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通过静态实验研究对苯二酚废水(300mg·L-1)在复极性三维电解槽中的电化学氧化过程,考察了填料质量比例、电解电压、支持电解质浓度以及初始pH值对对苯二酚和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加电压的增加,对苯二酚和CODCr去除率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在弱碱(pH=8.5)条件下,对苯二酚CODCr去除率最高;电解质浓度和填料质量对对苯二酚降解影响较大。当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03mol·L-1,电压值为6V,初始pH值为8.5,填料质量比例为1:2时,对苯二酚和CODCr去除率分别达到83.96%和39.9%。  相似文献   

2.
用三维电极电化学方法对茜素红模拟染料废水进行降解实验.考察反应器电压、电解时间.支持电解质浓度及废水pH值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不锈钢作阳极,多孔石墨作阴极,活性碳颗粒作粒电极,在槽电压40V,支持电解质NaCl浓度2g/L.pH值5.1的条件下,初始浓度为300mg/L的茜素虹模拟染料废水电解40min后,脱色率达96%以上,COD去除率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处理苯酚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并探讨反应机理.方法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对处理结果进行紫外光谱分析;采用叔丁醇验证·OH的存在.结果在最佳反应条件pH值3,电解电压为12 V,极板间距为10.5 cm,电解质投加质量浓度为1.2 g/L,Fe2+投加浓度为0.9 mmol/L条件下,苯酚最大去除率为97.38%.苯酚去除率影响因素大小为pH值电解电压Fe2+投加浓度极板间距电解质投加质量浓度.反应过程中,苯酚首先被降解为醌类化合物并进一步降解为其他中间产物,最终被氧化为小分子化合物.结论苯酚的去除主要是电极的直接氧化,·OH以及其他活性氧化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OH对苯酚的降解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该文研究了铁系搀杂改性的PbO2电极对对硝基苯酚污水电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在铁系搀杂改性PbO2电极上的电催化研究表明,在室温下进行电磁搅拌,溶液pH值为5.5,对硝基苯酚初始浓度为60mg/L,槽电压为5V,电解时间为100min,对硝基苯酚的降解效果最好,去除率达到96%。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对硝基苯酚在铁系搀杂改性的PbO2电极上的电催化降解接近于一级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5.
Ti/α-PbO2/β-PbO2电极电催化氧化处理苯酚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催化氧化法,以自制Ti/α-PbO2/β-PbO2电极为阳极,在室温条件下对苯酚模拟废水进行降解研究,探讨电流密度、电极间距、pH值及苯酚初始质量浓度对苯酚降解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600 A·m-2,电极间距为1.0 cm,pH值为3,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1的条件下,苯酚降解效率达92%以上.紫外光谱等实验结果表明,苯酚在氧化降解过程中会产生苯醌等中间产物,苯酚及其中间产物最终被矿化为CO2和H2O.  相似文献   

6.
研究微波铁炭内电解对含对硝基苯酚废水的处理,初步探讨了对硝基苯酚降解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微波不仅强化了铁炭内电解作用,而且在铁的存在下还促进了活性炭的再生.当微波功率为900 W、作用时间为15 min、铁炭质量比为1∶1~1.5∶1以及pH值为5时,对硝基苯酚去除率高达98%.  相似文献   

7.
纳米ZnO电极的制备及光电催化降解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ZnO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了纳米ZnO粉体的结构和形貌。XRD和TEM测试表明,所制备的ZnO粉体,具有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晶粒平均线性粒径约为30 nm。以涂覆法制备纳米ZnO电极,考察外加电压、电极间距离和支持电解质浓度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20℃)下,外加电压2.0 V、电极间距离为0.60 cm、支持电解质Na2SO4的浓度为0.070 mol/L时,苯酚的降解率可达70%。动力学研究表明,苯酚降解反应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8.
以钛钌电极为阳极、钢板为阴极,对含对硝基苯酚(PNP)的模拟废水进行了电化学处理.试验研究了外加电压、极板间距、电解质质量分数、溶液pH值、电解时间等因素对PNP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电压7V,pH=10~11,极板间距2cm。支持电解质Na2S04质量分数0.5%的条件下,电解5h,PNP的去除率可达89.3%.  相似文献   

9.
将软锰矿粒子电极引入三维电极系统处理钻井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考察电解质和相关运行条件对CODCr去除率和活性氯生成量的影响。实验表明:Na Cl作支持电解质时CODCr去除率明显优于Na2SO4,电解产生的活性氯能进一步促进有机物的氧化降解。软锰矿粒子电极能显著提高活性氯的生成量和电流效率。以Na Cl为电解质,在电导率3600μs/cm、p H值7.0、粒子电极投加量80 g、电流强度0.9 A、曝气600 m L/min、电解40 min的实验条件下电解SMP模拟废水,CODCr去除率可达61.50%。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苯酚在单壁碳纳米管(SWCNT)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6.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扫描速度为100 mV/s时,苯酚的氧化峰电流值(ipa)与其浓度在2.5×10-7~5.0×10-4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pa(mA)=1.098c-3.04×10-3(R=0.9988,c:mmol.L-1),检出限为8.0×10-8mol.L-1(RSN=3)。将该修饰电极应用于水样中苯酚的分析测定,回收率为96.7%~105%,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应用电化学法从苯酚水溶液中制取聚苯酚膜并对其进行了耐蚀性研究。以304不锈钢为电极,Na2SO4为电解质,电化学法处理苯酚水溶液,阳极不锈钢表面覆有膜状反应产物,红外分析证实该产物中含有聚苯酚。采用点蚀电位法评判不同反应条件下形成的聚苯酚膜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0.1mol/L苯酚与0.1mol/L硫酸钠的混合水溶液中、2.4V槽电压、常温、反应1h后形成的聚苯酚膜的耐蚀性能最好。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不同反应时间下形成的聚苯酚膜,结果表明聚苯酚膜以层状方式生长,形成的片层叠加结构有利于提高聚苯酚膜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2.
制作了多壁碳纳米管电极,并将其应用于苯酚的氧化处理上.结果发现有很好的氧化峰出现在电位窗口内,峰电流在一定范围内与苯酚的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长时间恒电位氧化实验表明,能克服传统碳电极的缺点,电极表面没有积垢,电极的重现性较好,可以逐渐将苯酚氧化.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超声波降解苯酚废水的效果和超声波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说明溶液初始浓度,温度,pH等因素对苯酚降解效果有明显影响.结果表明:溶液的初始浓度为135.15mg/L,超声辐射时间为4小时,温度为30°C,pH=3.0时,超声波降解苯酚的效果较好,为5.64%.曝气可以促进苯酚的降解,加入H2O2可使降解率提高到61.60%.  相似文献   

14.
对苯酚、双氧水合成邻、对苯二酚的反应体系,采用苯酚溶液一次性加入反应器、双氧水连续滴加的半间歇操作方式,研究了苯酚与双氧水的摩尔配比、苯酚初浓度、双氧水滴加速率、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苯酚转化率和邻、对苯二酚选择性的影响。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苯酚的转化率可达到40%左右,苯二酚的总选择性可达到90%左右,邻/对比为1.6~1.8。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刮削法、化学试剂法、热力分解法、电化学法等对电化学处理苯酚废水时阳极生成的聚苯酚膜层与不锈钢基体的分离进行了探索研究。电化学测试、差热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刮削法、化学试剂法和热力分解法存在膜去除不彻底或聚合物不能回收等缺点,只有电化学法能彻底移除阳极聚苯酚膜。控制体系pH为2、采用0.1mol/L硫酸钠水溶液为电解质、阳极电流密度维持在10mA/cm2以上及电解时间3~10min,即可将苯酚聚合物与不锈钢基体剥离,阳极不锈钢电极可直接回用。  相似文献   

16.
将新型套管式微反应器应用于苯酚溶液的臭氧氧化处理体系,考察了套管式微反应器微孔孔径、内外管环隙、苯酚溶液初始质量浓度、温度、pH值和气液比等因素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去除率随着套管微孔孔径、内外管环隙和苯酚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气液比和温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随着溶液pH值的增大,苯酚去除率则先增大后减小。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苯酚溶液在pH为11,气液比为13,套管内管孔径为10 μm,内外管环隙为250 μm,温度为25 ℃的条件下,苯酚去除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7.
均质硅橡胶膜萃取含酚水溶液传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了卷绕式及管束式两种膜组件,采用均质硅橡胶膜材料,以氢氧化钠溶液为萃取液,研究了含酚水溶液的膜萃取过程.基于液-膜-液的串联传质阻力模型,通过实验测定了体系的总传质系数.分析讨论了苯酚溶液浓度、流动状态和温度因素对膜萃取传质过程的影响,得出了总传质系数与料液流动状态及温度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实验值与理论值的相对偏差在10%以内,表明所得的关联式可信、有效.  相似文献   

18.
研制了一种纳米二氧化钛薄膜修饰的金电极(nano-TiO2/Au),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亚硝酸根(NO2)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极在酸性介质中(0.1mol/LH2SO4)对NO2的氧化具有高度灵敏性和选择性,且大多数阳离子对NO2的测定无干扰.NO2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0×108~4.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检测限可达2.0×109mol/L.  相似文献   

19.
炭气凝胶三维电极催化氧化处理苯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自制的炭气凝胶用作三维电极装置的粒子电极并处理模拟苯酚废水,研究了压缩空气流速、进水pH值、溶液初始浓度及固液比等各种因素对处理结果的影响,发现:炭气凝胶三维电极对苯酚有很好的催化氧化去除效果,去除率最高可达97.5%,浓度可低至4 mg/L,循环50次后,COD去除率仍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铝合金电极(No.2)在MgCl_2电解液体系中恒电位极化曲线和负差效应曲线的测定,研究了电解液浓度、溶液pH以及缓蚀剂对体系阳极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宜的电解液浓度、pH调节在2—3之间、缓蚀剂使用(NH_4)_2CrO_4时,铝合金电极(No.2)在MgCl_2电解液体系中,负差效应较小,电极效率可达到91%,具有较好的阳极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