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卜居》是《楚辞》名篇,本文从屈原对秦汉历史巨大影响的角度认同郭沫若先生的作者判断及游国恩先生的写作年代推断。同时,对《卜居》文义试作深层开掘,悼悯华夏的“民族魂”  相似文献   

2.
我在赴圣保罗总领事馆任职前就听说张大千在巴西卜居17年,在圣保罗市郊遗下一座名园——“八德园”,心中很是向往。到圣保罗后,我邀请大千先生在圣保罗的“关门弟子”孙家勤教授陪我  相似文献   

3.
“敌托邦”表示一个与乌托邦相反的、由于掠夺、压迫或恐怖造成生活条件极差的假想社会;“敌托邦”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批评主义。  相似文献   

4.
家族主义信用缺陷已经成为温州民营企业成长发展的障碍,家族主义信用难以突破的根源在于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备、社会信用资源不足。当前要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契机,大力培育制度信任,为民营企业突破家族主义信用、更大程度地融合社会资本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陈独秀因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制”和不抗日政策,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并被判处危害民国及叛国罪。针对这一“莫须有”的罪名,陈独秀根据宪政学说,进行了有力的抗辩。陈独秀的抗辩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宪政意识,加剧了人们对国民党当局的反感、蔑视和冷漠。  相似文献   

6.
人文主义"新学术"与英国近代的绅士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复兴时期,代表人主义之“新学术”在英国的迅速传播,是其在整个欧洲传播的一个部分和结果。它得利于都铎王朝统治的人主义教育背景、教育的日渐世俗化和印刷技术的普及。它使英国社会出现新的教育理念,直接促成绅士教育目标的确立,导致英国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变化,标志了英国近代教育的开端。而绅士教育的理想和公学等教育机构对绅士教育内容的实践,又表明了绅士教育是一种以培养统治和社会上层人士为目的精英教育,它反映了人主义的主张,大大促进了人主义“新学术”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针对不少企业常常陷入“至上主义”经营理念的误区,导致一个业绩优良的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破产或倒闭的现象,总结并归纳了企业存在的8种“至上主义”经营理念,对其进行了简单剖析,以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反本质主义与艺术本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是针对艺术本质论的理论预设作批判性反思。经过反本质主义的洗礼,以传统本质主义的方式言说艺术本质问题被证明是死路;但是反本质主义矫枉过正,主张“艺术本质是一个假问题”,彻底否定任何理性抽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概念作扩展性研究, 同时与韦伯的“理想 类型”方法论相结合,超越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知性对立,张扬有限的理性主义立场,建构言说艺术本质 问题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9.
近千年来,“莫须有”一语一直活跃在群众口头上。而关于“莫须有”的语义,却是意见纷陈、各执一词。本文评介了各家说法,从广阔的语境背景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学衡”派坚守“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知识分子特有的社会良知,学理性地探究中国转型时期的文化走向,试图找到一剂“良方”,为建构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树立了中西文化冲突中一面革命改良式文化主义的旗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