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际法领域,给予外交庇护的实践实际上源于有关馆舍的不可侵犯的性质。仅管,拉丁美洲国家间仍然把外交庇护作为国家实践,并且签署了相关条约;但这只是国际法的例外。外交庇护是对所在国属地优越权和主权的侵犯,是与国际法基本原则相违背的。理清外交庇护的性质对于我国在国际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外交庇护行为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大多数国家认为其违反国际法而不予承认。但是外交庇护不仅与国家主权相关,也涉及基本人权的保障,在捍卫国家主权的同时,应当高度关注人权的保护,以达到国家主权利益与人权利益的平衡,实现和谐目的。  相似文献   

3.
<正>4月11日,"维基揭秘"网站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结束了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长达七年的庇护生涯。英国警方在厄驻英使馆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以"保释期违反保释条例"的名义将其逮捕。作为曝光了美国大量军事和外交内幕的"自由新闻人",阿桑奇未来的命运将取决于美英等国的利益交换与考量。  相似文献   

4.
领事关系是外交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各国外交部一般都设有领事司,并在国外设立领事馆或在使馆中设领事部,专司领事业务。但是,领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不同于外交制度,领馆的职能和特权也有异于使馆。本文着重谈谈领事方面的这些特点。领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1963年制订的《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以下简称《领事公约》)序言中说,“领事关系自古以来就在各国人民之间建立”。据载,古希腊城邦就存在过一种制度,容许居住在希腊的外国人选择他们的代表,充当他们同地方当局进行交涉的中间人。这就是领事制度的萌芽。  相似文献   

5.
大来这篇文章原题为《我国外交二百五十天》,发表于《文艺春秋》1980年10月号。作者回顾了他任大平内阁外相八个多月的外交活动,认为日本外交“发生了质的变化”。今天,日本外交“由双边外交发展到多边外交”,“从经济外交发展成为经济加政治的外交”,“有时候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也不得不下决心在一定程度上牺牲日本经济的直接利益”。作者认为,今后日本的外交“应该”、也“不能回避”“发挥能动作用”,“同各国共同考虑世界问题”。本刊分期译载这篇文章的详细摘要。文中的“去年”指1979年,“今年”指1980年。  相似文献   

6.
裴默农同志以其巨作《春秋战国外交群星》(重庆出版社)惠我,很快就拜读了一遍,当时想写点什么,因身体不大好搁下了。其中某些篇章曾在《世界知识》上连续发表过,今增益成书,内容更见厚实。“外交”二字,在我国本就有的,如《国语》:“乃厚其外交而勉之,以报其德。”当然在实际操作上就不止是“报德”了。在许多政治实体之间,相互打交道总会生出许多问题来,各个实体都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国”又有强弱大小远近的不同,打交道的技巧也就会越来越丰富多彩,这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是发挥到了极致的。只从《左传》、《国语》、《战国策》几部书看,那相当部分的内容便都是办外交的。现今国际关系中的许多  相似文献   

7.
由美国教授斯卡拉庇諾于1959年在“康倫报告”中所提出来的“纵深外交”,其后又被罗伯特·肯尼迪称之为“纵深冲击战术”的外交战术,目前正为肯尼迪政府的海外工作人員、尤其是驻外使节所广泛采用。美国《时代》周刊为此欢呼:“新型的外交活动已經展开”。近来美国与論界更肆意渲染,美其名曰:“新边疆外交”。“纵深外交”究竟是个什么玩  相似文献   

8.
在外交来往和外交文件中常会遇到使馆馆长和外交团团长这两个名称。许多读者和有些初踏入外交部门的新手,常常分不清这是两个含义截然不同的名称。特别是使馆馆长的英语名称和“外交团团长”很相近,所以略懂英语的同志在开始时很容易把两者混淆起来。使馆馆长的英语是“head of the diplomatic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权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人权外交”也成了一个颇为时髦的字眼。什么是“人权外交”?它有广义、狭义两种含义:一是泛指美国和某些西方国家所奉行的以“人权问题”作为其对外关系基石的一项外交政策;二是特指美国自卡特总统任职以来所推行的将“人权原则”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灵魂”的外交政策。本文主要是讲后者。形成过程“人权外交”这一名词,是美国前副国务卿戴维·D·纽瑟姆在1966年出版的《人权外交》一书中提出来的,作为一项外交政策,则是卡特政府制定  相似文献   

10.
<正>什么是思想——讨论外交思想需要找到的出发点对中国来说,一个时代必有一个时代的外交思想,人们正在努力理解属于当前这个时代的外交思想。理解并且提炼一种外交思想,需要首先搞明白思想的基本特征。《剑桥希腊罗马政治思想史》主编之一克里斯托弗·罗在这部巨制开篇导言里的一句话或有帮助:"‘政治思想’和‘政治学说’的区别对我们来说相当重要,构成本卷主题的,是两者中意义更宽泛的思想,‘政治学说’则  相似文献   

11.
1971年国庆节刚过,我们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仍沉浸在浓烈的节日气氛中,突然接到国内指示,通知我(当时驻捷使馆首席馆员)赴我驻罗马尼亚使馆听传达。听什么传达?谁也不知道,总感到国内有重要事情要通报使馆。在大使馆接到国内指示,正像是在战场上接到军令一样,丝毫都不能犹豫。10月13日一早,我便起床赶往布拉格机场,经匈牙利赴罗马尼亚。这是一架小型飞机,共有50多个座位,坐在我身旁的是一位中年男子,他见我手持红皮护照,惊问:“你是外交官啊!”随后风趣地说:“我今天很荣幸,和外交官同乘一架飞机。”我问:“你是——”他急忙向我出示护照,告:“我是匈牙利人,工程师。”我说:“美丽的布达佩斯,我曾经去过。”他一听这话,感到高兴,遂向我们介绍匈牙利  相似文献   

12.
外交谋略,贵在也难在深谋远虑。深谋远虑可谓外交谋略的顶峰。古今中外,凡能载入史册的外交大手笔都属深谋远虑的杰作。善深谋远虑者,始能称得上外交战略家。孙子兵法《虚实篇》有言:“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这里讲的是军事,外交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外交上的深谋远虑,文章往往  相似文献   

13.
外交祝酒是一门学问。善祝酒已属不易,而善闻出对方致辞中的“韵味”并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则更难。19世纪,奥地利著名外交家梅特涅说:“天才的外交家不仅要有好的屁股,更重要的是要有个健壮的肚子。”但依我看,其实更重要的应是要有个健全的脑子。肠胃健康而头脑迟钝,只善饮酒但不善辞令,这是“高阳酒徒”,断断不是外交家。——摘自《觥筹交错中的政治和艺术》(《世界知识》1986年第17期)“知止不殆”是一种深谋远虑,这恰是外交斗争最贵之处。弈林高手异  相似文献   

14.
诗言外交     
外交本是一门讲究含蓄的艺术,以诗来言外交,其含蓄,其深邃,其哲理,或许比常规的外交方式更胜一筹。人们常说“诗言志”,殊不知诗还可言外交。外交本是一门讲究含蓄的艺术,以诗来言外交,其含蓄,其深邃,其哲理,或许比常规的外交方式更胜一筹。我国春秋时,使节必须会《诗》,所谓“达乎诗而使”。孔子对他的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又说,“诵诗三百,使于四方”。当时,熟悉《诗》是使节一  相似文献   

15.
那些在最近的武装冲突中经历过并逃离有系统的强暴(及其他形式的性暴力)并向荷兰政府申请庇护的妇女与女孩在提出其庇护请求后并没有获得任何必要的医疗与心理救助。一般而言,难民们并没有被充分地告知庇护程序的内容。裁定难民身份的面谈(“详尽倾听”,Furtherhearings)的重要性尤其没有被明确告知。很少有难民知道这一面谈是他们能够解释其逃离理由的唯一时间和地点。此外,那些执行“详尽倾听”的移民与归化署的面试官往往是如此的执著于辨别“伪”难民以至于他们将妇女们的悲痛视为怀疑其可信性的良好理由。因此,在涉及强暴的难民身份面谈中,女性难民常常受到苛刻的对待。那些严重人权侵害的幸存者们在求助于荷兰的“创伤政策”时则遇到了更大的困难。这一法律工具所用的创伤概念使得它不足以对政治暴力幸存者提供保护。  相似文献   

16.
期待乔布斯     
素以“惊爆内幕”名闻天下的《足球之夜》曾举办过一次“模拟”新闻发布会,主持人老成而持重地说:假如我是博拉·米卢。 擅长做名人专访而走红业界的IT记者曾写过一篇“准”自传,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假如我是比尔·盖茨。 有心人还记得80年代一部有争议的话剧《假如我是真的》。 你可以说“假如我是……”任何人,你单单不能说“假如我是史蒂夫、乔布斯”。乔布斯是不可替代的。乔布斯也不  相似文献   

17.
读编往来     
下面综合谈谈对《世界知识》的一些看法。1.办刊理念:“理性看世界”,这一理念正在渗透到作者及编辑行文组稿的思路中,从各栏目版面文章内容的客观、叙述的平和、立论的深刻、文笔的流畅中,读者可以感知贵刊办刊的理念。当然,其最终形成需要时间,更需要渗透。#"版面及栏目:贵刊内容涉及政治、安全、外交、经济、文化、社会,迄今所设板块及栏目完全涵盖了这六大领域。富有特色的栏目是“周边态势”与“外交管窥”、“清华论坛”与“世知茶座”、阅读空间”与“社会文化”。三组对应栏目的设立反映了编辑的匠心以及贵刊卓尔不群的风格…  相似文献   

18.
《现代国际关系》为月刊,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主办,是中央一级国际问题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被国内权威机构评为外交和国际关系类、国际共运和国际政治类的“核心期刊”,入编美国《Ulrich 国际期刊指南》和美国《国际关系研究指南》(均为英文)。读者现已遍及全国各地和世界各洲。该刊主要报道最新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各地区和国家的政治、外交、  相似文献   

19.
希拉克执政一年,法国外交四面出击,令人刮目相看:北约总部重又出现法国人的身影;欧盟会议上法兰西的声音清晰可闻;炮火轰鸣的黎以边境亦留下希拉克的足迹……不久前,法国《费加罗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希拉克:“完美无缺”的外交政策》的文章,本刊现摘要发表,读者或可从中窥到希拉克推行大国外交的概貌。在希拉克当选总统一周年之际,评论家普遍认为希拉克的外交政策是“完美无缺”的。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外交方向的彻底转变;善于利用时机以及独有的外交风格。  相似文献   

20.
外交团是各国派驻在某一国家的外交代表的总称。从狭义来说,外交团的成员就是各国使馆的馆长;从广义上讲,外交团的成员除馆长外还包括各使馆的全体外交官以及他们的配偶和子女(未成年之子和未结婚之女)。各级领事则不算外交团成员(使馆主管领事工作的外交官除外)。外交团不是根据国际法的规章设立的机构,不是政治组织,而是根据传统和国际惯例形成的。外交团以外交团长为首。外交团团长也称领袖使节或首席使节,由外交团中等级最高、递交国书最早的外交代表担任。在驻有大使的国家中公使就不能担任外交团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