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建国 《科学通报》1995,40(22):2107-2107
微型机械的研究以其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正在世界各国迅速展开.目前国内外有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单元技术如微型驱动器的研制、微机械加工工艺研究等.随着这些单元技术的发展,有关微机械系统组成的研究就摆在了人们的面前,而最终要研制和开发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微机械系统,首先就必须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微型机器人是可编程通用微型机械或微动机械,作为一个完整的微机械系统,它基本上包含了现今有关微机械研究的各个领域,因此,通过分析微型机器人的特点,我们可以弄清微型  相似文献   

2.
随着微型电脑技术的发展,西方童话中描述的可听人差遣的小精灵将成为现实.当前,世界上微型机器人技术在工业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从体积微小这一特征来说,微型机器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由此,科学家们目前更着眼于研究如何将社会服务性机器人和微型机械巧妙结合,开发出应用于日常生活服务的产品.  相似文献   

3.
医用微型机器人无损伤体内驱动方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周银生  贺惠农  顾大强  安琦  全永昕 《科学通报》1999,44(20):2210-2213
提出了一种医用微型机器人的无损伤体内驱动方法。它的原理是:巧妙地利用人体内腔中的粘液作介质,利用运动过程中驱动器产生的动压效应使微型机器人悬浮在内腔中,同时利用粘液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摩擦牵引力,带动微型机器人前进。由于微型机器人在体内运行过程中,能与内腔壁之间形成动压粘液润滑膜,此膜能避免微型机器人与内腔壁之间发生直接接触,因此微型机器人在体内运动时不会给内腔有机组织造成损伤,从而可减轻或消除微型  相似文献   

4.
明月 《科学之友》2004,(4):27-27
一个硅片微型机器人不久前在美国洛杉矶一家试验室里实现了爬行突破,其所依靠的动力是活体心脏肌肉组织的脉搏动力。这个机器人体积非常小,宽度只有人类一根头发丝的一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利用肌肉组织驱动机器人前行。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对此次研究提供资金支持。该局希望未来有一天,这些靠肌肉力量驱动的微型机器人能在太空中帮助人类维护太空船,弥补太空船体上由于微小陨石撞击而产生的小漏洞。不管这种微型机器人最终将被应用在什么领域,负责此次研究的工程师卡洛斯·蒙特马哥诺(CarlosMontemagno)和他的研究小组成员对于它能实…  相似文献   

5.
日本千叶大学的刘浩教授最近开发出一种蜂鸟机器人,这种微型机器人全长约10厘米,有4枚塑料膜薄翼,通过遥控器可以拍打翅膀上下翻飞,左右盘旋。  相似文献   

6.
面向21世纪:特种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种机器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机器人作为生产自动化的典型代表 ,在制造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进入 80年代 ,机器人技术在信息技术、控制技术迅速发展的支持下 ,其应用范围已远远超出制造业 ,还被广泛地应用于非制造领域 ,在非制造领域应用机器人已成为当今国际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国际上非制造领域的机器人技术 ,也称为特种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非常活跃。2 1世纪不仅制造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而且据专家预测 ,2 1世纪的前 2 0年 ,也将是非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快速发展时期。机器人以及其他智能机器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7.
双木 《自然杂志》2006,28(3):185-185
如果你什么时候被缩小到纳米尺寸范围,同时被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你将会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游泳是件毫不费力的事了,并对此感到欣慰。一个由数学物理学家组成的研究组通过计算获悉,在寒冷的量子流体中游泳的微型机器人能够不耗损能量把自己向前推进。理论研究人员经过深思熟虑构想出一种机器人,这种机器人通过外形的变化,驱使自己在粘稠的液体里蠕动前进,该项研究对流体动力学中的微小质点的行为提供了解释,并对研造真正的游泳机器人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人才辈出 2003年4月3日到4月6日,日本横滨市举办了世界上最盛大的Robodex-2003”机器人博览会,博览会上共展出95种向消费者提供的机器人样品。“Robodex-2003”博览会上的展品大小各异,其中包括汽车般大小的大型机器人,以及可以放在掌心上的小型机器人(彩图1),精工爱普生公司推出的第二代Monsieur Ⅱ-P微型机器人,它能通过配备的蓝牙模块进行无线通信,机器人重仅12.5克)。  相似文献   

9.
科幻小说中的自主机器人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它们太笨重,价格昂贵,不适用于家庭(对那些机器人“发烧友”来说是例外),而且只能承担工业中最简单的重复性任务。然而,由于处理能力和无线通信变得更为廉价,难度最大的一些领域中的主要开发项目取得了进展。“机器人将更加常见。”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机器人专家Takeo Kanade说。  相似文献   

10.
《世界科学》2009,(12):F0003-F0003
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伴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推动医学技术的向前发展,高新技术在未来外科手术中的所占比重将越来越高。例如.受蠕虫启发而开发“的“摄像胶囊”可爬进肠道治病;  相似文献   

11.
<正>经过几次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在人类社会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工业生产中,机器人可以有效完成很多工人很难完成的任务;在科研活动中,机器人探测器帮助科学家了解地球最隐秘的角落;在日常生活中,服务型机器人让生活更加轻松。最近已经出现了可以同步接收人类大脑信号的机器人,机械义肢的普及指日可待。科学家们对机器人的研发从未停止,而机器人爱好者们也在进行着自己的努力。这个夏天,来自全国  相似文献   

12.
生物可以在各种非结构化自然环境中生存,其身体中所蕴含的物理智能至关重要,涉及材料、结构和形态等要素.通过融合仿生物理智能,有望降低软体机器人的控制成本,提高机器人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极端环境下的鲁棒性,以及使微型机器人更加智能化.本文阐述了自然界生物的材料、结构、形态学物理智能特征及其原理,介绍了软体机器人实现仿生物理智能的目的及相关的关键技术与方法,列举了软体机器人仿生物理智能的典型应用,最后展望了软体机器人仿生物理智能的未来发展及挑战.软体机器人仿生物理智能有望在高速动态作业、极端环境探索及微型机器人智能化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优势,相关研究将进一步促进生物、机器人、材料、化学和计算机学科之间的交叉.  相似文献   

13.
新奇的发明     
金属肌肉 如果要让自动机器人、微型飞行器以及假肢在不充电或不加油的情况下长时间工作,那么提高能效就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张丽 《科学之友》2008,(4):18-19
类人机器人技术发展至今,虽然还称不上惟妙惟肖,但科学家在追求形神兼备的同时,一直致力于让机器人更加智能化。这使得如今的机器人不仅在外形上与人类更加接近,也具备了越来越多的神奇功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机器人已经在一些重要的场馆和活动中充当警察的角色。在2005年的日本爱知世博会上,主办方不但展示了这样一些安保机器人,还利用它们参与这届世博会的安保工作。而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机器人也将在安全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微型机器人应用于临床医学的诊疗,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可靠性、真实性,而且由于微机电系统本身的微小尺寸、高度智能,极大地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在非结构环境的狭小空间作业,比如,胶囊内窥镜侵入性小、没有毒副作用、具有无创、微创等优点,并可以进行主动控制,或加载成像装置,是今后机器人内窥镜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机工程师最近研制的微型机器人,能借助自身动力从一个地方飞行到另一个地方,很像一只仅有10英寸大小的甲虫。科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毫微技术显身手的时代。毫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人们开发与研制出一批批高科技微型产品,这些微型产品不但在民用,而且在军事上都发挥着特殊而神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英国赫特福德大学近日开展了一项有关人造皮肤机器人的研究。科学家给机器人装上人造皮肤,并开发出一种新的传感器技术用以实现机器人身体部位的接触反馈。其目的在于使机器人能够对孩子在与其玩耍时的不同情形做出反应,帮助开发孩子们适当的社会交互能力,如:不要太好斗。  相似文献   

19.
四海 《科学之友》2004,(1):24-25
一群恐怖分子强行闯入一栋办公大楼,劫持了数名人质,他们封锁了各个入口,也遮住了窗户。外面的人完全看不到他们有多少人、携带什么样的武器,或是将人质关在哪里。但突然间,特警队闯了进去,将来不及拿武器的匪徒一网打尽。自信与果断的行动需要准确的信息,但这些突击队员是怎样办到的呢? 答案就是利用一组合作无间的小型机器人。它们由通风系统偷偷溜进大楼,在输送管里井然有序地到处移动。它们中有的配备监听对话的麦克风,有的配备小型摄影机,还有的配  相似文献   

20.
日本宇宙开发战略总部确定,2020年前将双足行走型机器人送上月球。月球机器人与大型太空机器人以及月球车不同,其任务是代替航天员完成各种复杂的工作。美国、日本和中国都在加紧推进月球机器人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