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运用光镜技术研究了锯齿米虾的消化系统。消化系统主要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管的基本结构由内向外可分为四层,即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和外膜。粘膜层主要由单层柱状上皮和基膜构成。除中肠外,其余消化管管壁上皮均覆盖有角质膜。粘膜下层和外膜均为结缔组织层。各消化管管壁的肌肉层变化较大。消化腺主要是肝胰腺,由无数的肝小管组成,根据其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可把构成肝小管的单层细胞分为四类:分泌细胞( B细胞)、吸收细胞( F细胞)、储存细胞( R细胞)和胚细胞( E细胞)。  相似文献   

2.
通过组织切片技术研究了河蟹(Eriocheir Sinensis)"水瘪子"病的病理变化,其主要表现:头胸甲腔积水,全身组织水肿,肝胰腺萎缩,颜色变浅;肝胰腺萎缩的实质是腺管萎缩;在所检测的23只河蟹中,分别有21只和9只在其肝胰腺腺管上皮内观察到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和微孢子虫.本研究表明,河蟹"水瘪子"病很可能是由病毒、微孢子虫等多种病因,特别是由病毒引发的以肝胰腺萎缩、水代谢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相似文献   

3.
赤腹松鼠消化腺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赤腹松鼠消化腺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消化腺由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组成.小消化腺由单管泡状腺的舌腺,单管状腺的胃腺、小肠腺和大肠腺以及管泡状腺的十二指肠腺构成;食管内未见食管腺,大肠内可见大量杯状细胞.大消化腺有大唾液腺、肝和胰腺.大唾液腺由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组成,均为复管泡状腺.肝脏分为5叶,由肝小叶和门管区组成.肝小叶包括中央静脉、肝细胞索和肝血窦,门管区内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胰由外分泌部的复管泡状腺胰腺和内分泌部的胰岛构成.研究结果表明赤腹松鼠消化腺结构与其食性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4.
三疣梭子蟹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从组织学、组织化学二个方面研究了三疣梭子蟹的消化系统.消化系统主要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管的组织结构都由基本的四层构成,即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粘膜层是由单层柱状上皮和基膜构成的.除中肠外,其余部分管壁上皮表面分别被有弹性蛋白、胶原蛋白、粘蛋白和几丁质骨片等结构.在食道和后肠壁结缔组织中分别有食道腺和后肠腺,其分泌物为酸性粘多糖.肌层均为横纹肌.消化管的外膜均主要由疏构结缔组织构成.消化腺主要是肝胰腺,由无数的肝小管组成,每一小管均由位于基膜上的一层细胞构成.根据形态和功能,可把这些细胞分为四种类型:即分泌细胞(B细胞)、吸收细胞(F细胞)、储存细胞(R细胞)和胚细胞(E细胞).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虾(PUENAEUSCHINENSIS)肝小管管壁细胞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透射电镜观察中国对虾肝小管。指出肝小管管壁由六种细胞组成。描述六种细胞的超微结构,并根据各种细胞的结构特点,探讨其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二步原位灌注的方法分离得到大鼠肝脏,随后通过机械剪切,用0.2g/L链霉蛋白酶E,0.2g/L胶原酶Ⅳ以及0.1g/L DNaseⅠ消化和分散,筛网过滤、经130g/L 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后收集肝星状细胞,经台盼蓝染色后用细胞计数仪鉴定细胞存活率,α-SMA(平滑肌动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肝星状细胞纯度。结果显示,肝星状细胞的得率为每个肝脏3.5×107个细胞以上,肝星状细胞纯度为95%左右,肝星状细胞存活率为(97.0±3.2)%,满足实验需要。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镜技术研究了两组饲料——饲料A(添加6%鳕鱼肝油和4%大豆卵磷脂,饲料含4.53%磷脂和1.08% HUFA)、饲料B(添加10%猪油,饲料含0.39%磷脂和0.18% HUFA)对两种规格(2.4g和15.0 g)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A组饲料两种规格幼蟹肝胰腺R细胞可见有脂肪滴,顶端微...  相似文献   

8.
黄边糙鸟蛤生殖腺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黄边糙鸟蛤成年个体,并进行活体解剖和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性成熟个体为雌雄两性功能同体存在的同步性雌雄同体.性腺由树枝状分枝的生殖管、输精管和输卵管组成.生殖管反复分枝成生精小管、生卵小管及其末端膨大的生殖泡囊.性腺由外膜及其内生精小管和生卵小管盘绕交错排列构成.外膜含单层上皮及薄层肌肉,生殖小管和泡囊皆由位于基膜上的生殖上皮构成,生殖上皮不断向腔内增殖各阶段生殖细胞.本文详细描述了精原细胞、卵原细胞、精母细胞、卵母细胞以及精子和卵子的形态结构.此外,还报道了极少数黄边糙鸟蛤性腺存在一些雄性滤泡转化为雌性滤泡现象.  相似文献   

9.
鳖胰腺和胆囊组织学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鳖胰腺为弥散型,其外分泌部为浆液性的复管泡状腺,腺泡由单层锥体形或矮柱状细胞围成,导管可分为闰管、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和胰总管等;内分泌部的胰岛很小,大多由几个或十几个内分泌细胞组成.胆囊壁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黏膜上皮为单层高柱状细胞,疏松结缔组织,肌层为平滑肌和弹性纤维,外膜为薄层结缔组织.  相似文献   

10.
采用解剖和光镜技术详细观察了黄石爬鮡(Euchiloglanis kishinouyei)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结果显示黄石爬鮡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1)消化道包括口咽腔、食道、胃、肠及肛门共5部分组成,肠道系数(肠道长度与鱼体全长的比值)为0.52±0.05,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口咽腔及食道粘膜层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内含杯状细胞、棒状细胞及味蕾;胃呈“V”形,粘膜层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胃腺在贲门部及盲囊部丰富,幽门部缺失;肠由前肠、中肠、后肠等3部分组成,肠道由前向后粘膜皱褶数量依次减少,粘膜皱褶及粘膜上皮柱状细胞高度依次降低,杯状细胞数量逐渐增多,肌肉层逐渐增厚。2)消化腺由肝胰脏和胆囊组成,肝脏分两叶,胰腺弥散分布于肝脏和肠系膜上,胆囊呈椭圆形,体积较大。黄石爬鮡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特点与其消化、吸收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通过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东海三疣梭子蟹初产卵巢发育过程中卵巢的超微结构的变化.1)三疣梭子蟹初产卵巢发育过程中卵黄发生期可分为初期和后期;2)卵黄发生初期在7~9月间,此阶段卵黄生成以内源性合成为主,卵母细胞核物质外输明显,胞浆内大量的粗面内质网正在进行卵黄物质的内源性合成;3)卵黄发生后期在10月至第二年4月间,卵泡细胞与卵母细胞的结合阶段,卵母细胞借助卵泡细胞进行外源性卵黄物质合成,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间的界线逐渐消失,部分卵泡细胞由于胞质大量输出仅见胞核,此时内源性卵黄合成仍然存在;4)排卵后,由于大量成熟卵细胞的排出,卵巢组织存在大量的基膜,残留成熟卵母细胞中的卵黄物质已经解体,卵黄颗粒自中央向边缘逐渐松散.  相似文献   

12.
根据卵巢的组织学和形态特征分析,虎纹捕鸟蛛的卵巢为若干由生殖上皮向卵巢腔内突起的卵巢小体构成.在卵细胞发育过程中,一直有滋养细胞形成的托柄向其供应养分.卵巢发育可分为5个时期:形成期、生长期、成熟期、排卵期和恢复期.在生殖季节里可多次产卵,为多次产卵类型.卵巢的大小重量与蛛体重量成正相关,而成熟的蜘蛛性腺指数仅随卵细胞的发育而变化,不随蛛体大小改变.  相似文献   

13.
Molecular cloning of the receptor for human antidiuretic hormone.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Antidiuresis, the recovery of water from the lumen of the renal collecting tubule, is regulated by the hypothalamic release of antidiuretic hormone (ADH), which binds to specific receptors on renal collecting tubule cells, stimulates adenylyl cyclase and promotes the cyclic AMP-mediated incorporation of water pores into the luminal surface of these cells. We report here the isolation of the human ADH receptor gene using a genomic expression cloning approach. The gene was used to clone the complementary DNA from a human renal library. The deduced amino-acid sequence of the receptor yields a hydropathy profile characteristic of receptors with seven putative transmembrane regions. This and the comparison with other cloned receptors indicates that the ADH receptor is a member of the superfamily of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白刺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解剖及其发育过程中淀粉的变化。白刺果实为复合核果。由三心皮合生的三室子房发育而来。三个子房室中有一室不产生胚珠,所形成的两个胚珠中仅一个最后形成种子,另一胚珠中途退化。果壁由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组成。外果皮成熟时肉质可食;中果皮源于维管形成层,由纤维细胞构成。为成熟核果的果核部分;内果皮由约8层薄壁细胞构成,果实成熟时退化解体。种皮由内珠被、外珠被和最外层珠心细胞共同构成。胚珠在其发育过程中产生承珠盘和珠孔塞结构。  相似文献   

15.
塔形马蹄螺雌性生殖系统的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形马蹄螺为雌雄异体,其雌性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和输卵管组成,没有受精囊、交合囊和子宫,也没有其他的附属腺体.卵巢小管内存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黄合成期卵母细胞和成熟卵母细胞.输卵管壁向管腔凸出8~9个皱褶,柱状上皮细胞游离缘具细长纤毛;卵巢的发育具季节性.  相似文献   

16.
大熊猫曲细精管(生精小管)内有丰富的微血管分布,分支形成微血管系,支持细胞附着其上,共同构成曲细精管内的微支架。微血管系的存在,对曲细精管内进行血液供应和物质交换、睾丸的高代谢率和高血流量、维持睾丸的低温值,以及曲细精管的正常生精机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透射电镜(TEM)技术研究了优雅蝈螽Gampsocleis gratiosa Brunner von Wattenwyl雄性附腺不同发育时期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优雅蝈螽雄性附腺乳白长腺管和乳白短腺管在末龄若虫期已分化形成腺管,透明腺管在羽化之后形成腺管.优雅蝈螽雄性附腺在发育过程中,上皮细胞中的细胞器表现出由分散到集中和由少到多的趋势;腺管管腔中的分泌物由少到多,成熟期分泌物充满整个管腔.  相似文献   

18.
马氏珠母贝外套膜组织培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爱民  苏琼  阎冰  叶力 《广西科学》2000,7(2):135-139
用本实验室已建立的贝类组织培养技术对马氏珠母贝外套膜组织成功地进行了体外培养,在外套膜组织中最先迁出的是颗粒细胞,紧随其后为透明细胞,在培养到20h时,圆形的上皮细胞开始迁出,上皮细胞很快在组织块圆形形成生长晕,继而铺满整个培养瓶底面,培养4d以后,上皮细胞开始分泌颗粒状的物质,这时的上皮细胞从形态上发为A型和B型两类,B型上皮细胞含有许多颗粒物质,而A型上皮细胞不含或含少量颗粒物质,反映了其合成  相似文献   

19.
鳖疖疮病的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鳖疖疮病的组织病理研究①颜素芬江福来(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养殖系厦门361021)随着我国养鳖业的迅速发展,鳖(Triongxsinensis)的病害也日渐增多并趋严重.有关鳖病的研究,日本[1,2]和我国[3~6]虽然在病原和防治方面陆续有文章报道,但...  相似文献   

20.
日本沼虾卵巢发育特征及其蛋白质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报道了日本沼虾卵巢发育特征及其卵巢发育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日本沼虾在发育过程中,卵母细胞体积逐渐增大,其干物质含量随卵巢发育成熟而增加;凝胶电泳发现卵巢在不同的发育时期,蛋白质的种类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