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火灾逃生管     
美国一家公司最近为高楼大厦展出一套火灾逃生设备,叫作“逃生管”。它是一条长30多米的管子,外层由可抵挡  相似文献   

2.
利用粉晶X射线衍射(XRD)和等离子体直读光谱(ICP-AES)分析技术, 对黄土高原洛川和西峰剖面黄土层位蜗牛壳体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现代蜗牛壳矿物成分为文石, 而在一定层位中部分蜗牛壳体文石转变为方解石. 洛川剖面和西峰剖面的蜗牛壳体文石向方解石转变的地层界线出现在L5和L6间. 地表条件下, 温度只在很长时间尺度内对蜗牛壳文石相变起作用, 压力不是造成蜗牛壳文石相变的因素, 形成时间可能是相变的首要因素; 在此基础上, 相变的程度可能还受蜗牛壳中微量元素所控制, 微量元素含量较高使蜗牛壳文石的稳定性提高, 阻碍其向方解石转变, 而微量元素较低的蜗牛壳相变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近日通过超高倍显微镜发现,一种锥形蜗牛竟然能运用"气枪",通过长而空的鼻腔发射充满毒物的"牙齿"来捕鱼。毒牙中的毒液能在50毫秒之内让鱼儿瘫痪,于是原本动作慢吞吞的蜗牛就能悠哉乐哉地尽情享用一顿大餐了。解剖发现,蜗牛运用自己长鼻中的肌肉来推动带刺的  相似文献   

4.
洛伦氏壶腹     
1678年,意大利解剖学家洛伦兹尼发现鲨鱼头部前端有斑点般的体孔,体孔集中在鲨鱼嘴巴四周,若将邻近的表皮翻开,每个体孔都是一条透明管子的开口,管子里面充满品状胶质,这让鲨鱼看起来像“早上刮过胡子、下午五点又长出胡楂”。  相似文献   

5.
正很多人认为蜗牛不漂亮。但在广大的动物世界,仍然存在许多美丽的蜗牛,只是人们对其知之甚少。尤其是古巴彩色蜗牛,被相当一部分人称为世间最漂亮的蜗牛。古巴彩色蜗牛,又称古巴糖果蜗牛,它们色彩斑斓,有着美丽无比的蜗牛壳,壳上各种花纹相互搭配,壳上展现的奇特变化和色彩组合令人惊艳。它们大部分时间栖息在树上,只在生小蜗牛的时候才会下地,小蜗牛长大些又会爬回树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人正常肺细胞与肺癌细胞Cadherin/Catenins/Actin蛋白质表达水平和定位的特点。结果显示正常肺细胞的N-Cadherin和Catenins(α,β)有高表达,分布在细胞膜的AJ连接及其膜内面粘着斑与胞质内组装完好的Actin微丝应力纤维末端相连,表明膜AJ连接N-Cadherin/Catenins/Actin分子复合体存在。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脚下的地壳中,有许许多多条我们并不知晓的地下暗河在静静地流淌着。这些暗河中生活着一些与地面生物外形和习性都不太相同的奇异生物。最近.德国科学家就在克罗地亚的一条地下暗河中发现了完全透明的蜗牛。  相似文献   

8.
可爱的蜗牛     
这里所说的蜗牛,除了大蜗牛科的所有种类动物,还包括腹足纲其他一些科的动物,比如海螺、海贝、田螺等长着外壳的无脊椎软体动物。在英语中,一般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但在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全世界大约有40000种陆生蜗牛,虽然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9.
一种描述臭氧在人体脑内迁移过程的数学模型已经由Northwestern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师Jamoes B.Grotberg研制成功。这对研究臭氧诱导肺部紊乱是非常有用的。在这一模型中,呈管状网络的肺部组织分成了许许多多愈来愈小的通气孔,在这些孔的内壁衬有一层液膜,在通气孔开头部分的液膜中有臭氧存在。但是在第17部分的液膜上呈现有许多小坑,液膜由于太薄而起不到保护肺组织的作用,大量的臭氧  相似文献   

10.
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在年际尺度上是通过季节变化或季节长度的调整来实现的,如何揭示冰期-间冰期期间季节长度的变化,是深入探索气候变化过程和机制的新课题.蜗牛生长季节的壳体同位素具有记录季节性气候特征的潜力.通过对黄土高原不同气候区18个地点现生蜗牛组合中喜冷干种Pupillaaeoli(杂色虹蛹螺)和喜暖湿种Punctumorphana(显口多点螺)蜗牛壳体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分析,揭示出P.aeoli蜗牛壳体δ13C值相对于P.orphana壳体偏负1.3±1.0‰,δ18O值偏正3.3±1.1‰;而且从黄土高原东部山西娘子关到西部青海官亭,随着生长季节长度(日均温≥10℃)由202±6d缩短为162±7d,冷、暖2种蜗牛壳体的δ13C差值和δ18O差值都逐渐减小,其中δ13C差值从东部的2.8‰减小到西部的0.2±1.1‰,δ18O差值从4.7‰减小到2.9±1.3‰.且2种蜗牛壳体δ13C差值每相差1‰,蜗牛生长季节相差约15d左右;δ18O差值每相差1‰,蜗牛生长季节相差约19d左右.进一步对西峰剖面75ka以来蜗牛壳体同位素分析显示,全新世中期(8~3ka),蜗牛壳体δ13C和δ18O的差值最大,分别为2.6±0.7‰和2.1±1.4‰;间冰段MIS3次之,为2.5±0.4‰和1.6±0.8‰;末次盛冰期最小,为0.2‰和0.4‰.推测全新世中期蜗牛生长季节长度约为200±10d,间冰段MIS3为190±6d左右,冰期时蜗牛生长季节长度约160±3d左右.  相似文献   

11.
蜗牛在人们眼里总是慢的象征,形容速度、进展慢,人们常爱说“真是慢得像只蜗牛”。其实,根据科学家的最新发现,某些蜗牛并不是在所有方面都那么慢、那么落后。在进化方面,这些蜗牛前进的速度快得惊人,从这个角度上,完全可以说它们是飞速前进的蜗牛。一种进攻型海洋蜗牛就是飞速进化的动物。令科学家无比震惊的是它拥有世界上进化最快的基因。 锥形蜗牛的生存策略 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种锥形蜗牛拥有足以毒死人的剧毒毒素。美国哈佛大学生物学教授托马斯说,观看有毒锥形蜗牛“钓鱼”的过程真是非常精彩:它躲在大石头下面,伸出它那长长软软的像蠕虫一样的吻在水中飘来荡去,饥饿的鱼会以为这是食物而被诱惑到这种蜗牛藏身之处,说时迟那时快,蜗牛会猛地向鱼刺出它那像鱼叉一样的“武器”──有刺的利齿,然后迅速射出毒素,鱼立即就会被毒得不能动弹而瘫倒,于是它便成了蜗牛的美餐。 虽然锥形蜗牛通常并不袭击人,但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研究人员仍然记录有30多起人被锥形蜗牛刺伤甚至毒死的案例。大多数锥形蜗牛是没有毒的,但也有一大种群的锥形蜗牛能分泌毒素。这种有毒蜗牛也被称作“一支烟蜗牛”,是指一旦人被它刺了以后,只需一支烟的功夫就会被毒死。 几十年来,托马斯在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2.
《科学之友》2014,(5):67
<正>这些品种的蜗牛是世界上最小的,同时也是最美丽的。不过不幸的是,有些品种刚被生物学家发现,就面临着灭绝的危险。生物学家们在马来西亚和泰国发现了31种蜗牛。在这31种蜗牛中,有10种是最新发现的,这些蜗牛体型非常袖珍,宽仅1~2 mm。虽然体型很小,但这些蜗牛却进化出了美丽的颜色和螺旋结构,就像美丽的宝石一般。泰国莱顿自然生物多样性中心研究员托尔·森刘目前正在荷兰的一所大学读博士,是他和他的同事们发现的这些蜗牛。这些蜗牛的壳有霓虹橙、淡  相似文献   

13.
陆生蜗牛化石氧同位素组成能够记录古降水和古温度信息,但古环境因子影响蜗牛壳体氧同位素组成的机理仍不明确,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侧重于对现代蜗牛壳体的环境效应进行探讨,而野外采样研究很难分离出单独环境因素的贡献,研究基于控制变量法的原理设计了两套实验方案,以Achatina fulica蜗牛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室培养,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温湿度下,不同来源的环境水所饲养的结果均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得到分馏值与环境水δ18O值的相关性方程分别为:y=-0.4571x+1.4749,R2=0.9794(生菜叶组),y=-0.2179x+4.1566,R2=0.6821(玉米粉组);(2)在环境水来源单一、温度区间较小的情况下,温度与壳体氧同位素关系的经验方程为103lnα(Aragonite-H.2439×106T-2+48.033(R2=0.5666),这与无机碳酸盐分2O)=-1馏的相关实验结果趋势相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恒定的条件下,环境水是影响蜗牛壳体氧同位素组成的主导因素;在温度区间较小的条件下,温度对壳体氧同位素分馏的影响并不明显;研究结果还说明外加碳酸盐对壳体文石氧同位素组成几乎没有影响,但食物中所含的水分对蜗牛壳体δ18O值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在日本冲绳县发现了一种蜗牛。这种蜗牛能够像蜥蜴一样切断尾巴躲过捕食者的追捕。尽管人们已经知道螃蟹、蚯蚓等生物也能够切断躯体部位来逃生,但这是首次确认蜗牛也有类似行为。负责这项研究的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员细松前说:"在没有蛇类生存的地区,我们没有发现当地的蜗牛具有这种防御行为。人们认为,这是适应行为的特殊例证——由防御蛇类的需求进化而来。"这种蜗牛被称为"萨摩蜗牛",生活在中八相山的石恒岛和西表岛地区。细松前还研  相似文献   

15.
可爱的蜗牛     
这里所说的蜗牛,除了大蜗牛科的所有种类动物,还包括腹足纲其他一些科的动物,比如海螺、海贝、田螺等长着外壳的无脊椎软体动物.在英语中,一般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但在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全世界大约有40 000种陆生蜗牛,虽然种类繁多,但形状都相似.陆生蜗牛生活在树林、草丛、田野和花园里,在这些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动物身上,实际上充满了许多有趣的谜题.  相似文献   

16.
科学之窗     
可以培育真菌的蜗牛 你听说过可以自己种植食物的蜗牛吗?一种生活在北美东海岸盐碱沼泽地里的被称为“滨螺”的蜗牛就具有这种神奇的本领。这种蜗牛体长2.5厘米左右,通常与海岸上一种苦涩的野草——大米草共生。之前,人们以为大米草是滨螺的食物,然而美  相似文献   

17.
科学幽默     
速度一只蜗牛正在路上行进,结果后面来了一只乌龟从它身上压了过去。后来,蜗牛被送医院急救,警察向它了解当时的情况。蜗牛回答:"我不记得了,一切都太快了。"  相似文献   

18.
科技生活     
《科学24小时》2011,(3):49-49
速度 一只蜗牛正在路上行进,结果后面来了一只乌龟从它身上压了过去。后来,蜗牛被送医院急救,警察向它了解当时的情况。蜗牛回答:“我不记得了,一切都太快了。”  相似文献   

19.
蜗牛农场     
蜗牛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一只蜗牛,或许你去年夏天还见过我. 我知道,你时常会在我"赶路"的时候看着我慢慢爬行.或许是因为我的嘴巴太小,有时你还会好奇我吃东西的嘴巴在哪儿.其实,只要你再凑近一点,就会看见在我的触角中间下面一点的地方有一个小洞,它就是我的嘴巴,大小就跟针尖差不多.你能想象我有多少颗牙齿吗?我的嘴里有一条矩...  相似文献   

20.
裴云鹏  吴乃琴  李丰江 《科学通报》2004,49(13):1294-1298
黄土高原晚第三纪红黏土地层的成因和沉积环境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是存有争议的科学问题, 由于它涉及到红黏土地层能否提取正确的古环境信息等最基础的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关注. 通过对甘肃西峰赵家川晚第三纪红黏土蜗牛化石组合的组成以及保存方式的系统分析, 认为红黏土中的陆生蜗牛化石为原生的生物群落, 反映了原始的沉积环境; 红黏土中大多数属种为第四纪黄土地层的常见类型, 表明红黏土与黄土的形成环境背景是相同的, 蜗牛化石的组成提供了该区红黏土陆相风尘沉积成因的生物证据. 西峰红黏土蜗牛化石组合记录了6.2~2.4 MaBP 时期4次大的环境变化, 6.2~5.4 MaBP为干冷的气候环境, 自5.4 MaBP之后, 气候从暖湿逐步变得冷干, 呈明显的阶段性的变化. 陆生蜗牛化石记录的气候环境演变历史与北极冰盖的起源、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在大的时段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表明陆生蜗牛是指示晚第三纪环境变化敏感的环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