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理想的认识论与日常的认识论——中西认识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理想的认识论”与“日常的认识论”这两个概念以表示中西认识论之间的区别。前者的主旨是表象的、绝对的、分析的、符合的;后者的主旨则是生活的、相对的、整体的、协同的。本文最后认为,就其本质而言,这两种认识论并非相互排斥,而是以一种互生和互动的方式相互统一的。  相似文献   

2.
巴什拉是当代法国新认识论的最主要代表.他的科学认识论主要是通过反思科学史来认识理性问题,认为科学史是由一连串的"认识论断裂"构成,必须克服"认识论障碍"才能达到对科学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3.
认识论的自然化是近年来认识论发展的主要进路之一,但是,自奎因明确提出以来,自然化认识论就伴随着批判。戈德曼提出其可靠论,力图解决自然化认识论所面临的自主性和规范性问题,进而维护一种比较温和的自然化认识论。本文通过分析戈德曼的可靠论及其相应的批判和辩护,从而表明,一方面戈德曼的过程可靠论作为知识确证理论是不成功的;另一方面,即使他的可靠论是成功的知识确证理论,也不能成为自然化认识论的合理辩护。  相似文献   

4.
经验推理问题是休谟认识论的核心问题,此问题又分为因果问题和归纳问题。休谟是从对因果问题的质疑入手的,从而把因果推理归结为恒常会合的推理即归纳推理。进而得出结论;恒常会合“推理”其实只是人们的心理习惯,因果推理也是如此。休谟指出,事物的“独立存在”和“继续存在”像是人们感觉到的,其实只不过是人们出于思维方便而作出的一种假设。这样,休谟认识论的两块基石即经验和理性便被休谟本人摧毁了,而他却以心理主义或情感主义的自然主义态度泰然处之。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普里戈金创立耗散结构理论,对不可逆时间探讨引起的几个认识论问题:认识与生命特征相联合;人即是参与者又是观测者;动力学描述和热力学描述,不可逆与可观测;科学认识发展的中的共鸣与涨落放大,以及自然观和科学认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的知识论讨论中,关于先验辩护、先验知识与自然主义认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存在诸多争论。常识性的观点认为先验知识和经验知识之间是一种相互独立、甚至是对立的关系,而许多自然主义认识论的支持者否认存在先验知识,这就给人们留下了"先验辩护和自然主义认识论水火不容"的印象。但是,如果我们详细考察先验辩护本身的特点、并认真分析先验辩护与先验知识之间以及先验辩护和经验辩护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必然性"、"分析性"和"自明性"这些概念可以从对"先验性"概念的理解中分离出来。进一步地,如果我们将先验辩护和经验辩护的区别主要限定在辩护类型方面的差异,那么先验辩护和自然主义认识论就有可能在一种类似阿尔文·戈德曼(Alvin Goldman)所提供的可靠论框架下相互兼容。  相似文献   

7.
明末中西学术会通不但在知识层面上展开,而且,在认识论观念层面上展开,提出了格物穷理原则。作为一般认识论观念,格物穷理原则不但接受了中国传统格致要求——“即物穷理”和诉诸直觉的认识方法,而且还接受了西方对于概念和命题的明晰准确的要求以及通过演绎推理获得涵义明晰准确的概念与命题的方法。由格物穷理原则产生了直觉认识方法和演绎推理方法。在具体的运用中,前一方法不能形成通用的具体规则,难以使用,而后一方法则被广泛使用。格物穷理原则在当时的知识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认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默会认识或默会知识的概念首先是由波兰尼提出的,本文探讨了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基本内容,集中阐明了默会维度的优先原理以及默会认识的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对波兰默会认识论的理论特征作了分析、概括。  相似文献   

9.
蒯因的自然化认识论纲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蒯因的自然化认识论纲领陈波1969年,蒯因在维也纳国际哲学会议上发表著名论文《自然化认识论》,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他自发表《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一文(1051)以来就一直模糊具有的思想:通过将认识论自然化来拯救经验主义认识论。更具体地说,蒯因认为,认识论...  相似文献   

10.
波兰尼与波普的科学认识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60年代,波普和波兰尼的科学哲学思想就已经蜚声学术界。他们皆以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认识论为己任,但解决方案却各自独树一帜。波普在学院派的理路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批判理性主义的证伪学说,而波兰尼则以无拘无束的学术视野提出了革命性的默会认知理论。这两种独具匠心的科学认识论极大丰富了科学哲学思想,并为科学哲学的历史转型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本文以二人的科学认识论为基点,深刻剖析二者的不同理论旨趣,并进一步揭示出波兰尼的超越之处。  相似文献   

11.
陈俊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1):104-108
库恩的"范式"无疑是20世纪科学哲学中最具创见性、也最具争议的哲学概念之一。库恩是在两种不同意义上使用该概念的。一种意义是将"范式"作为科学共同体从事高度收敛的常规科学活动的精神定向工具;另一个更具本质性的意义是将"范式"作为共同体成员共有的解题范例,即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工具。库恩的"范式"及其认识论意蕴是对传统基础主义认识论的历史主义超越,澄清"范式"的认识论本质对于理解科学的本质及科学发展的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玻尔互补原理引起了极大争议。爱因斯坦抱怨花了很大力气:“还是不能得到它的明确表述”,([1],p.471)冯·威扎克甚至认为“玻尔的互补概念从来就没有被人理解过”。([2],p.131)这种状况表明从不同的侧面去真正掌握玻尔思想的精神实质仍然是极其必要的。人们对玻尔互补原理的认识存在大量分歧,理解的层次不同或许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有人认为互补原理是本体论;也有人把它视为与海森伯测不准关系等价的物理学命题,主张“不能给它以高于其余物理描述的任何特殊地位”。([1],p.471)但就玻尔本人来说,他是把互补原理作为一种认识论思想提出并阐释的。在1927年9月16日互补性观念问世的“科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认识论研究主要围绕知识的辩护问题展开,即我们如何才能掌握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自然主义在探索认识论问题的过程中,初期以奎因和戴维特为代表,以拒斥先验知识作为其主要特征。然而最近,以菲利普.基奇尔和艾尔文.戈德曼为代表的一些自然主义认识论者试图为先验知识的存在和重要性进行辩护。先验作为非经验来源,先验知识所依赖的辩护类型以及不可修正性的合理性问题是自然主义认识论者针对先验问题进行争论的焦点所在,以这些问题为线索,本文将重点展开对自然主义背景下上述先验反对者和改造者的论述,并加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关于西方新兴学科──进化认识论──的粗略介绍与评论,着重阐述传统认识论的局限与进化认识论克服这些局限的新尝试,表明进化认识论与其他诸多学科的相关性,同时回顾了进化认识论的历史起源。文章认为,进化认识论具有跨学科与元科学的性质,它有助于克服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幸分裂。任何真正关心当今中国哲学认识论变革的人,皆不可忽视进化认识论的有趣尝试。  相似文献   

15.
意会理论:当代认识论热点:庄子与波兰尼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认识论的深入,许多哲学家越来越关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认识活动,其中英国科学哲学家波兰尼(M.Polanyi,1891—1975)的Tacit (意会)认识理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但迄今国内对其评析很少。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是一位杰出的意会理论大师,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对Tacit认识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内研究庄子哲学的论著颇多,但其中探讨庄子意会认识论的却很少。这表明意会认识理论研究尚未引起国内应有重视。  相似文献   

16.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和进化认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波普尔在上世纪完成他的证伪主义的逻辑学和方法论论证及其在政治哲学中的应用研究之后。从60年代中期开始,重点转向三个世界的本体论,进化哲学和生物学哲学的研究。其中对进化认识论研究占着一个突出的地位,他将猜测与反驳的知识增长过程看作是一个多样性的试探性解决,变异和自然选择过程,阐明了知识进步的达尔文机制,他提出和阐明一般进化论的原则,并将它应用于动物行为,生命世界的认识的发展,人类技术与文化的进步以及世界3的自主发展中去尽管当代许多哲学家认为,证伪主义已被“证伪”,我却认为,她是一只火凤凰,经过被批判的烈火的洗礼,却在进化认识论中获得重生。  相似文献   

17.
科学修辞学的认识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修辞学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工具,它在对传统认识论的基础、工具和目标进行批判和重建的过程中可以产生逻辑性、社会性和推理性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科学修辞学的认识论地位和特征也得到了确立和表征。  相似文献   

18.
社会知识论还是社会认识论?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吴畏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11):36-39,101
认识论和知识论的思想源流和演进方式有着较大差别,认识论的主流仍在哲学范围之内,知识论主要是跨学科研究的产物.社会认识论和社会知识论也各有其理论背景和发展路向,二者目前的发展并不平衡,前者的发展有辩证社会认识论和分析社会认识论之别.在概念上和翻译上较明确地区分这两对概念对于跨学科研究的规范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认识论的五形态及其对人工智能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伟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2):17-20,33
现代西方科学认识论的研究出现了五种形态,它们包括进化的认识论、自然化的认识论、认知科学、认知的神经科学和社会化的认识论等。它们对人工智能具有基础性研究的意义,人工科学只有与认识论相结合,才能得以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关于孟子认识论思想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孟子的认识论有两个维度:一是经验的维度;二是理性的维度。前者重视经验的作用,强调知识起源于客观经验,要依靠“耳目之官”而获得;后者重视理性的作用,强调知识起源于先天理性,要依靠“心之官”而获得。孟子认识论的经验之维承认经验对知识形成的作用,这为儒家接纳和言说科学敞开了可能性,其认识论的理性之维看似忽略了对客观外物的探索进而对科学产生消极的影响,实则为儒学内部生出科学诉求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