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9 毫秒
1.
本文根据“闪蒸原理”设计了蓖麻油连续脱水反应装置,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基础上,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产品DCO碘值可达134.39,为工业化连续生产DCO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蓖麻油脱水反应的五种间歇釜式工艺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减压无搅拌脱水装置工艺可行,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3.
在脱水蓖麻油的制取中,研究催化剂CuSO4、H3PO4、NaHSO4的催化效果及助剂柠檬酸、TBFIQ对防止副反应发生,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通过条件优化得到了以NaHSO4为催化剂,以TBHQ为助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使产品最终指标符合美国ASTM标准。  相似文献   

4.
环氧蓖麻油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酸为催化剂、采用过氧乙酸法对蓖麻油(CO)进行环氧化研究,探索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双氧水的用量等变量参数对蓖麻油环氧化的影响,得到各变量参数对反应的影响大小为:时间>温度>酸量>双氧水的量>催化剂的浓度.利用FI-IR对环氧蓖麻油(ECO)进行了表征,然后对比了CO和ECO的TG和DTG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新颖反应型表面活性剂——蓖麻油酸甲酯硫酸铵的合成方法,突出介绍了氨基磺酸作为硫酸化剂的优点,详细讨论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配比为蓖麻油酸甲酯:氨基磺酸:催化剂(CAF03)=1.00∶1.05∶0.80,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120~130℃.  相似文献   

6.
将蓖麻油进行硼酸酯化,用氢氧化钠和三乙醇胺中和制备了一种绿色硼酸酯阴离子型皮革加脂剂,讨论了反应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中和方式对加脂剂稳定性及加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蓖麻油与硼酸的质量比为(3.0~4.0):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2%、反应温度为80~85℃时,制得的加脂剂具有良好的润滑性、稳定性,加脂效果与传统的磷酸化蓖麻油相当。工艺环境友好,简使易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原地蓖麻油的环氧化,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和催化剂用量对环氧化的影响。确定了不同条件下,环氧化率达85%时的最佳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8.
将蓖麻油进行硼酸酯化,用氢氧化钠和三乙醇胺中和制备了一种绿色硼酸酯阴离子型皮革加脂剂,讨论了反应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中和方式对加脂剂稳定性及加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蓖麻油与硼酸的质量比为(3.0~4.0):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2%、反应温度为80~85 ℃时,制得的加脂剂具有良好的润滑性、稳定性,加脂效果与传统的磷酸化蓖麻油相当.工艺环境友好,简使易行.  相似文献   

9.
<正> 在常规温度下,蓖麻油粘滞系数与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方程目前尚未级见报导。为此,我们利用自己设计的一套性能良好的实验装置,测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对温度在(5℃~35℃)范围内确定的每一个温度点的每一个直接测量量,进行了多次重复测量。从而取得了一系列各种温度下蓖麻油粘滞系数的实验结果,并计算出了它们的标准偏差。我们将这些测量结果进行了精心的分析及整理之后,分别进行线性回归、指数回归及乘幂回归,然后比较其相关系数,确定出了蓖麻油粘滞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具体规律。进而拟合出了蓖麻油粘滞系数与温度与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方程。  相似文献   

10.
用酸性氧化铝做催化剂对蓖麻油的环氧化进行研究 .考察了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蓖麻油的环氧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酸性氧化铝做催化剂 ,克服了硫酸等催化剂在环氧化过程中需加添加剂、存在副反应等不利因素 ,故所得产物的环氧值高 .  相似文献   

11.
以苯甲酸作引燃剂,用弹式量热计测定了蓖麻油的恒容摩尔燃烧热。经恒压燃烧热换算与标准生成焓转换得到蓖麻油的恒压摩尔燃烧热为-32428.1kJ/mol。标准摩尔生成焓为-4865.1kJ/mol。  相似文献   

12.
以蓖麻油、甲苯-2,4-二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F3MA)、过氧化苯甲酰、N,N-二甲基苯胺为原料合成了含氟聚氨酯.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热失重曲线(TGA)及质量损失率曲线(DTG)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含氟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FPU表面氟含量为12.2 wt.%,远高于其本体含量(5.3 wt.%);随着含氟丙烯酸酯用量的增加,样品的拉伸强度和永久形变有所提高;当PF3MA含量为10.2 wt.%时起始分解温度较蓖麻油聚氨酯提高了近20℃.  相似文献   

13.
为了考察蓖酸甲酯裂解反应的热效应及裂解限度 ,寻求改进其裂解工艺的有效途径 ,用 Benson基团加和法估算了蓖酸甲酯及其裂解产物十一烯酸甲酯和庚醛的标准生成焓Δf H m(2 98,g) ,标准熵 S m(2 98,g) ,用 Rihani基团加和法估算了上述各物质的理想气体热容 C p ,m(T)与温度的关系。据此导出了该裂解反应的标准焓变Δr H m(T) ,标准熵变Δr S m(T)、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r G m(T)、标准平衡常数 K p (T)分别同温度之关系。结果表明 :在稍高温度下 ,裂解平衡常数已经较大。因此 ,将传统的高温 (>80 0 K )裂解改为在较低温度下催化裂解原则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用落球法测量液体的粘滞系数,一般是测量粘滞系数较大的液体⒀若要测量粘滞系数很小的液体,由于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根本无法在实验室中进行⒀论文主要介绍如何用计算机来仿真落球法测量粘滞系数很小的液体的粘滞系数,从而对原有实验内容进行了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