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届工博会上,一批新的技术、产品和项目“闪亮登场”,亮相在上海技术产权交易展区。这其中既有填补国内空白的高新技术成果,也有应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工艺的创新产品;既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也有拥有专利技术的项目;既有环保型的新型建材,也有实用型的家庭装潢产品……。  相似文献   

2.
王思睿  祖岳 《华东科技》2003,(12):12-20
2003年11月6日—11月8日,全国各省市技术市场中介机构负责人峰会(国家科技部与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联合举办)、中国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相继在沪召开,为科技中介机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台,以期使各地科技中介机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由彼此“鸡犬之声  相似文献   

3.
《华东科技》2003,(7):44-46
“跳动的指数,跃动的心情”,在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下,《华东科技》杂志从本期开始推出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指数发布专栏——“青弋视点”,专栏将独家刊登由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专家撰写的当月技术产权交易综述,旨在搭建科技产品项目与资本之间链接的平台,建立高科技项目和企业与资本市场之间高效便捷的价值链,促使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中更顺畅地衔接。“看资本演绎前程,教‘知本’融资商海”,每一期的“青弋视点”,都将提供翔实、全面,精确,权威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分析,希望会对关心技术产权交易发展的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机会公告     
各有关单位: 为了满足民营科技企业了解、学习上海的民营科技企业在技术成果转化和技术产权交易以及技术中介活动的情况需要,上海市技术经纪人事务所将于2002年3月在上海举办“中国进入WTO,民营科技企业的经营策略”培训班,请有关单位酌情参加。  相似文献   

5.
《科技馆》2004,(1):29-29
2003年12月28日,由中国科技馆与联想集团合作推出的关联应用技术展区——“联想科技长廊”在中国科技馆落成。该展区通过参与互动的形式向公众介绍了关联应用技术的理念和发展前景,并能使公众体验到该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美好感受。  相似文献   

6.
2001年11月18日,山东省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意味着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发展有了一个多极性的投融资市场。那么,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的成立对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促进作用?山东省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将按照什么样的模式进行运作?兄弟省市在技术产权交易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国外的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又是如何运作的?为了让读者真正了解技术产权交易,更好地利用好这个平台,活跃技术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推动经济成长,以应对我国加入WTO为后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本刊特推出主题策划:“技术产权交易——上海、山东大跨越”,介绍了上海技术产权交易的运作经验,对山东技术产权交易的运作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资本巡礼     
上海技术产权交易为何高速增长 我国最早开设的上海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正呈现交易额连年高速迅猛增长的态势,成为我国多元资本快速“嫁接”的重要平台,促进金融资本快速流通与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引起国内外金融界的高度关注。 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总栽蔡敏勇近日说,技术产权交易是让科技成果、金融资本、企业资本互找“联姻”对象的媒介。上海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自1999年12月诞生以来,为推  相似文献   

8.
11月18日,随着一声响亮的锣声,山东省第一家省级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山东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暨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山东交易信息部在济南宣告成立。这个坐落在被称为济南未来新经济门户——山大路科技商务中心区的专门交易机构的诞生,标志着在国内新兴的“无板市场”,开始有了山东板块。而在有了上海、深圳等市技术产权交易所的成功创办之后,一个沿海经济大省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的设立,也引起了人们更多的联想和期盼。  相似文献   

9.
“中国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日前在上海举行。来自上海、北京、广州、重庆、山东、福建、云南、新疆等地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掌门人”联合发布了《关于筹建中国技术产权大市场的倡议书》,明确提出中国技术产权统一大市场建设三步走的设想。根据该设想,全国产权统一大市场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构建全国技术产权交易信息平台;第二步是建立全国技  相似文献   

10.
科技小企业抱怨风险投资家对他们漠不关心,风险投资家抱怨中国资本市场太不完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又抱怨来交易的人太少,交易量大小,如何搞活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1.
2009年3月19日,上海市“科技特派员”计划正式启动。上海市科技党委和上海市科委组织上海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选派有专业技术背景的科技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通过探索“科技特派员”机制,摸清企业关键技术需求,帮助企业制定技术发展战略;协助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市科委对“科技特派员”通过相关人才计划给予支持。“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时间为期一年,首批派遣60人。  相似文献   

12.
今年5月底迁新址绝对是上海技术交易所的一件大事,新址更有利于技术交易所依托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已有的功能、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的科技孵化功能、上海科学院的自主研发功能,整合利用科技系统内部的成果转化、研发咨询服务等资源。从“最具技术交易潜力奖大赛”、“签约经纪人”、“技术能力中心”到国际技术转移业务网络、运用远程可视会议系统开展技术转移……上海技术交易所为什么“一不小心”总是“比别人早走了一步”?总裁王海生近日接受了本刊记者的访问,疑问顺利地找到了答案。我们毫不怀疑,钦州路100号将成为科技自主创新服务的“品牌高地”。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研究院所将努力发展科技和人才优势,为上海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做出应有的贡献。上海分院正在积极推动在沪的研究院所落实中科院与上海市的新一轮科技合作框架,一是共建大科学工程和研究技术平台,如上海光源工程等若干个科学工程和研究平台,来提升上海的科技竞争力。二是共建研究生教育基地,使培养  相似文献   

14.
我国首家技术产权交易机构——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开业一个多月显现交易“火爆”景象。  相似文献   

15.
背景: 如果时光倒退20年,上海中山西路1525号还是一片农田,一片沉寂。20年后的今天,这里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集散中心。上海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1982.年5月24日由上海市政府批准成立,经过近两年的筹备,于1984年4月10日正式挂牌成立,“中心”是促进科技发展的中间组织,它的使命和任务就是发挥政府与企业、研究院所、大专院校之间的桥梁作用,2000年“中心”调整定位为科技中介服务型机构。这二十年历经磨练,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中心”逐步形成了技术交易、国际技术转移、会展交流、国内合作、项目管理、培训教育、人才服务、信息网络、学术研讨、技术攻关、科技招商、经纪委托等多专业、多形式的科技服务特色。“中心”将进一步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开创上海科技中介服务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由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承办的全国“省市技术市场中介机构负责人峰会”于11月6日在上海举行。这次会议是在科技部将2003年定为“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年”的背景下召开的。国内各省市科技中介机构50余位负责人参会,他们对科技中介机构的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录索引     
.主题策划高新区的旗帜高高飘扬走进高新区话题之一: 孵化器—创业者的摇篮走进高新区话题之二: 营造一流的创业环境走进高新区话题之三: 园内奇葩—大学科技园区走进高新区话题之四: 走出去,到硅谷设联络处!技术产权交易:上海山东大跨越智慧硅谷探明星 —访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山东技术产权交易“蛋糕”能做多大“海归派”,崛起的创业群体剖析一个“海归派”水土不服的案例中国入世,引发人才冲击波信博会,博来精彩一片软件:看未来的中国济南造.特别报道课题制带来41.么?山东:加快构筑科技腾飞的平台具有战略眼光的明智之举—山东与独联体国…  相似文献   

18.
郎朗  宁宵宵 《世界博览》2010,(13):28-37
在上海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联合展馆B-3展厅里,天津市华明示范镇案例的展区非常抢眼。一棵茂盛的大树在橙黄色背景墙上投下剪影,远处是一片繁华的城市远景。这幅画面之上醒目地写着——“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许水杰 《华东科技》2002,(12):32-35
万众瞩目的2002年第四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已经胜利结束了,作为此次盛会的参展商之一,特别是作为技术、金融、产业与资本嫁接桥梁的主力和“国家队”,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取得了不凡的业绩。 技产展区 历史之最 据统计,此次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率团参展的单位达到了历史性的93家,共计72个展位,展览面积1000平方米,创  相似文献   

20.
“科教兴市”的核心是创新,关键在人才,目标是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未来五年.上海科技工作将面临扩大开放的良好机遇,同时也对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出新挑战。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优势.是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要把握好时代的机遇.上海科技工作应在“广度”和“深度”上分别有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