODIS卫星数据,结合三江源地区25个气象地面观测站数据,利用地表能量平衡方程求出三江源区域蒸散量,计算了2010—2014年三江源区植被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1)近五年来三江源区7月份晴空条件下日蒸散量整体变化不明显,主要在3 mm左右。源区日蒸散量2011年达到最大,为3.22 mm,2010年值最小,为2.85 mm;(2)2010—2014年,三江源5个区域的生态需水量分布没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按区域划分玉树藏族自治州最大,果洛藏族自治州次之,黄南藏族自治州最小。经分析计算:三江源区植被生态需水量在2011年达到最大,为11.135亿m3,2010年生态需水量最小,为10.139亿m3,与蒸散量的变化相对应。通过对三江源区生态需水量的计算,为三江源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