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休闲、休闲经济与城市经济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尽管人们“休闲”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是公认的:休闲是人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之外的时间,有休闲就有消费,有消费就有经济的活动。休闲不仅意味着休闲消费,而且意味着商业机会,经济效益,意味着休闲经济,城市政府应从多方面着手,大力改善市民的休闲环境,提高人们的休闲质量,从而把休闲经济变成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中心城市:休闲经济的空间视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术界关于休闲的讨论,推动了对休闲经济的认识。它启发了我从空间安排角度来思考休闲的经济属性。从空间经济角度来看,休闲经济是中心城市经济的一部分,是一种城市经济的新模式。它的发育和发展是城市经济结构变动的结果,其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就是中心城市休闲经济集聚的规模和水平。如果说城市是区域的结点,那么中心城市就是休闲经济的空间结点。我国的一批中心城市正在按照全国性、省城性、区域性和县城性四个体系层次来加快发展休闲经济,构筑“十五”期间中国城市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所以,笔者希望有更多的人参加这方面的空间研究。  相似文献   

3.
城市本质视野中的休闲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通过对城市本质的揭示来塑造现代休闲的新理念。休闲的根基在城市,城市的本质在于为人性的回归提供一种人工环境。因此,现代休闲的核心理念应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城市与休闲的共同基石就在于“人性”二字。以此为突破口,对于现代休闲理念分别从哲学、传统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三个角度进行了重塑。  相似文献   

4.
城市文化是由实体性要素和人文性要素构成的统一体,它具有地缘性、民族性、时代性、历史性、包容性、多样性、集聚性、大众性等特点。伴随休闲时代的即将到采,城市发展在注重城市文化的实体性要素的同时。必须对城市文化的人文性要素予以更多的重视;必须坚持地缘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包容性的统一、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大众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西方休闲研究的一般性考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60年代以前,西方休闲研究主要是关注休闲现象尤其是城市休闲问题,60年代后则开始转向主要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来提示休闲的本质和意义,从80年代开始,随着休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对休闲经济和休闲产业的研究日益受到西方学术界的重视,而对闲暇时间的研究,则一直是西方休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进程和休闲服务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休闲服务业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繁荣起来的。城市化过程所带来的人均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和闲暇时间的普遍增加、区域市场的不断集中和扩大、人们休闲技能的提高和体闲观念的转变,以及城市强大的休闲服务供给创新功能,都极大地拉动了对体闲服务的消费需求,从而推动了体闲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1由中国软科学研究会、《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2 0 0 2 -中国 :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研讨会” ,于 10月 2 7日至 30日在北京召开。研讨会的主题是 :休闲———一个新的社会文化经济现象。会议就“休闲产业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消费政策、劳动时间的关系及对策” ;“转型期城乡 (社区 )居民休闲的时间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 ;“2 0 0 8年奥运会与中国休闲产业发展” ;“休闲产业相关社会条件支持系统在我国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休闲的文化价值与对人文关怀的意义” ;“休闲旅游与自…  相似文献   

8.
西方休闲伦理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休闲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体现着人类的道德文明和文化伦理水平。西方休闲学科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休闲与工作关系交结变化的历史视角,着重探讨了古希腊以来西方休闲伦理的发展与演进,及其四个大历史时空中休闲伦理的不同作用和地位。从伦理视角研究休闲文化现象,对于扩展休闲研究的视域及加强当前道德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休闲产业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假日经济现象反映了国民对休闲生活的渴望,但我国休闲产业的研究和发展的相对滞后导致国民的休闲需求得不到满足。本文提出了休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我国迫切需要大力发展休闲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  相似文献   

10.
休闲与21世纪人的素质提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休闲和人的素质的考察,试图从休闲观,休闲形式和内容以及加强管理,发展休闲产业等方面重构一种新的休闲方式,使休闲时间能够得到合理利用,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马克思的人本理想与休闲教育目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海春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2):95-97,120
我们对休闲教育目标的理解应该以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为理论原点.马克思的人本理论与历史上的人本理论最大的区别在于揭示出人的社会本质.马克思的休闲思想中蕴涵着深刻的人本内涵,凸现了人本理想.休闲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人"成为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休闲、信仰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耳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0):74-76,89
休闲不是简单的放松、娱乐、玩.通过对历史上休闲与宗教之关系的梳理及对休闲之深层意义的探讨能够看到,在更本质的意义上休闲是我们形成自己信仰的一个基础,从而跟人类最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休闲中建立信仰要求我们对自己的欲望有一定的节制,但这跟休闲理论中经常强调的自由要素并不相悖,甚至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闲暇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闲暇具有关乎人类生存的本源意义。闲暇是“学习”的特殊形态,它既不是“学习”的对立面,也不是简单的身心恢复,而是“诗意的学习”,是人的精神家园,闲暇教育就是发放通往人类“自由王国”的入场券。本文通过对闲暇教育价值观、基本理念、目标和内容的探讨,为人的发展教育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建设性构想。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居家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有许多休闲生活理念和休闲生活方式的优秀内容。在工业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它们越来越多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从休闲的视野对中国传统居家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对引领人们认识与弘扬中国传统居家休闲文化,提高居家生活的精神文化品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休闲是社会发展的公共价值目标;休闲有助于劳动价值的实现;休闲对价值观念的发展具有规定性的导引作用;休闲催发生命价值的同一等四个方面对休闲的价值意义进行了分析,以期从价值层面对休闲做一功能性的界说.  相似文献   

16.
"赛博空间"的产生给人们的休闲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亦赋予休闲以换位、转移、增强智力等新的实质内涵.呈现出便捷性、自主性、虚拟性、精神性等传统休闲方式所不曾有的休闲特征.赛博空间休闲的价值本真就在于使人真正成其为人.  相似文献   

17.
文化、文化资本与休闲--对休闲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当今,"文化"是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什么是文化?文化赖以什么得到传承?什么是文化资本?文化何以成为资本?什么是体闲?休闲如何延续文化?休闲如何构筑文化资本?本文从休闲研究的视阈探讨文化、文化资本与休闲之间的相互关系,试图使休闲和文化走出概念的圈子--一是获得文化的真谛;二是升华我们的休闲生活;三是为经济注入文化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