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中西文化和政治制度的极大差异,政治新词翻译也成为新词英译的重点和难点。面对大量政治新词,译者应正确达意地将其翻译成地道的英文,让西方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时事和国情。本文从分析政治新词的翻译原则入手,重点探讨政治新词的英译对策,提出应以直译为主,灵活运用套译、意译等策略,最后分析了政治新词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浅谈中医术语英译的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医学语言的特点入手,探讨了中医术语英译总体的翻译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七点中医术语的翻译策略。这对于推动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更好地促进中医药的国际交流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杜雄  廖志勤 《科技信息》2010,(35):I0005-I0006,I0010
翁显良是诗歌翻译仿译派的代表人物,对古诗英译有其独到的见解。在他不朽的译诗作品和文论中,始终如一地贯穿着这一翻译理念:译诗关键在于"再现意象"、"改创声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102个公司英译名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邱懋如教授提出的“零翻译”和刘明东教授提出的绝对翻译和相对零翻译的概念,分析如何处理公司名称英译实践中出现的文化空缺。同时确定在公司名称英译中存在大量的相对零翻译,并探讨了三种具体实现相对零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广告翻译日渐成为经济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传统的翻译原则无法适应广告这种特殊文本的翻译。笔者将从一种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即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性原则角度出发,探析广告翻译的方法与策略。提出译者应把握广告的目的性原则,通过直译、释译、改译、套译等方法,按照目的语文化的要求来重构广告用语,以激发消费者兴趣、扩大公司影响、促进产品销售。  相似文献   

6.
范捷 《咸宁学院学报》2013,(10):114-115
以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以国产电影片名英译为数据,通过举例和对比的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一些好的和差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在国产电影片名英译中的应用并得出一些可行的国产电影片名英译时的翻译策略,表达了对当前许多国产电影片名英译的不赞同。希望经过分析和举例,能够找到产生不良翻译的一些原因以及如何进行更准确翻译的策略方法,以期国产影片真正进军国际市场,吸引外国友人的眼球,提高并加深对我国电影的兴趣,进而促进文化更有效地交流,使我国在电影领域更早地实现国际化。  相似文献   

7.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是在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产生的,对传统翻译理论形成了冲击。从作者观、文本观、读者观以及翻译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对解构主义翻译论和传统翻译论进行比较,有利于促进翻译过程中对原作作者、原作、译(读)者、译作之间的关系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8.
"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是许渊冲教授的中国古诗英译理论。该理论充分彰显了许的"求美"观。许在古诗英译中追求意美、音美和形美,这是为了能让读者"乐之",能让文学翻译发展成为目的语中的翻译文学。  相似文献   

9.
王姝阳 《科技信息》2010,(21):234-235
中国的烹饪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希望了解中国的悠久文化,其中,饮食文化备受关注。因此,中式菜肴的准确英译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中式菜名英译的必要性、当前译本存在的问题、菜名翻译的原则以及中式菜名的翻译方法几个方面简要探讨了中式菜名的英译。  相似文献   

10.
公示语英译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在社会发展、对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现今国内公示语英译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公示语英译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阈和理论框架,其多维转换方法为公示语英译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可行的实践参照。以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3原则为主要指导,结合实例分析探讨公示语英译中一些不足及改进方法,将促进公示语英译质量提高、语言文化环境改善及对外形象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隋妍 《科技信息》2013,(5):228-229
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词牌,作为词的曲调,词牌的背后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将以文化翻译观为基础,讨论词牌的翻译。并通过对不同译文的比较,探索词牌英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结合厦门市公示语英译实例,探析公示语翻译在语用、文化、语言上的翻译失误,并提出借译和创译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莫燕凤 《科技信息》2010,(20):132-132
商标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既是产品具体信息的载体,也是企业形象的一种体现.中文商标英译时,译者应该保持并发挥这种无形资产的作用.本文从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论述了中文商标英译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14.
杨柳 《科技信息》2012,(22):157-157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因其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因此,研究民俗翻译要在文化翻译研究的大背景下进行。本文从文化翻译观角度,结合文化翻译观的理论知识,以民俗翻译为例探讨民俗文化英译中的翻译策略,分析文化翻译理论在民俗英译中的适用性问题。通过对民俗翻译的研究和分析,了解文化翻译策略的优越性,以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实现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沙博理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结合沙先生的生平和历史背景,梳理其翻译成果,分析其翻译风格和翻译思想,阐述其英译作品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以深切纪念这位翻译名家,并引起翻译界对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英译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代志娟 《科技信息》2010,(32):144-145
本文系统地探讨了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想。王佐良先生做了大量的翻译实践,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提出了独到的思想和主张。他的翻译思想自成体系,恰好汇成了由文体翻译观、文化翻译观、译诗观、理论与实践统一观、新时期翻译观等五个方面构成的王佐良翻译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7.
"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是许渊冲教授的中诗英译理论。该理论中的"创"字彰显了许的"创译"观。他运用"三化"法,巧用创造性翻译,凸显译者主体性,让读者"乐之",让文学翻译发展成为接受语中的翻译文学。  相似文献   

18.
杨芳芳 《科技信息》2010,(34):I0172-I0173
副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在汉英翻译中如何正确翻译和巧妙使用副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张培基的英译散文为例,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的异同,分析译者使用的翻译方法(包括断句分译、合句整译、转换词性、正反译法等),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遵从了通顺原则、清晰化原则、语境原则及神似原则,而这些原则又都能在译文中副词的处理和使用上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文学经典的古诗词,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对其英译自古有之。由于译者主体的不同,译文和方法也不同。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在围绕翻译界历来存在的直译和意译纷争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学科的基础理论,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原则,构成了其翻译理论的核心。文中探讨的是纽马克这个核心理论在古诗英译中的适应性及其审美再现。  相似文献   

20.
"伪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变异形式已经引起译界较多关注,关注译者目的的伪译行为在庞德诗歌翻译中得到完整的体现。文章就其诗歌翻译的意象美展开"伪翻译"的美学解读,深入透视庞德诗歌翻译的特点和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