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志君  江淼 《华东科技》2006,(11):42-43
本届工博会“上海技术交易展区”以“自主创新与技术交易”为主题,展示境内外高新技术及产品,推动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营造崇尚科研开发与产品创新的社会氛围,促进境内外高新技术及产品的交流与合作,为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
区域亮点     
《华东科技》2003,(12):28-29
上海第五届工博会隆重召开 以“信息化与工业化(现代装备)”为主题的第五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11月6日上午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出席并参观了此次工博会。此次工博会可谓是热点纷呈,惊喜不断。 在这次工博会上,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竞相登台亮相,由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组织的“创新科技馆”吸引了众多  相似文献   

3.
蔡智权 《华东科技》2001,(11):20-23
工博会是一场“武林”盛会,届时,各路英雄好手将在此登台亮相、交流切磋。那些代表先进生产力、身怀高科技的公司无疑是这场大会的亮点,观众聚焦的对象。我们推荐的这些企业单位都是属“重量级”一流好好高手,他们是高新技术成果成功转化的典型实践者,是推动上海前进的火车头,是上海高新技术的“风景线”,他们共同创造了上海经济腾飞的神话。管中可以窥豹,登泰山而小天下,到这些“风景区”的参观旅游必定对你的成功起到推波助澜、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4.
高科技交融、新观念碰撞、新思想传播……金色的十一月,正当秋实累累时节,申城迎来了2002年上海第四届国际工业博览会。今年的上海工博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主题,以更突出的创新成果、更高的科技含量、更广泛的国际参与、更大的市场空间吸引国内外每一个关注中国、关注上海的目光。 本届工博会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后举行的。它是体现国际高新技术发展潮流、体现我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盛会,是对我国科技、经济综合成就的一次大展  相似文献   

5.
去年的上海工博会6天的展期内,各类各种高新技术产品争奇斗艳竞风流,令人目不暇接。巨大的品牌影响力吸引四海客商蜂拥而至,工博会的观众更是高达55万人次(其中专业观众21万人次,境外厂商1.2万人次),加上电视、电台、报刊杂志等媒体的有效宣传和积极引导,申城出现了一股争相参加、参观工博会的热潮。“你去参观工博会了没有?”一时成了一句时髦的用语。  相似文献   

6.
张凌云 《华东科技》2004,(12):19-19
2004年11月4日-9日第六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在            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正式开幕。此次“上海工博会”专设电子信息展、科技创新展、数字制造展、电力设备与控制技术展、中国重大工程成就展、汽车零部件展、印刷与包装机械展和环保、能源、新材料展。本届“工博会”紧紧围绕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主题,突出现代装备与工程技术这一重点,展品科技含量提高,专业化组展水平提高,国际化程度提高,专业观众到会踊跃,业务成交频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第六届工博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科学技术部、信息产业部…  相似文献   

7.
小庭  叶俊 《华东科技》2006,(11):44-45
2006中国国际工博会科技论坛之一“院士圆桌会议”11月15日上午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今年会议主题为“创新人才与创新型国家建设”,上海市副市长严隽琪出席会议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沈文庆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8.
俞崇武  郭霞 《华东科技》2011,(10):42-43
一年一度、以“创新”冠名的国内最高规格论坛——浦江创新论坛,9月24日、25日在上海东郊宾馆隆重举行。 作为一个致力于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的高端交流的平台和思想交汇的舞台,“浦江创新论坛”至今已是第四届,前三届论坛分别以“创新型国家之路”、“经济全球化与自主创新”、“绿色·转型·创新”为主题。  相似文献   

9.
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上海工博会”)是中国第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装备为展示主体的大型综合性博览会,每年11月份左右在上海举办,今年是第三届。2000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为“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题写会名。  相似文献   

10.
与前两届“工博会”比较,2001年“工博会”具有十大特点: 1、“工博会”级别提高。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工博会”将成为国内唯一,具有国内外广泛影响的大型国际工业博览会。主办单位从上届6个增加到8个,即新增加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这样的办会规模在我国还是第  相似文献   

11.
第一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上海工博会”)总成交额25亿元人民币,其中工业产品10.2亿元,技术和产权14.8亿元,实现了“开门红”;第二届上海工博会总成交220亿元人民币;本届工博会的大幕即将拉开,交易总额究竟会有多大将是个未知数。但由于本届工博会采取了扩大展览面积,增加参展团组,优化交易项目、改进交易方式等一系列有效举措,相信  相似文献   

12.
正共谋创新之道,共商创新之策。以"新时代创新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的2018浦江创新论坛10月29日在上海开幕。浦江创新论坛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论坛期间,国家有关部委、各省市代表以及国内外科技界、学术界、产业界、金融界代表通过全体大会、4场特别论坛以及11场围绕创业者、区域、金融、政策、产业、未来科学、文化等不同主题的专题论坛,开展广泛深入研讨交流,并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发布  相似文献   

13.
《上海信息化》2012,(11):88
最近,由才望子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与大丰市高新技术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12上海软件业沿海经济论坛暨大丰国际软件园(上海)招商推介恳谈会在上海召开。NEC、日立解决方案、Teradata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悉数到场。此次高峰论坛以云计算服务和沿海经济发展趋势为主题,提供业内交流互利的沟通机会,结合地区行业的发展趋势,共同探讨了企业与软件园的合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展会,是促进中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平台,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教育部等8部委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举办。2009年“工博会”的主题为“科技创新和装备制造业”。中国高校展区由教育部主办、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承办,有关参展具体工作的实施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承担。  相似文献   

15.
近日,第五届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暨2008’上海科技期刊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和江苏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代表,期刊主管部门、科委(科技厅)及科协等领导、专家等齐聚一堂,就论坛主题“科技期刊体制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广泛研讨,共谋新时期科技期刊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华东科技》2011,(12):48-48
11月9日,由上海市科委主办的“第五届(2011)上海国际数字媒体技术与产业发展沦坛”在沪召开。论坛以“数字媒体.智慧无线”为主题,重点关注数字媒体技术与无线技术的融合与创新。此外,论坛还没有三个分论坛,分别侧重移动游戏、投资营销、电影特技制作三个领域,  相似文献   

17.
《上海信息化》2001,(2):12-13
2001年5月24日至26日在上海召开了第二届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高级论坛(CIAPR),主题为“消除数字鸿沟:城市信息化解决方案与最佳实践”,同时举办了五个“日”活动:区域经济合作日、上海日、电子政府日、香港日、新加坡日。其中的上海日活动气氛犹为热烈,吸引了众多中外宾朋。  相似文献   

18.
资讯     
政策聚集Policy Focus陈至立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发表重要讲话在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之后,今年7月份,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大会以“大学创新与服务”为主题,在座的中外大学校长,新朋老友欢聚一堂,共同交流世界各国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探讨新世纪  相似文献   

19.
资讯     
"2006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为期5天的“2006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11月1日—5日在上海顺利举行。这是“上海工博会”成功举办7届后,首次以“中国工博会”的新身份迎客。在国务院部委直接参与下,本届工博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超强“国家队”参展阵容,中国科学院展现雄厚实力,中科院以及上海分院精心挑选和组织了若干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社会、经济影响巨大的项目参展,重点向社会各界展示一批已经完成或正在研发的、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项目,而且这些展品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充分体现了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之后,今年7月份,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大会以“大学创新与服务”为主题,在座的中外大学校长,新朋老友欢聚一堂,共同交流世界各国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探讨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谋划面向新时代的行动策略。陈至立对2006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上海隆重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