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分析供应侧电源出力特性和需求侧负荷响应特性,搭建了考虑DG主动管理和需求侧管理的配电网网架双层规划模型。上层以年初始投资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考虑了网络辐射状连通性约束;下层以综合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考虑了网络潮流、安全运行等约束。上下层模型分别采用Prim最小生成树算法及二阶锥规划法进行求解。最后结合某地区29节点配电网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促进DG消纳,提升含DG配电网规划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为缓解现有分时电价机制可能造成新的负荷高峰情况,提出了一种从负荷侧考虑的对电网调峰有贡献度的用电激励机制.首先建立各类家庭用电设备负荷模型、蓄电池负荷模型以及电动汽车充放电模型,其次提出从负荷侧间接调整电网峰谷差的激励机制模型,最后以用电成本与用户舒适度为目标函数,采用基于小生境的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多目标Pareto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激励机制在满足舒适度要求的同时能显著降低用电成本与用电峰谷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网压力并提高其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农网的现状以及新农村建设对农网电力负荷的影响,以某地区县级电网的现有网架结构和负荷数据为基础,对中长期电网规划的电压等级进行优化分析。通过对两种方案最终的经济性比较得出的结论表明,可以得出在负荷比较大且负荷增长速度比较快的农村地区,适宜推行取消35kV电压等级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电网规划就是要在满足供电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对系统建设资金最大可能限度的利用和有限投资的最大社会经济效益的获得。在目前的实际工程应用中,电网规划方案经济性评估工作一般只是粗略地计算一下电网建设所需的各种设备的造价,然后根据对设备的总投资来比较不同方裴的经济性,这既不科学也不合理。为此,非常有必要对电网规划方案经济性评估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适应电力负荷的显著增长,电网的改造和扩建已在全国全面展开,配电网作为连接电力系统与用户的纽带,其规划和改造是电网建设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早期配电网建设规划的不合理,或过度考虑经济性,使得我国当前配电网网架比较脆弱,网架节点之间的连通不够,当线路发生故障时,断电负荷往往不能转移到非故障线路;配电网,尤其是城市配电网络,其网络复杂度具有复杂网络的特点,可应用复杂网络的抗毁性分析方法,分析配电网网架拓补结构的安全性。在此,本文介绍了典型的配电网网架结构、网络抗毁性的分析方法,并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做出改进,最后以IEEE16节点配电网网架作为算例,分析了不同配电网典型网架结构的网架抗毁性。  相似文献   

6.
杨继红 《甘肃科技》2011,27(20):76-77
智能电网建设是一项服务的系统工程,智能电网建设受到了诸如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和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重视,发展智能电网也已成为各国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共识。对智能电网的效益评估也因侧重点的不同而不同,如美国就强调在认识智能电网的核心价值基础上进行评估,而中国学者则强调在发电侧效益、输配电侧效益、用电侧效益和社会效益4个环节进行效益评估。  相似文献   

7.
针对用电需求的增高,建设传输能力强,性能稳定,经济性合理的智能电网迫在眉睫等问题,提出利用先进的4G移动通信技术与电力授权230MHz频段进行有机融合,协助构建智能配电通信网,并结合实际要求,采用SPM模型对智能电网无线通信模型参数进行校正工作,通过提高通信模型的准确性实现无线网络的合理规划,进而降低智能电网无线通信的投资成本。通过对TD-LTE230电力无线专用系统的通信模型参数校正结果及其信号强度仿真覆盖进行评估与测试,达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智能电网的无线通信模块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微电网发电侧和用户侧双赢,提出一种考虑需求响应的孤岛微电网多目标经济调度模型。该模型在分时电价机制下引入需求响应,构建含用电效用和用电成本的负荷侧效益目标函数,同时,建立微电网发电侧成本最小目标函数。基于上述目标函数,通过调整使得微型燃气轮机的增量成本一致,实现微电网发电总成本最小。同时,根据分时电价调节可调负载的最优接入量,使得用户侧总收益在每个时段达到最大。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建立孤岛微电网仿真平台对需求响应的效果进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经济调度模型能够在实现发电侧成本最小化的同时,实现负荷侧效益的最大化;在分时电价机制下引入需求响应后,用户侧效益提高了104%。  相似文献   

9.
在煤改电进程中,为减缓因规模化应用空气源热泵供暖对电网负荷造成的负面影响,模拟研究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对电网负荷的影响情况.以京郊地区400万用户的采暖用电为例,采用EnergyPlus能耗模拟软件分析供暖期不同阶段用户侧优化调控,以满足电网需求响应的可能及优势.研究结果表明:与空气源热泵直接供暖(ASHP)系统相比,空气源热泵蓄热(ASHP-HS)系统可大幅降低电网峰谷差,提高电网负载率,更有利于电网的稳定安全运行;尽管ASHP-HS系统的初投资较高,但其增加的成本部分的回收年限仅为3.5 a,具有更好的全生命周期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电网网架是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网电源的主体。分析了电网网架结构要求与省内现有主要的110kV网架接线形式,结合实例分析,对110kV电网网架的优化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我国电网建设遭受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 , GIC)影响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基于大地电阻模型利用有限元计算地磁扰动感应地电场(geomagnetic disturbance, GMD)地电场的方法,建模复杂,利用有限元法计算感应地电场成本过高。地磁测深数据得到的视电阻率综合反映了大地的电性结构,文中提出基于视电阻数据及地磁台实测数据直接计算GMD地磁感应地电场的方法。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极大缩短计算时间,减小计算成本,对我国电网应对地磁暴侵害提供了有效算法。计算结果表明地磁暴对各地地电场的影响不均匀,与当地的地质电性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南北走向的电网将产生更大的GIC,更易受到地磁暴的侵害,应作为主要的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12.
针对使用保障费用数据有限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经济寿命的确定问题,根据灰色理论建立了预测模型,并用该方法预测了某一设备的经济寿命,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桥梁建设投资对环境成本关注不足的问题,讨论了现有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分析了桥梁施工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影响源,并讨论了各项环境成本的计算方式。以某新建桥梁为例,说明了各项成本的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4.
结合施工实践。论述了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的控制措施,包括抓好成本预测,建立目标成本责任制和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体系,择优录用分承包方,实行招标采购,加强材料的现场管理。实行施工机械设备租赁制,加强成本过程考核,优化施工方案,落实技术措施.加强施工索赔和提高预算收入等。  相似文献   

15.
装备的保障费用是装备全寿命周期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科学合理地预测武器装备的保障费用,通过分析装备保障费用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考虑到装备保障费用数据量有限、复杂多变、非线性,用单一预测模型预测精度不高,因此建立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BP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将灰色系统模型善于处理小样本数据和BP神经网络优于解决复杂非线性问题的优点有效地结合起来,对基于非线性时间序列的保障费用进行预测。仿真实例表明该组合模型的预测结果比传统单一模型所得到的预测结果总体误差要小,可以有效提高装备保障费用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成本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工企业的内部成本管理就是要做好成本预测、明确成本计划、细化成本目标、加强成本控制、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并做好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由大规模风力发电并网带来的消纳困难问题,文章利用由碱式电解槽、储氢罐、氢氧燃料电池构成的氢储能系统将弃风转换成氢气储存起来,用以满足外界氢气负荷需求或于负荷高峰期发电补充上网。文章先对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和氢储能系统进行建模。为了降低传统鲁棒优化求解的保守度,利用考虑保守度可调的鲁棒优化盒式集合描述风电出力。在此基础上,以降低弃风和提高系统总体的经济性为目标,建立了基于氢储能的含大规模风电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模型。算例表明,文章所建立的优化调度模型兼顾求解的鲁棒性和经济性,并且可以显著减少弃风、降低系统的总成本。  相似文献   

18.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破坏可以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严重冲击,准确、快速地暂稳评估方法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防御能力。极限学习机由于其速度快、泛化性能好被应用到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中。为了提高极限学习机的评估性能,利用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优化方法和序列浮动后向特征选择算法对极限学习机暂态稳定评估性能进行提升。首先对输入特征通过主元分析降维并利用序列浮动后向算法进行特征选择,再将最优特征集输入差分进化极限学习机进行暂态稳定评估,最后在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中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与其他极限学习机模型相比,大大提升了其在暂态稳定分类评估中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地磁暴是太阳磁场剧烈变化在地球表面的作用结果,所产生的地电场会造成接地变压器直流偏磁,继而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造成不利影响。随着电网规模的增大和电压等级的增高,磁暴已经成为诱发电网灾害性故障风险的威胁之一。研究电力系统磁暴灾害风险能够为预防与控制其引发的电网事故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剖析磁暴引发的电力系统故障灾害电性历史事件,讨论了磁暴诱发电力系统风险机理与特点。分别从电网GIC引起的变压器故障和电力系统事故风险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电网磁暴灾害风险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电网磁暴灾害风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风险评估的难度;并指出了未来电网磁暴灾害风险的研究方向为风险评估、量化风险影响因素对风险的作用和风险防御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装备研制阶段,装备的研制费用是装备寿命周期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寿命周期费用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建立新的模型,使决策者能够更准确地确定装备研制阶段年度费用分配。描述了Vague集的含义和模糊熵,进而根据Vague集模糊熵能够对不精确和模糊信息进行有效表达的性质,提出了运用Vague集模糊熵对装备研制阶段费用按年度分配的新模型。在运用装备研制费用年度分配模型时,首先由专家投票来建立评判距阵,然后对评判距阵进行量化处理,根据量化处理结果来计算Vague集的模糊熵,最后通过Vague集的模糊熵来确定装备研制费用年度评估权值,从而确定各年度资金分配金额,弥补了Fuzzy集在不确定性方面的不足。算例表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