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沿     
"勇气号"发现迄今为止火星有水最有力证据 美国火星车科学小组成员近日表示,"勇气号"火星车分析的一小块火星土壤中富含硅石,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最有力证据.只有在有水的环境中,土壤中的硅石含量才可能如此之高.  相似文献   

2.
<正> 解决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科研人员探讨了一些新的途径来防除杂草。目前某些研究虽然还处于初始阶段,但已显示出在无害除草中的潜在优势。利用土壤微生物除草剂是目前的热门课题。人们发现,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具有产生除草剂类化合物的作用。研究人员从几十种土壤样品中分离出几百种微生物,其中10—20%的微生物能强烈阻止杂草幼苗的生长。研究中发现,一种特殊的分离菌的提取物施  相似文献   

3.
诸多因素可能影响土壤中重金属Pb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人们要积极探索其影响规律,寻找综合有效的治理土壤中Pb污染的手段。本文主要分析了土壤的p H值、有机物含量、黏粒物质、土壤粒径、氧化还原电位(Eh值)、磷酸盐含量和Pb元素性质等因素,总结了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结果发现,各个因素互相影响。这一机理目前是研究的薄弱环节,值得人们今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巨须螨在植物保护、土壤腐殖 质形成和浅表土壤的生态平衡中具有较重要的作用。本文描述了巨须螨的开态特征并记录了我国至今所发现的28种巨须螨及其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砖红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南岛发育典型的砖红壤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剖面微量元素的组成特征和分异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不同剖面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土壤母质是决定砖红壤微量元素含量和分异的主要原因;而人类活动对砖红壤剖面中的部分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分异具有一定影响,导致少量Cr、As、Pb等有害外源微量元素进入土壤并趋于在土壤的浅层富集.  相似文献   

6.
梧州六堡茶园土壤重金属特征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茶园土壤进行安全性评价,收集梧州六堡茶园区土壤,测定园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并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土壤中不同的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重金属Cr,Cu,Zn,As,Cd和Hg的平均含量均低于广西土壤背景值,但Pb元素高于广西背景值1.46倍.进一步对比发现,26个六堡茶园土壤的重金属平均含量均低于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853—2004)和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NY/T 5199—2002)的基本要求,无一超标.对照NY/T 853—2004标准,供试土壤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中,有25个茶园土壤指数值在安全等级,仅1个茶园土壤为警戒级别;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26个茶园风险等级全部为低级水平,属轻微生态污染.总体结果表明,梧州市六堡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未受到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富拉尔基混合工业区表层土壤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污染特征,在混合工业区收集了12个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PBDEs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城区土壤中∑11PBDEs的总浓度范围为963~10 700 ng·kg-1,平均浓度为4 510 ng·kg-1,其中BDE-209为土壤中PBDEs的最主要组分,浓度范围为893~10 600 ng·kg-1,占总浓度的93%以上。PBDEs总含量在不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上呈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城市公园及郊区的分布规律。采用主成分分析对表层土壤中PBDEs的来源进行了研究,发现混合工业区表层土壤中PBDEs主要来自于商用十溴联苯醚和商用五溴联苯醚。土壤-大气交换逸度分析ff0.5,表明PBDEs以大气沉降为主。  相似文献   

8.
土壤的肥力状况是有效培育土壤的一项重要指标,研究其成因可以为农业生产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依据.针对武夷山地区2种不同的土壤类型,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理化分析方法,对草甸土和黄红壤土壤肥力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发现,草甸土铵态氮和速效钾的质量分数明显高于黄红壤.这主要是由于受当地气候、地形、生物以及人类的生产活动所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庆盐碱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查氏培养基4种培养基对大庆富强地区盐碱土壤中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从4种培养基中分离出8种相对优势菌.经形态学及生理生化鉴定,发现8种菌分属于细菌、放线菌、真菌,而且盐碱土壤微生物组成与植物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0.
环球瞭望     
<正>法国发展研究所科学家新近研究发现两种具有降解土壤中污染物作用的固氮根瘤菌,这一发现发表在近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九七七年以来,我们在豫东“砂土综合利用与改良”的试验研究中,发现砂区土壤速效钾含量较低,缺钾有潜在的可能性。为在砂区推广使用钾肥提供依据,进行了一些探讨性试验,初步证明小麦施用钾肥有较明显的效果,现整理于下,仅供参考。砂土速效钾含量及其与代换量的关系土壤速效钾含量是土壤供钾水平的指标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影响钾肥肥效的首要因素。为此,我们测定分析了豫东砂土的速效钾含量,结果如表一。  相似文献   

12.
周波  许志丹 《松辽学刊》2005,26(4):30-31
综合星星草的解剖结构、生理特性及种植星星草土壤养分变化情况等方面的研究,发现星星草既能经人工种植在盐碱地上生长发育,又具有较好的饲用价值,而且对盐碱土壤具有一定的改良效果.因而,星星草被选为生物治理改良盐碱草地的首选草种,在治理盐碱化草地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重庆市3个不同类型污染土壤剖面以及表土样品进行磁化率研究,发现研究区土壤样品磁化率值差异很大,剖面样品以及垃圾场表土样品除铁山坪剖面样品外,χfd10%,说明样品中SP颗粒很少,磁性颗粒以粗颗粒为主,样品中χlf的变化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物质的积累;剖面样品的χlf与χfd呈现负相关关系,同样表明样品中χlf的变化主要来源于人为的污染物质.  相似文献   

14.
姜才文  赵成 《甘肃科学学报》2003,15(Z1):222-226
昌马灌区处于西北内陆典型的干旱区,由于自然环境差,蒸发作用强烈,平原区土壤含盐量较高.拟建的"疏勒河农业灌溉工程"实施区80.9%的开垦土地为盐渍土,盐渍土改良方式以及现状水盐平衡的变化对环境特别是下游溶泄区的影响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在分析土壤盐份动态影响因素基础上,根据昌马灌区水土盐动态观测资料,将土壤盐分动态分为6种类型.同时发现难溶盐CaCO 3的稳定带不在中游,而在下游安西-敦煌盆地和花海盆地,从而为土壤可溶盐含量计算和排盐设计找到了理论依据.通过对比典型原位淋滤试验,获得了洗盐效果与淋洗方式的关系,建立了试验中原盐剩余率与累计入田间淋洗水量的相关关系,为工程设计和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作为土壤动物的葬甲科昆虫主要以腐败动物为食,因此,采集葬甲科昆虫的方法主要以腐败动物作诱饵谤捕,辅助以诱虫灯诱集及野外自由采集.笔者在近30年的土壤昆虫采集研究中发现,糖酒醋水混合液是对部分葬甲种类具有较好引诱作用的引诱剂,在辽宁以糖酒醋水混合液诱到的主要葬甲种类是11种,并对于所诱捕葬甲的形态特征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闽南典型的花岗岩风化壳地区土壤粒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发现土壤粒径分布特征表现为垂直方向上由地表向地下逐渐变粗、水平方向上由低缓坡脚向陡峻山顶逐渐变粗等特点,而这种分布特征与海拔、坡度、地表覆盖以及人为开发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最后对合理开发利用研究区域土地,促进土壤结构优化,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选择合理的种植模式,结合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法,增施有机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重金属积累、有效性及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组成可以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也可以通过与土壤重金属形成络合物来影响土壤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过程、生物有效性及其环境效应.本文在阐述土壤有机质组分的划分和重金属的形态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壤有机质与土壤重金属积累及其有效性的关系,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及其组分对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以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8.
对海南岛东部地区发育典型的6个砖红壤剖面的微量元素的组成特征及其纵向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土壤母质是决定砖红壤微量元素含量的主要原因,区内花岗岩砖红壤中Cu、Sr、Zn、Pb含量明显高于砂页岩砖红壤,而砂页岩砖红壤中的As含量相对较高.砂页岩砖红壤剖面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的纵向变化规律具有相似性,并显示出B层>C层>A层的特征,而花岗岩砖红壤微量元素在各层中的纵向分异规律不甚明显.区内的人类活动对海南岛东部砖红壤剖面中的部分微量元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农药及老鼠药的大量使用,可致使大量的As元素进入土壤表层富集,并造成土壤中As含量超标,成为区内环境的重要隐患.  相似文献   

19.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土壤动物十分丰富,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及对土壤物质能量的迁移转化均起重要作用。进行农田土壤动物的研究,目的在于了解耕作土壤动物群落组成、数量变化与土壤类型、土壤环境、耕作制度和栽培措施的相关性,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加速土壤熟化过程,建立良好的农田生态系统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扎龙湿地融冻时期土壤的取样分析,研究了融冻时期0~60 cm土壤含水量变化,对比分析不同土壤类型下土壤含水量变化.结果表明,冻土层面上土壤含水量变化复杂,土壤含水量变化与冻土分布深度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