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晶 《科技咨询导报》2010,(35):122-123
轴类零件是比较常用极其重要的零件之一,好的加工工艺是决定轴类零件表面精度、粗糙度,能缩短生产时间从而降低成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本论文从加工路线,刀具选择,切削量等的选用等概要说明了轴类工件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纳建虹  祁海龙 《甘肃科技》2014,30(16):41-43
通过对高精度中空轴类零件的尺寸研究,结合实际非恒温加工条件,制作20℃±2℃标准样件,提出了非恒温条件下加工中空轴类零件IT6级尺寸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衬套类零件的加工难度日趋增大。尺寸精度不断提升的同时,衬套类零件薄壁易变形、呈现球型结构、具有密封特性等特点体现的尤为突出。与此同时,对制造技术的要求,日趋严格。设备的精度、刀具的选择、走刀轨迹的优化、切断变形的控制等诸多因素均影响着零件的加工精度。只有上述各项问题逐一解决,零件的加工精度才能得以保证。本文从多方面因素入手,成功突破薄壁衬套的加工难题,较常规衬套类型零件的加工上均有着飞跃式的创新,为此类新型零件的加工上奠定了基础,开拓了薄壁、球体类型衬套加工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轴类零件属于机器零件最为典型的零件之一.轴类零件在机械运转过程中主要作为支撑齿轮、凸轮以及机械连杆等的传动部件,按照轴类零件结构可以将轴类零件划分为:阶梯轴、空心轴以及锥度心轴等,我们根据轴长径的长度又可以将轴划分为短轴和长轴,其中长径小于5的被称为短轴,长径大于20的被称为细长轴,一般情况下我们见到的轴都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轴通过轴承来实现对轴的支撑,其中和轴承配合的轴断我们称之为轴颈.轴以轴颈作为其装配的基准,因此对于它们的精度和质量要求非常高.我们依据零件的结构种类以及零件的所具有的功能,然后根据定位夹紧的理论知识来完成夹具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为了克服细长轴类零件车削加工变形对其加工精度的影响,尽可能提高切削效率,研究了根据加工精度要求和车削力大小,确定切削速度、进给率和切削深度的优化组合选取范围.使得工件变形大小不超过允许的极限值,从而满足加工精度要求以及为了尽可能提高加工效率,选择较大的切削用量等2种方案.此时,可根据工件刀触点处变形量的大小预修正原始数控编程刀位,进行误差补偿.车削实例表明,运用误差补偿技术能够实现柔性轴类零件的高效精密车削加工.  相似文献   

6.
在航空航天行业中,惯性器件的结构件中不乏小套筒类零件.这类小套筒零件是系统中的关重件,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结构较复杂等特点,它们的加工精度决定了惯性器件的安装精度.目前,常用三座标检测这类零件;该检测方法,不适用于操作者在线检测,特别是对于具有内腔轴结构的小套筒类零件,操作者在线检测困难.本文通过典型小套筒类零件内腔轴直径的检测,论述了一种小套筒零件内腔轴直径检测量具的设计方法,并采用该设计量具对典型零件进行了检测,用三座标验证了其检测值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具体介绍了某型位移传感器的关键件——轴组合件的相关零件工艺过程设计。在零件的工艺设计中,充分考虑零件的配合特性和组件的技术要求,则组件的装配难度降低,精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德宝 《科技信息》2009,(11):323-323,333
轴类零件是各种机械产品中用得最多、也最为关键的零件之一,在煤矿机械设备中也不例外。本文在解释了轴类零件概念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轴类零件在修理过程中的拆卸、修理和安装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结合轴类零件的加工过程,分析了零件加工过程中“假废品”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判定假废品的方法,对降低制造成本,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轴类零件加工特征的描述,建立加工过程中各工序的功能模块,以产品模型、工艺过程模型及生产工具模型为基础,最终实现对整个工艺系统和生产过程的运行监控.工艺过程中可根据零件的不同精度要求进行多种加工方法的选择.可以满足最佳的设备运行状态及工、夹、量具的高效选择.  相似文献   

11.
利用ANSYS分析软件对开切双卸压槽井壁与表土共同作用的受力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可知,开切单卸压槽后内层井壁竖向应力衰减率为38.6%左右,开切双卸压槽后内层井壁竖向应力衰减率为59.5%左右。由此可见,开切双卸压槽极大地改善了内层井壁的受力状况。内层井壁开切双卸压槽后,当地表再次下沉且下沉量小于卸压槽的允许压缩量时,井筒内、外壁和地层变形协调,内层井壁上的竖向应力以及外壁上的竖向摩擦力均没有急剧变化。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超声振动切惧的振动规律,提出了采用高铲的压电换有器以及直接驱动 的新式振动切削系统进行精密切削的新方法,并分析了该系统级联晶片的振动特性和电路匹配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地提高机械提高机械精密加工表面质量和精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细长轴车削加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受横向切削力产生弯矩,工件易变形等特点,加工时采取措施,设计倒锥工艺夹头,严格控制加工件的变形,从而保证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4.
机械加工时所产生的切削热,使得工件发生热变形,从而影响工件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热变形的大小与加工方式、零件形状、材料以及应力等多种因素有关。文章主要通过对简单形体(半径为r0、长度为L的实心长轴)非均匀温度场、表面残余应力以及由此产生的热变形进行研究,了解非均匀温度场的热变形规律,并通过举例计算和实验分析,应用于磨削加工中,有利于提高磨削加工的效率和加工精度,这对于精密加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切削力及振动加速度作为特征信号,研究了车削细长轴时,切削过程由平稳切削状态逐渐进入失稳状态的过渡过程中,特征信号的变化,提出应用颤振特征频带方差或均方值可以有效地对颤振预兆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一次成井中天井断面小、深度低的问题,提出9孔桶形掏槽一次成井技术。通过对掏槽爆破机理研究,选取了4空孔掏槽方式,装药孔与空孔直径分别为0.11、0.25m,掏槽孔与空孔间距0.46m等爆破成井主要参数。采用非线性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对9孔桶形掏槽一次成井的关键—掏槽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实现了9孔桶形掏槽槽腔成形过程的可视化。模拟结果表明,成井参数选取合理,主掏槽孔能与空孔有效贯透形成“莲花形”槽腔,副掏槽孔能以“莲花形”槽腔为自由面进一步扩大槽腔。最后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基础上,以某露天矿为工程实例,对所取参数进行现场实验,一次爆破形成了23.4m天井,天井断面4m×4m,证明数值模拟结果准确,该技术在深孔一次成井中可行。  相似文献   

17.
车削加工参数的随机性会影响直径误差,因此,本文提出一种细长轴直径误差可靠性灵敏度分析方法.通过剪切区模型和几何分析法建立直径误差模型,采用Kriging方法重构细长轴车削加工误差与切削参数的函数关系,然后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可靠性灵敏度分析,据此评价各参数对直径误差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切削速度、刀具前角和直径增加,系统可靠性增高;切削深度、切削宽度、刀架与刀具间距离和轴的长径比增加,系统可靠性降低.研究结果能为降低车削加工细长轴直径误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26型单功能轴为偏心凸轮轴,精度高,加工难度大。阐述了采用冷温挤压代替切削加工的优点,对偏心轴零件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合理的工艺路线并据此设计出了成形模具。经实际生产证明,所做的工艺理论分析正确可行,模具设计合理,使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9.
讨论振动钻削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此系统采用8098单片机和上位微机通讯方式,通过对振动钻削过程中动态切削力信号的采集和分析,实现对加工过程的在线监测,提出合理的报警条件.通过钻削实验,优化切削参数和振动参数,改善钻头的工作状况,得到最佳的切削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恒力切削过程自适应控制,设计了包括切削过程的闭环控制系统.对于具有高度非线性、随机干扰严重的复杂动态过程,采用在线调整参数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并应用虚拟加工过程建立模型和预报切削力.通过对切削力的检测获取切削过程的特征信息,用切削力比确定进给速度调整率,以切削力偏差和偏差变化率作为评价指标,实现恒力切削过程的自适应控制.仿真和切削试验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切削力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在提高金属切除率时有效地降低了刀具破损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