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张海燕 《科技信息》2009,(7):142-143
中学生早恋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虽然和前些年相比,家长、老师不会再“谈早恋色变”,但对中学生早恋还是忧心忡忡,担心中学生由此影响学习,担心他们受不了情感的挫折,更担心他们由于青春的冲动而偷吃禁果,带来终身的悔恨。相对家长、老师的种种担心,中学生自己对早恋是一种什么态度呢?他们早恋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这些都是我希望通过研究获得的信息,因此,本文就早恋的现状方面,包括:早恋的概念、对交往的看法、交往的目的、交往的时间和频率、早恋对学习的影响、交往的方式、父母的关系等内容进行研究。最后针对我班举例早恋问题采用的一些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伴随着身体和心理的成长,在交往中会经历很多烦恼,比如怎样与异性同学交往,对异性有了好感或者异性向自己表示好感怎么办,为什么找不到知心朋友等等问题。这需要班主任老师善于观察、分析、引导,走进他们的“心灵”,不怕遭遇“尴尬”,不把学生的“困惑”当作“异端”去嘲笑去讽刺,而要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3.
析"早恋"的心理特征及疏导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性意识的觉醒提前,容易发生不顾后果的“早恋”行为,由于他们缺乏成熟、健康、理性的性心理品质,这既影响学习成绩又影响身心发展。因此,关注中学生异性问题,培养他们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避免“早恋”,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走出“早恋”误区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的早恋问题是学校和班级管理中比较再现棘手的问题。要正确了解处于青春期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有早恋问题的中学生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其中尤其性的发育十分显著。同时他们心理的各个方面显然也在发展,但相对生理发育速度来说则相对平稳,由此而造成青春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种种特殊矛盾和表现,使他们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危机并出现一些心理及行为偏差。在这一阶段,孩子们要经历自我的心理断乳期,另一方面又要面对社会环境的挑战。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会较为重视自己的性别角色,对异性也从疏远、不爱搭理开始转变为对异性发生好奇和兴趣,向往与异性交往。因此,一些青少年在中学开始恋爱,只不过是有的明恋,有的暗恋,他们整天沉溺于"爱情"之中,严重地影响了学习和身心健康。面对这种现象,家长们感到十分焦急,有时在处理方法上也比较简单,因此造成亲子关系异常紧张,甚至使个别学生毁于早恋。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样引导青春期的孩子走出早恋的误区呢?这里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6.
马丽芳 《奇闻怪事》2005,(12):44-44
背景描述: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人一生当中快速发育的一个时期,即:青春期。这一时期正是学生身体、思想发育最为迅猛的一个时期: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性心理发生急剧变化,出现朦胧的性意识,异性之间的好奇心和神秘感与日俱增。异性同学之间彼此渴望接近,并比较注意自己的外表和言行,期望能吸引异性的注意。学生对于男女同学、异性之间的感情与交往,是既朦胧、又好奇。  相似文献   

7.
<正>过早关注异性,倾慕异性,追求异性,以求得精神上的满足,这就是"早恋"现象。"早恋"是国内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国外对"早恋"的研究比较早,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但国外对"早恋"的表述不同,没有统一概述。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了"早恋"的研究,取的了一定的成果。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专门开通了学生心理咨询热线,其中"早恋,"是家长咨询很多的一个问题。"早恋"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引起教育专家的重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早恋问题历来是教育界的一个敏感区,早已引起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中学生早恋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中学生早恋主要有生理、社会、家庭、学校的原因.而防止中学生早恋的对策主要有:全社会要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老师和家长要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  相似文献   

9.
“早恋”没什么不好现在好多家长都不准我们在中学阶段谈恋爱,说那是“早恋”,他们看到我和男生在一起,就知道乱吼,却也讲不出什么道理来。你能告诉我一些可以让我信服的理由吗?的确像你说的那样,许多家长都只是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却没有讲清为什么不要做。这就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你会认为他们干预了你的生活,限制了你得到快乐的自由。产生与异性交往的愿望,是中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一般说来,从儿童、少年到青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性的理解和体验大致可分为无知、朦胧、爱慕、初恋、钟情五个阶段。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的早恋问题是学校和班级管理中比较再现棘手的问题.要正确了解处于青春期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有早恋问题的中学生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1.
对青少年异性交往的态度,中国自古以来比较保守、消极,西方比较开放、积极,我们应该把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把青少年的异性交往引入健康的轨道。  相似文献   

12.
叶茴 《科技信息》2009,(21):I0191-I0191
中学时代,如何建立正常、自然的异性同学关系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异性同学正常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而且也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但是如果男女同学的交往处理不当,则会妨碍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所以教导处于青春期的男生女生如何进行正常交往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学生早恋的问题比较突出,这已引起学校及家长的关注。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异性交往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异性交往的概念、基本现状和测评工具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异性交往的相关因素(包括生理变化、自我同一性、亲密关系),最后针对大学生异性交往的测评工具、现状探索和干预措施等面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异性同伴交往是儿童同伴交往的内容之一,通过对常州市区两所小学三、四、五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儿童在异性冲突、异性竞争及异性合作过程中都存在着较明显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处于生理、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开放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早恋现象已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并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因此,正确认识和对待"早恋"现象尤为重要。该文从对"早恋"的认识、"早恋"的成因及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对"早恋"的教育对策入手,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各位同仁有关"早恋"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对大家的进一步研究及实践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教育界是一大领域。它的启蒙是教师,受教是学生。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就是指引着学生步入正途,前提是要让学生有一个正常的思维理念,该文将阐述中学生之间的问题之一:早恋。早恋在道德、思想、心理以及学习上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学生应该分清在情感中出现的友情或是爱情,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是应该起到督导作用,尽早改善和处理中学生之间的早恋问题,这也是教师的本职。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对中学生早恋问题甚至有某种恐惧,而早恋现象却在我们的恐惧中蔓延。面对这样的状况,学校教育多少表现得有些乏力和无奈。但尴尬无法回避,我们惟有面对和正视,我们有必要对此作更为理性的思考。下面是笔者基于教育实践对于早恋问题的一些总结。  相似文献   

19.
高职学生的异性交往所出现的问题及带来的社会影响,苦恼着学校及政府管理者。认真研究当代大学生异性交往问题并加强教育引导,既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也有利于高校进一步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特征及引发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向东 《科技信息》2012,(32):I0167-I0167
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文化科目,思想品德教育明显处于被忽视状态。从当今中学生身上反映出的诸如早恋、冷漠、自私等一系列问题上看,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亟待加强。本文从堪忧的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入手,分析中学生道德感情缺失的成因,提出了当代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些措施。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重视教育与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才能完成“以德治国”的伟大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