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长江口南翼上海滨岸带三个站点潮滩上覆水、沉积物和间隙水中的三态无机氮的含量分布的年度季节性监测研究表明:潮滩上覆水中溶解无机氮以NO3—N为主;表层沉积物中可交换态无机氮以NH4—N为主,约占70%-85%;沉积物间隙水中主要无机氮为NH4—N和NO3—N.在冬季潮滩上覆水中硝态氮含量明显降低,而沉积物和间隙水中氨氮和硝态氮的浓度则有较大增加.初步探讨了潮滩水和沉积物中无机氮分布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估算了潮滩表层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的扩散通量,指出NIL—N的扩散释放对滨岸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稻田生态系统可以有效减少流入水体的农业面源污染物.本文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时间(常规施肥时间和在此基础上提前一个半月施肥)以及在不同耕作模式(垄作、平作)下稻田生态系统对田面水中无机态氮的消纳效果.结果表明:稻田生态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田面水中无机态氮、全磷的含量.与灌水第1d相比,灌水14d后,所有稻田田面水中NH4+-N浓度平均下降84.3%,灌水21d后,所有稻田田面水中NO3--N浓度平均下降64.6%,TP浓度下降58.0%;提前施肥条件下稻田生态系统对田面水中无机态氮具有更好的吸附、消纳效果,灌水后的第1d,所有稻田田面水中NH4+-N浓度均出现最高值,其中,常规时间施肥和提前施肥NH4+-N质量体积浓度分别为2.52和1.28mg/L,灌水后的第3d,常规时间施肥稻田田面水中NO3--N质量体积浓度上升至最大值5.92mg/L,而此时提前施肥稻田约为3.65mg/L;不同耕作模式对无机态氮消纳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无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光催化氧化的发展及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综述了光催化氧化的机理,主要介绍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废水中无机污染物和去除重金属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实用型固定膜催化氧化装置去除水中苯酚研究李田,严煦世通过实用型固定膜光催化氧化反应器,进行了水中苯酚的光催化氧化研究.试验表明,与光分解相比,光催化氧化具有氧化程度高,可实现完全矿化的优点.相近条件下固定膜与悬浮型光催化氧化装置的运行结果表明,在本项...  相似文献   

5.
光催化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机理探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从载流子的俘获,氧化物种,反应发生的位置和吸附作用以及光催化氧化过程中的光解作用等方面,探讨了光催化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并提出了光解作用在光催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纳米TiO2光诱导产生羟基自由基的ES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体系中,添加无机氧化物,能有效地捕获电子,增加溶液中羟基自由基浓度,提高纳米TiO2的光催化氧化能力.该文以DMPO为羟基自由基捕获剂,利用自旋捕捉-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研究无机氧化物K2S2O8对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体系中产生羟基自由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甘氨酸光催化氧化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郭小颖 《科技资讯》2014,(29):105-105
大量的生活污水、农田排水或含氮工业废水排入天然水体中中,使水中有机氮和各种无机氮化物的含量增加,生物和微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质量恶化.若湖泊、水库中的氮含量超标,会造成浮游植物繁殖旺盛,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因此,总氮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液-凝胶法在石英板上经可控热处理制备出非整比TiO2-x膜,膜中晶粒具有纳米结构特征,在臭氧氧化条件下用无机非整比纳米TiO2-x膜光催化氧化饮用水中微量卤代烃,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卤代烃的降解率在99.9%以上,适用于饮用水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纳米TiO2对甘氨酸的光催化氧化性能及其氧化机理.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甘氨酸的光催化氧化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纳米TiO2的用量和溶液pH值都影响光催化反应.外加无机氧化物,能有效地捕获光致电子,增加溶液中羟基自由基的浓度,提高甘氨酸的光催化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光催化技术在降解无机含氮污染物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高效节能绿色环保技术,本文在介绍半导体光催化反应机理的基础上、对NOx、NO2^-污染物光催化降解的现状、提高半导体光催化剂活性的途径、光催化技术发展中存在问题等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在降解无机含氮污染物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TiO2光催化氧化有机物、还原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因素,包括TiO2晶型、光源与光强、溶液的pH值、氧气、催化剂的用量、物质浓度、温度及一些无机阴离子,以及光催化还原金属离子、光催化氧化有机污染物的反应机理方面的基础研究进展.论述了重金属离子对光催化氧化有机物的影响、有机物对光催化还原重金属离子的影响,以及重金属离子与有机体共存体系的协同效应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研究中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TiO2光催化同步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污染及其光催化降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是一种传统净水技术难以去除的致癌毒素.本文综述了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高效降解LR型微囊藻毒素最新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质量浓度情况下反应动力学模式的差异,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讨论了反应降解机理,提出了多种高级氧化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及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结论表明,作为一种广谱的有机物降解方法,纳米TiO2材料光催化能有效地去除饮用水中的微量藻毒素.  相似文献   

13.
光催化-臭氧联用技术降解苯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光催化-臭氧联用技术对苯胺废水的降解.结果表明,光催化-臭氧联用对苯胺的降解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COD去除率大大高于单一光催化和单一臭氧的COD去除率,在较高苯胺初始浓度时效果更为显著,这是因为臭氧和光催化剂协同产生了更多的.OH.苯胺废水的初始pH和初始浓度对苯胺光催化-臭氧联用的降解效果影响不大,且COD去除率均能达到90%以上.另外,臭氧流量的增大能提高苯胺的降解效率并缩短降解时间.论证了在苯胺降解过程中有中间产物生成.  相似文献   

14.
以六水合硝酸锌和脲为原料,经水浴加热,高温煅烧,获得具有蒲公英状的氧化锌.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BET对氧化锌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以及采用紫外漫反射仪对氧化锌的紫外吸收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所制备的氧化锌对溶液中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氧化锌具有分级结构,对罗丹明B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光照反应1h,对罗丹明B(1.0×10-5 mol/L)的降解率达98.97%.  相似文献   

15.
以TiO2为代表的半导体多相光催化反应已有许多报道,但其在降解过程中的反应机理还在不断研究中。该文将具有不同Zeta电位的TiO2,通过光照、通电以及紫外光照射等不同的催化反应条件,得出TiO2-3.0光催化降解效果最好,结果表明悬浮颗粒的Zeta电位对半导体光催化反应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珠江官洲河段的水样为研究对象,采用Fenton法和UV-Fenton法对水样中有机微污染的降解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Fenton法和UV-Fenton法对微污染水样均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60min内TOC降解效率分别超过40%和80%,确定了Fenton试剂H2O2和FeSO4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90mmol/L和0.4mmol/L,而UV-Fenton最佳照射时间为30min.  相似文献   

17.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 ,纳米 Ti O2 为催化剂 ,以砂子为载体 ,对粒子元青染料进行光催化降解 ,并且讨论了初始 p H值、H2 O2 用量等因素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锐钛型 Ti O2 对粒子元青有显著的光降解作用。实验得出的较好工艺条件为 :溶液 p H值为 6.3,H2 O2 添加量为 8m L,催化剂 Ti O2 用量为 1 .5 g。  相似文献   

18.
以评估钢铁基地生产过程对海洋水环境影响为研究目标,对污染源及污染情景进行识别和刻画,在海域水动力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建立了潮流水动力模型和溶质迁移模型. 以石油类、COD、无机氮、活性磷酸盐、锌等为特征污染物,模拟预测了在正常工况下对海洋水环境的影响,并通过工程建设前后排污口附近海域水环境调查结果分析水污染防治措施的效果. 结果表明:各特征因子最大增量贡献值为无机氮质量浓度增量0.007 mg?L?1,叠加现状背景值后无超标水域,无机氮质量浓度平均增加约0.17 mg?L?1;废水经深度处理后深海排放可满足海洋水环境的保护要求. 研究结果对钢铁行业沿海布局大背景下的海洋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舟山海岛潮间带环境质量状况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在舟山海岛潮间带的七个断面采集水样,根据海洋监测规范[1]对样品的温度、盐度、pH值、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以及营养盐(无机氮TIN、无机磷PO4-P)、重金属、石油类等化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潮间带水质以超四类海水为主,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