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感应式电度表在正弦畸变形波形的性能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翟蓊 《科技资讯》2006,(26):13-13
目前国内研制生产的电子式单、三相多功能、预付费、复费率电度表已经被广泛使用。其功能齐全,可靠性、准确度都明显地超过了传统的机械感应式电度表,有的高准确度多功能电度表的设计制造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也改变了过去对电子式电度表不可靠,不稳定的旧观念,展示了电子式电度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在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中,负载转矩通常是变化和不易测量的特点,设计了负载转矩观测器来观测负载转矩,并利用负载转矩观测值对非线性状态反馈解耦控制律进行在线调整,从而保证了异步电动机控制系统的非线性解耦.最后利用计算机仿真工具MATLAB对负载转矩观测器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证实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简介传统的感应式单相电度表要进行满载、轻载、相位、温度补偿等复杂的调整,加上轴承的磨损,计度器的摩擦、磁铁的去磁、振动及温度变化引起螺丝的松驰等造成的误差及加工的难度、耗料多等缺点,大大地影响了大批量的生产,直至目前尚不能充分地满足城乡人民的需要:为了改善这种状态我们着手研制新型的电子式电度表。  相似文献   

5.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所依赖的电机模型参数随负载的变化存在不匹配缺陷从而限制系统电流环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与扰动前馈补偿相结合的改进控制策略。首先,以转速与负载转矩为状态变量,选取积分滑模面作为滑模切换面,与传统指数趋近律结合,设计一种滑模负载转矩观测器以实现对负载转矩的实时辨识;然后,设计一种可快速收敛的自适应系数指数趋近律以提高负载转矩观测器性能,实现速度误差的快速收敛与负载转矩的快速观测,减小观测转矩的抖振;最后,将观测所得负载转矩前馈补偿至电流控制器,以实现对模型参数不匹配及负载变化等扰动的有效补偿,同时进一步提升电流与电磁转矩对参考值的趋近速度、并减小系统抖振。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在标称参数下可使系统稳定运行,当模型参数不匹配和负载变化发生时系统仍能稳定运行;相对传统策略,若电感衰减,加载超调减小约5%,减载超调减小约10%,加速时间减少约0.02 s;电感衰减与电阻增大时,加载超调减小约6.31%,减载超调减小约10.67%,加速时间减少约0.02 s,且有更小的抖振,系统抗扰性能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实验分析得到了单相电度表在电能计量中的各种误差规律。容量一定的电度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负载小时产生正误差,负载大时产生负误差。如果工作条件变动,电度表还要产生正的或负的附加误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步进电动机矩频特性及其运动方程式的分析,建立了步进电动机最高运行频率的数学模型,即最高运行频率为最大静转矩和负载转矩的函数.运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得出最高运行频率和最大静转矩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以及最高运行频率和负载转矩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8.
振荡剪切阀连续波发生器具有信号传输速率高、鲁棒性强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对于作用于剪切阀转子的水力转矩规律不明确制约了其发展。目前关于多相流影响下作用于任意形状振荡剪切阀阀口的水力转矩的研究尚不充分,对于水力转矩的变化规律尚不明确。本文基于流体动量定理,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分流量负载转矩分析模型,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加以验证,并分析了井深及钻井液性质对于水力转矩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1) 作用于振荡剪切阀的水力转矩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且方向始终为使通流面积最大的方向,(2) 水力转矩随井深的增加略有减小,(3) 水力转矩随固相含量和液相密度的增加而增大,(4) 钻井液气相含量对水力转矩的影响很小。本研究结果可为剪切阀连续波发生器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中小型企业变电所两级分布式微机监测管理系统的构成,配置以及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与管理程序系统功能,讨论了利用感应式电度表采集电度值的数据采集系统,说明了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薇 《科技信息》2012,(5):25-26
变频调速系统的应用非常普及,究竟如何才能用好变频器,变频调速系统带负载性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本文主要介绍了典型的恒转矩负载的阻转矩估算、电动机额定转矩估算、传动比对转矩的影响、变频调速时电机机械特性的变化等,详细分析了影响变频调速系统带负载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双侧驱动轴向柱塞马达的启动特性,介绍了双侧驱动马达的工作原理,理论分析并推导了启动时驱动转矩和各种阻力矩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双侧驱动轴向柱塞马达的液压仿真模型,分析了空载、定负载、延迟启动等工况下的启动特性.结果表明:空载启动时,双侧驱动轴向柱塞马达比普通轴向柱塞马达启动转矩波动小,达到平稳运行的时间更短,启动平稳性更优;定负载启动时,负载值越大,转矩波动越大,平稳运行时转矩脉动越明显,双侧驱动轴向柱塞马达的启动转矩峰值远低于普通轴向柱塞马达,转矩脉动量更小;延迟启动时,双侧驱动轴向柱塞马达对于负载变化的响应速度更快,其转矩波动情况与定负载启动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针对采用电容蓄能进行能量回收的并联式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提高能量效率和降低转矩变化幅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优化力矩分配的新型多目标优化控制策略。根据负载特性将由电动机/发电机与柴油机构成的混合动力装置的工况分为高负载和低负载两个采用不同目标转速的工作区,通过曲线拟合对定转速下转矩与能量效率特性关系进行建模,构建以转矩为变量的目标函数,并通过惩罚函数对转矩变化幅度进行限制,提高系统的能量效率并降低转矩变化对系统机械结构的损害。采用仿真程序和模拟实验平台分别进行了实验,以验证该策略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固定比例转矩策略相比,系统的最大转矩变化幅度降低了37.9%,总体能量损耗和燃油损耗分别降低了8.74%和8.9%。采用该控制策略后,系统在提供相近的功率输出特性的情况下,其总体的能量消耗、燃油消耗和转矩特性均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3.
对比例阀控液压马达低速摩擦转矩特性进行实验研究.以比例阀控液压马达静态特性实验曲线为基础,分析了液压马达低速运转时的摩擦转矩特性.建立了测试低速摩擦转矩的实验装置,并确定了实验研究的方法、步骤.测试了不同工作油温、不同负载转矩下的低速摩擦转矩特性,建立了液压马达低速运转下的摩擦转矩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液压马达低速摩擦转矩具有严重的非线性,而且受油液温度和负载转矩变化的影响很大;所建立的低速摩擦转矩模型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转子电阻变化和负载转矩扰动会破坏异步电动机非线性解耦控制系统的解耦性 ,使动态性能降低这一问题 ,采用降维转矩观测器和自适应转子电阻估计器分别对负载转矩和转子电阻进行观测和估计 ,实时地对非线性状态反馈解耦控制律进行调整 ,实现异步电动机系统的动态精确解耦 ,提高了系统鲁棒性 ,改善了系统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NW型双自由度行星轮系的齿数优化模型和可靠度模型,推导出以两个输入构件转速和转矩为变量的构件负载与寿命关系表达式。结合实例,运用齿数优化结果,研究了负载、齿宽和速比分配系数等因素对太阳轮以及整个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配置齿数尤其太阳轮的齿数,对系统可靠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个输入动力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系统的可靠度随速比分配系数和负载的增大而减小,随齿宽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用双通道原理来改善SCR—D双环调速系统抗负载干扰性能,前馈通道由外扰负载估计器与补偿器组成,负载转矩估计器由Z80单板机实现,文中介绍了微机实现负载转矩估计器原理及方法,并作了模拟实验,分别得出了负载转矩工作特性与系统抗扰实验曲线,获得了明显的缩短扰动后的恢复时间与减小动态速降的效果。文中还对负载转矩数字估计器的鲁棒性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交流感应电动机高性能调速,快速跟踪变化的负载转矩,对静止两相坐标系中的电动机数学模型精确反馈线性化,将复杂的电动机非线性系统转换成两个完全解耦的线性转速和磁链二阶子系统.针对解耦的转速和磁链子系统设计2个结构完全相同的自抗扰控制器,实现对转速和磁链的完全独立控制.实验研究表明:电动机转速和磁链分别大约在0.7 s和0.3 s时达到参考值;负载转矩的变化将引起转速7 rad·s-1范围内的变化,但磁链仍保持给定值,实现了电动机转速和转子磁链的完全解耦;当转速稳定时,电磁转矩在1 s时间内能快速跟踪变化的负载转矩,其超调量不超过20 N·m;控制系统能适应转子电阻±10%和定子电阻±10%范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交流感应电动机高性能调速,快速跟踪变化的负载转矩,对静止两相αβ坐标系中的电动机数学模型精确反馈线性化,将复杂的电动机非线性系统转换成两个完全解耦的线性转速和磁链二阶子系统.针对解耦的转速和磁链子系统设计2个结构完全相同的自抗扰控制器,实现对转速和磁链的完全独立控制.实验研究表明:电动机转速和磁链分别大约在0.7 s和0.3 s时达到参考值;负载转矩的变化将引起转速7 rad·s-1范围内的变化,但磁链仍保持给定值,实现了电动机转速和转子磁链的完全解耦;当转速稳定时,电磁转矩在1 s时间内能快速跟踪变化的负载转矩,其超调量不超过20 N·m;控制系统能适应转子电阻±10%和定子电阻+10%范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孔斌  娄北 《科技资讯》2006,(28):19-20
对于如电容器回路这样的低功率因数的负载,由于电容器回路的功率因数过小,超出了感应式电能表功率因数正常范围,感应式电能表在低功率因数下起动功率很小,电能表驱动力矩不足,导致感应式电能表计量误差过大。为此我们采用非标准电能表接线,从而来提高计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感应电机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转速和负载转矩同时估算的方法.在矢量控制的基础上,将电机的运动方程作为一个状态方程,把电机负载转矩看作系统的扩展状态量,根据定子侧测量的电压、电流值,由EKF估算出电机转子磁链、转速及负载转矩.在此基础上,采用负载转矩前馈控制型转速控制器,提高系统抵御负载扰动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控制性能,所提出的EKF估计器能够准确地估计转子磁链、转速及负载转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