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创作了大量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通过对作品中中国的描写和中国人形象的塑造,表现出他对中国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与看法。文章拟通过对其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的分析,指出他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的特点,以及这一形象与文本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的关系,并进一步运用形象学理论来分析这一形象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曾姝 《科技信息》2009,(11):171-171
井上靖是在中国最有影响的日本作家之一。他写了很多有关中国历史题材的小说。《天平之甍》就是其中很有影响力的一部。本文以《天平之甍》的故事情节为基础,对这部小说的特点进行了考察,并分析了这部小说有关人性描写,人生无常观,及人生希望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已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是郭沫若同志一九六二年为纪念唐代高僧鉴真逝世一千二百周年而题的诗。那时,为缅怀和颂扬鉴真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的出色贡献,日本来良唐招提寺和我国扬州法净寺,都举行了隆重纪念活动。日本著名小说家井上靖将鉴真的光辉业绩写成小说《天平之甍》,日本著名演员河原崎长十郎又将这部小说改编成话剧公演,博得日本人民的热烈欢迎和好评。这些活动对中日友好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井上靖是日本当代名作家,20世纪60年代初他的作品开始在我国翻译出版,80年代形成译介井上学的高潮。在我国的井上学研究中,对井上创作的归属、创作方法、思想倾向和化内涵几个方面存在一些争议,总体上停留于社会批评的单一模式。对井上学的艺术审美研究、井上学与日本传统学的联系、井上学与西方学的关系、井上靖与中国关系的研究等课题,有待进一步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西班牙观看斗牛后曾说,西班牙斗牛不是一种运动,而是极其惨酷的悲剧。在斗牛场上不是强悍的斗牛被杀,就是斗牛的勇士惨死。而日本冲绳的斗牛则与西班牙的不同,不是人斗牛,而是牛斗牛,且少有伤亡出现,如果海明威能看到,定会大加赞许的。据历史记载,日本的斗牛运动起源于琉球群岛,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现在在冲绳和日本四岛的一些地方,到处可见斗牛的壮观场面。琉球群岛各岛之间,每年都要举行几次大规模的斗牛比赛。在冲绳各地,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各个斗牛场都有斗牛比赛。  相似文献   

6.
海明威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与他笔下的主人翁一样,他十分喜爱斗牛、狩猎、拳击和钓鱼。海明威曾先后三次到非洲打猎,并以此为基础创作了三部小说。写于1936年的《乞力马扎罗的雪》(以下简称《雪》)就是其中之一。从一个方面而论,作者与《雪》中的主人翁有着十  相似文献   

7.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在才华中,这样的素质是十分可贵的。这种素质几乎是赢得真正优秀作家荣誉的最可靠的根据。对人的灵魂有着真知灼见,而且善于为我们揭示它的奥秘——这是我们评论写出了让我们惊奇作品的那些作家时所说的第一句话。”(见《两方文论选》下册,28页)井上靖是日本当代的著名作家,他不仅长于中长篇小说创作,也是一位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在短篇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贵刊一九七九年第一期刊登的林学锦同志《文化交流有耿光——读井上靖先生的<天平之甍>》一文中唐天宝年号与日本天平年号不相符合。学报第八十九页文中写道:“唐天宝十二年,日本天平胜宝二年(753年)十月,以藤原清河为正使,以大伴古麻、吕吉备真备为付使的日本第十次遣唐使团,从扬州分三批出发,准备先到黄泗浦集中,然后分乘四条大船,回到日本。”根据(日)石母田正、松岛荣一著,吕明译《日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通过茅盾、鲁迅三十年代杂文的比较,探讨他们的杂文在思想内容上和表现形式上的异同。敏锐地反映现实,是茅盾和鲁迅的杂文在思想内容上的第一个共同特征。三十年代是民族危难深重的时代,侵略与反侵略,投降与反投降的斗争尖锐激烈。茅盾和鲁迅一样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抨击日本侵略者。他的许多杂文控诉了日寇的血腥罪行,喊出了人民的愤怒吼声,如《血战后一周年》,《紧抓住现在》,《惊人发展》等。他的《把握住几  相似文献   

10.
李帅 《科技信息》2013,(9):193-194
德国博物学者恩格柏特.坎普法自1681年起便开始游历各国。1691-1692年期间,他作为荷兰东印度公司驻日本出岛荷兰商馆的医师来到了日本。在受到日本严格监视的情况下,他做了大量的信息收集,回国后出版了《列国奇观》。在植物学界和日本学界都有很高的评价。而以他的手稿为基础的《日本誌》对当时著名的文学作品、启蒙思想运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坎普法探望礼仪之国》试分析坎普法的学者形象,以互勉。  相似文献   

11.
毛姆是一位对中国文化颇感兴趣的作家,《在中国屏风上》是1919年他在中国旅游时所见所闻所感的记录,他以深邃的观察力和优美而犀利的文笔,描写了在中国接触到的人物、风景和某些偶然事件,构筑了一个别样的中国形象。毛姆在《中国屏风上》描绘了三种美学意义上的中国形象:古老、辉煌和华美的中国;黯淡、破败和落后的中国;宁静、平和与恬淡的中国。毛姆笔下的中国形象是他在中国现实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做出的认同与否定,体现了他所属群体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范式,同时也是他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撞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一生与神话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童年起,他就从长妈妈和祖母口里听到许许多多的神话传说故事。他酷爱民间绘画,还描摹过尖嘴鸡爪的神话形象雷公,把它贴在墙上欣赏。他对那部有许多神话传说的《山海经》,是那样的神往,甚至把它称为“最初得到的最心爱的宝书”。十四、五岁时,他常常在睡前招人共话神仙世界。到日本留学之后,他如饥  相似文献   

13.
《丝路诗集》作为井上靖晚年的诗歌作品,在诗歌体式和创作理路方面都有较大突破,同时该诗集丰富的思想内涵与主题阐发亦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井上靖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的理解。本文力图通过译介和研读诗歌内容,结合背景性知识的说明,分析及归纳整部诗集的多元化主题。  相似文献   

14.
井上靖是一位大量取材中国历史、特别是从中国史传学为素材进行创作的当代名作家。他在人物的选取、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题材的组织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在这类历史小说中,寄寓了作对人生对历史 的独特思索。中国史传学的叙事模式等艺术实践经验等方面,井上靖也有所承受与借鉴。总之,井上靖的学创作与中国史传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贵族阶级的精神没落史──《源氏物语》中的男性形象系列、兼论《源氏物语》与《长恨歌》(上)陶力如果说,日本中古著名女作家紫式部在她的长篇巨制《源氏物语》中是通过对众多受难女子形象的刻划、从两位关系的角度否定了现存制度的合理性的,那么,在她涉笔作为贵族...  相似文献   

16.
这是四十年前《大公报》上的一篇生动的现场报道。朱启平当时以《大公报》记者的身份,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亲眼目睹了日本签字投降的经过。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本刊特将此文重新发表。  相似文献   

17.
西班牙斗牛举世闻名。来马德里之前,我对西班牙的情况几乎是一无所知,但对西班牙的斗牛却早已闻名。所以一到马德里最迫切想看到的自然是“西班牙斗牛”。 西班牙斗牛最精采的是在每年年初第一个传统节日——以斗牛为主要节目的安息节。但平时周末也常举行斗牛。在朋友的陪同下我利用在马德里的第一个周末来到了马德里市最大  相似文献   

18.
今年8月12日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中日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暨改革开放后中日关系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由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周报社及中国日本商会共同举办。论坛旨在探讨改革开放30年来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党措 《西藏大学学报》2013,(1):121-127,184
《释迦谱》形成于南朝齐梁时期,是中国人编纂的第一部释迦牟尼传记。文章通过梳理部派佛教早期、分裂期及大乘佛教初期佛教史中的释迦牟尼形象,进而从生命过程、外貌形象和法理形象三方面对《释迦谱》中释迦牟尼的形象进行深入挖掘,归纳出其形象特点。《释迦谱》中的释迦牟尼是经历了出生到涅槃的神性人,又是从过去穿越到现在的人性神,其形象是时间上纵向单一性和空间横向多重性的交汇,是立体、多元而不可复制的。  相似文献   

20.
动态     
▲一月十日我院举行文科学术报告会。会上报告论文包括文史哲共五篇:政治系付教授徐方治的《肃清四人帮在史学究研中散布封建主义的流毒》、干训部讲师梁学强的《对真理的阶级性问题要作具体分析——与邢贲思同志商榷》、政治系讲师彭大雍的《关于历史上农民起义受抚和投降问题》、中文系讲师林学锦的《文化交流有耿光——读井上靖先生的“天平之甍”》、院民族研究室讲师邢凤麟的《试论历史上少数民族的革命歌谣》。报告会贯彻“双百”方针,各抒己见。最后院党委付书记、付院长郭钦纲同志就学院工作中心转移到教学和科研上来的问题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