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琴 《科技知识动漫》2009,(13):101-102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朗读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技能的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和朗读习惯的养成,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表征着其语文能力。如何通过加强朗读训练,切实有效地优化阅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实践上着力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广大语文教师要格外重视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2.
显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本文论述如何通过加强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阅读指导,切实有效地优化阅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无论从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特性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方面看,还是从阅读教学论和阅读认知心理方面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是“朗读”。“朗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王金强 《科技资讯》2014,(28):150-150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关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熏陶情感,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是对其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给朗读以时间上的保证,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热点”,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下,朗读已经成为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课堂上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且有利于挖掘课文深层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以及在朗读中语气、声调、表情的合理运用。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有些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以至影响了学生的朗读质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技校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现状,从阐述朗读对提高技校生的语文综合水平和普通话运用能力的作用入手,提出四种朗读训练方法,就如何加强技校语文朗读教学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朗读教学是高质有效的语文教学的综合体现,有人把“朗读”定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底线。可见,朗读是否高效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最大因素之一。而在日常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朗读训练目标模糊、训练内容繁多、训练过程无序、训练形式单一等一系列问题。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尽最大可能地在课堂上呈现出高效朗读呢?我认为可以弹奏以下三部曲: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通过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小学语文课堂的朗读教学应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都懂得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尤其是朗读,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朗读,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提高理解和感受思想感情的能力;通过朗读,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词句,篇章的记忆力,增强记忆读物的能力;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邻略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通过朗读,可以丰富学生口语表达的水平。可见,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朗读作为一种艺术的有声语言,我们究竟该怎么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我们经常看到课堂上老师一声令下,孩子们便摇头晃脑地大声读,难道他们读书真能读到灵魂里吗?我想,如果缺少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的话,即便是慷慨激昂,又能读出什么真情,悟出什么意义呢?还有的教师为了图懒省事,干脆就一遍一遍地放录音,可学生们机械地一遍一遍地读,结果遇到别的文本时却不能灵活理解地朗读。看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训练,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10.
杜继永 《科技信息》2009,(11):199-199,135
朗读,随着语文课堂标准的全面实施,对于朗读的要求在理念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以读为本”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同时,晓解”读”的要义,寻找朗读指导的全新对策.也就成了现代阅读教学急待探究的焦点。我相信经过我们每位重视语文教学的老师潜心努力.充满”情感”的课堂朗读定能在学生、老师、和作者这三者之间的心灵架起一座缤纷的虹。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对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有实实在在的作用。  一、朗读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张志公先生认为 ,诵读是我国传统教育中阅读教学的精华 ,其作用是 :“第一 ,能够上口 ;第二 ,能够记住 ;第三 ,通过熟读达到更好地理解”。古人亦云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有一个过程的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不可能使学生一学到位 ,且课堂学生往往学习较被动。而朗读不仅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而且通过反复朗读 ,刺激大脑细胞的活跃 ,自然使认读感知能力 ,理解分析力大大增强 ,从而达到对课文内容的融汇贯通。…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读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然而目前多数学生朗读水平较低,很难讲课文中的意境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势在必行,要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来抓。彻底改变学生只注重语文成绩,而忽视朗读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结合对一篇文章的分析,说明如何把握文章思路,加强阅读基本功训练,从而有效地发挥阅读作用,切实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全面提升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和阅读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潘惠清 《广东科技》2011,20(16):40-41
"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阅读教学中以朗读训练为主线已成为一线教师的共识。如何把朗读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笔者在此方面做了一些有效的研究探讨:初步朗读,疏通字词,感受内容;情景悟读,体会文意,陶冶情感;汇报朗读,评读促情,移情体验;链接生活、升华情感、知文明理。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朗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高低是从听、说、读、写四大方面去衡量的,四项能力的培养缺一不可,不能偏废。因此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更应该重视语文朗读教学,加强朗读训练和指导,设计好课堂的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16.
陶晶晶 《科技信息》2010,(20):I0256-I0256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缺失的认识,强调了阅读教学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水平上的不可忽视和不可取代的作用,并浅谈了几点对于加强学生阅读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必须牢牢抓住“读”这个根本。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可见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朗读可以使学生感受意境,领会中心,理清思路,促进听、说、写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8.
陈宏 《科技信息》2014,(1):221+241
目前,语文教学活动中,朗读训练依然是个薄弱环节。很多时候,朗读训练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朗读指导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误区。本文就如何优化朗读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目的是通过语文朗读的正确指导,让学生将文本读出童趣,读出真情,读出心声。  相似文献   

19.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有助于理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获得。朗读是指一种语言活动,主要通过语音形象具体表达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它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陶冶情操和发展语言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现阶段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教师指导不足、目的不明确、教师抽查形式化等问题。该研究者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围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初步探析,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朗读训练也己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但目前小学生朗读能力不强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原因还是教师指导不得法。有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只是反复强调带着感情去读,而缺乏具体的指导。如什么地方停顿,用怎样的语调,保持怎样的速度等等,使朗读指导流于形式,没有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语言文字训练、陶冶学生情感的作用,致使学生的实际朗读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