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记述采自甘肃省永定县沼摇蚊属一新种,订名为三角沼摇蚊Limnophyes triangularis sp.nov..新种隶属minimus群,与北美产已知种L.fumosus在抱器外形及触角鞭节数目特征相似,但新种的抱器端棘位于隆起的抱器中央,与后者以及本属已知种均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采自河南伏牛山的施密摇蚊属一新种,定名为微尖施密摇蚊Smitiaacaressp.nov..新种与欧洲产S.nudipennisGoetghebuer和S.paranudipennisBrundin在生殖节构造上相似,但新种肛尖细小,触角比(AR)明显较低,以及腹部背板颜色等特征上均不同于前两者及本属其他已知种.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采自广东封开黑石顶自然保护区的摇蚊科二新种。叉毛津田摇蚊Tsudayusurikacladochaitasp.nov.新种。雄触角着生分叉的透明感觉毛,生殖节上、下附器均高度退化,与本属已知的唯一种类──产自台湾、日本的T.multiannulata(Tokunaga)差异明显。毛尾长跗摇蚊Tanytarsustrichoproctossp.nov,新种。雄外生殖器肛尖密被细毛,C脉终点位置与本属已知种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了采自河南鸡公山的安的列摇蚊属一新种,命名为长突安的列摇蚊Antillocladius longivir-gius sp.n.,新种阳茎刺突长,由9个刺突组成并且翅上无毛,明显有别于本属其余6个已知种.文中同时给出本属世界性雄成虫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南开大学生物系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以检索表形式记述了长白山摇蚊科寡角摇蚊亚科(Diam esinae)幼虫,共3 属,7 种,其中东方帕摇蚊Pagastia orientalis(Tshernovskij),高山寡角摇蚊Diam esa alpina Tokunage,津氏寡角摇蚊Diam esa tsutsui Tokunaga,罕见寡角摇蚊A Diam esa gr. insignipes KiefferNo.A,泽尼寡角摇蚊Diam esa ZernyiEdw ards 5 种为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6.
以检索形式记述了长白山摇蚊科寡角摇蚊亚科幼虫,共3属,7种,其中东方帕摇蚊,高山寡角摇蚊,津氏寡角摇蚊,罕见寡角摇蚊,泽尼寡角摇蚊,5种为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7.
以双翅目摇蚊科摇蚊亚科的14 属23 种物种为研究对象,采用Automatic Barcode Gap Discovery(ABGD)和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对所获取的116 条DNA 条形码进行分析,探究DNA 条形码在摇蚊亚科物种界定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基于ABGD 的分析,显示物种遗传距离之间存在"DNA barcode gap";通过分析邻接树,得到23 个分子分类操作单元(molecular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mOTU),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 因此证明DNA 条形码能准确界定摇蚊亚科物种. 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中国摇蚊科DNA 条形码研究,也为摇蚊科DNA 条形码数据库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基于雄成虫,记述中国拟中足摇蚊属一新记录种:Parametriocnemus togadigitalis Sasa et Okazawa, 1992,并提供其DNA条形码.  相似文献   

9.
测定23种摇蚊亚科摇蚊线粒体COI基因的部分序列,并结合从Gen Bank下载的25种该亚科摇蚊同源序列进行分析,研究摇蚊亚科物种的分类和系统进化关系.运用MEGA5.1构建的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系统发育树表明:多足摇蚊属复合体中的斑摇蚊属、倒毛摇蚊属、内摇蚊属、明摇蚊属聚在一支,亲缘关系较近;狭摇蚊属单独聚为一支;长跗摇蚊属群中的大部分属的亲缘关系也较近;哈摇蚊属群仅有部分属聚在一起,均与基于形态学的系统发育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摇纹幼虫是多数名贵鱼类及经济甲壳类的优良饵料。本文根据对习见种细长摇纹Ten-dipesattenuatus野外观察及室内培养后所得结果,详细记述了卵、幼虫、蛹的发生过程及成虫的繁殖生态,报道了室内人工采卵的实验结果。研究表明,细长摇蚊可以在不形成蚊柱的情况下,于人工控制的2m ̄3空间内交尾产卵,其重要条件为:湿度90%以上,气温23-26℃,光照强度200—1000lux,24小时内间歇照明,采卵箱内成虫密度应在500尾/m ̄3以上。  相似文献   

11.
胡枝子属与米口袋属花粉亚显微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山东胡枝子属6种植物花粉与米口袋属4种植物花粉的亚显微形态特征,并对两属进行了比较分析.它们韵花粉从赤道面观均呈近长球形,极面观呈三裂圆形;具三条萌发沟;花粉粒的大小,极轴长27.2~19.5μm,赤道轴宽21.3~11.8μm.两属植物花粉的大小、表面纹饰、花粉粒萌发沟的沟裂宽度均有明显差别。研究结果表明,胡枝子属和米口袋属花粉的亚显微形态特征支持传统分类中的属、种级水平的分类。  相似文献   

12.
蝙蝠蛾被孢霉[新种]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四川省汶川县采得的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新鲜样品子座和菌核分离到一种产虫草素(Cordycepin)的真菌新种,定名为蝙蝠蛾被孢霉Mortierella hepiali Chen et Liu sp.nov..本文报道了这个新种的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整理四川蜘蛛标本时,发现我国皿蛛一新记录种,其触肢器形态结构与克什米尔盖蛛相同,外雌器与缅甸盖蛛相同.克什米尔盖蛛由Di Caporiacco在1935年依据1头残缺雄蛛标本订立,缅甸盖蛛是Thorell在1887年依据1头雌蛛标本订立.根据所采得成对标本的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笔者认为克什米尔盖蛛是缅甸盖蛛的雄蛛,前者是后者的新异名.  相似文献   

14.
记述了中国广西直缝隐翅虫属一新种,广西直缝隐翅虫Othinsguangxiensissp.nov.本种在外形上与日本种O.rufipennissharp相似,但体较小,仅第4可见见腹板中部具有的细毛斑,与之有别。  相似文献   

15.
记述采自内蒙古地区的逍遥蛛属3种蜘蛛,其中:阿利逍遥蛛Philodromus aryy Marusik,1991,维氏逍遥蛛Philodromus vinokurovi Marusik,1991为中国新纪录;白缘逍遥蛛Philodromus leuco-marginatus Paik,1979为雄性新发现.标本保存于内蒙古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植物单性异株的雌雄性别决定机理的分析,回顾了植物雌雄鉴定方法在区别单性异株植物上的应用,对比分析了利用单性异株植物在生理生化、蛋白质组、分子遗传及染色体组等方面的所表现的差异去鉴定植物雌雄的方法在沙棘原料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局限性.同时,介绍了沙棘属植物利用植物种子微形态特征和苗期生长势的差异去鉴定植物雌雄的可行性和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花园土中分离到一株放线菌,其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上形成假孢囊,气生菌丝亦形成螺旋状孢子丝,细胞壁Ⅰ型,应列入孢囊放线菌属。由于这株菌与国际上已报道孢囊放线菌属的种均不相同,因而是一个新种,定名为灰色孢囊放线菌新种(Actinosporangium griseus sp·nov·)。这是我们继已发现的紫褐孢囊放线菌新种之后的我国又一个同属新种。  相似文献   

18.
陈会明 《贵州科学》2010,28(4):1-10
本文报道采自中国西南的球体蛛科1新属——喀蛛属Karstia gen.nov.,包括1新种和1新组合:上扬子喀蛛,新种Karstia upperyangtzica sp.nov.,模式标本采自中国贵州省的喀斯特洞穴中;科氏喀蛛,新组合Karstia coddingtoni(Zhuet al.2001)comb.nov.,标本采自中国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喀斯特洞穴中。基于雌、雄蛛特有的形态学特征而建立本新属,详细描述了新种和重新描述了新组合种,对该属的生物地理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9.
白肩天蛾属(Rhagastis RothschildJordan,1903)在中国分布有9种.于2017年上半年和2018年上半年分别对贵州荔波县茂兰自然保护区和海南乐东县尖峰岭地区进行考察并采集到一些天蛾标本.在对长喙天蛾族(Macroglossini Harris,1839)的标本进行整理之后发现,其中一些标本为宽缘白肩天蛾(Rhagastis acuta Walker,1856),这是该种首次在中国境内被记录.对该新记录种雄性成虫的形态进行了描述且附图,并对中国白肩天蛾属目前已知的种类进行了记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