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数值仿真构建缩小比例的双侧向测井实验平台,实现典型洞穴地层的深浅侧向电阻率测量及响应特征分析。研究洞穴尺寸、充填性质、发育位置和形状等参数对双侧向测井响应的影响,总结洞穴地层的双侧向测井响应规律,为洞穴地层的识别与评价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双侧向测井视电阻率随洞穴尺寸增大而减小;洞穴的电阻率与基岩对比度越大,双侧向视电阻率越低,响应特征越明显;洞穴离井眼越远,对双侧向测井响应贡献越小,视电阻率增大;球型洞穴和方型洞穴的双侧向测井响应差异大,球型洞穴对双侧向测井的径向贡献大于方形洞穴,但纵向贡献小于方形洞穴,基于测井曲线形态能大致反映洞穴形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确定塔河油田南部地区奥陶系储层类型及测井识别特征,以指导油气勘探与开发.方法 以岩心观察、铸体薄片观察、生产测试资料为基础,通过测井响应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研究区奥陶系碳酸盐岩3类储集空间类型分别为孔洞、裂缝、孔隙,4类储层组合类型分别为裂缝-孔洞型、孔洞-裂缝型、裂缝型和裂隙-溶孔型,不同的储层类型具有不同的测井识别特征.结论 储层总体表现为如下测井识别特征:深浅测向电阻率缩小,并显示明显正幅度差,密度减小,中子孔隙度、声波时差增大.  相似文献   

3.
储层评价中的电法测井是目前能够直接利用电阻率,并配合其他测井资料确定地层含油饱和度的方法,因此,优化设计探测深度深、纵向分辨率高的电法测井仪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一定学术价值。本文通过采用米字型网格、分开设置纵向围岩截断边界和纵向侵入带截断边界,发展了一套能准确快速模拟双侧向测井响应的有限元专用软件。利用该软件,研究了井径大小、井内泥浆电阻率、侵入带厚度、侵入带电阻率、原状地层厚度对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的影响,探讨了三种近似处理后的侵入模型下的测井响应特征,并分析了不同侵入带电阻率的选取对测井响应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深侧向测井以终点电阻率为侵入带电阻率,计算得到的视电阻率值更接近原状地层的真实电阻率;浅侧向测井以起点电阻率为侵入带电阻率,计算得到的视电阻率值更能反映侵入带的真实电阻率。  相似文献   

4.
洞穴型地层双侧向测井响应数值模拟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有限元素法,采用边界局部加密技术,实现对球形、椭球形洞穴的精确剖分与双侧向测井响应快速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洞穴尺寸、填充类型及不同填充程度条件下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对比纵向、径向延伸椭球形洞穴与球形洞穴响应异同,从而研究洞穴发育形状对双侧向响应影响。结果表明:洞穴的存在导致双侧向测井响应明显降低且存在正差异,深侧向受洞穴尺寸及围岩影响严重,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洞穴发育规模与填充情况,浅侧向测井可较好反映洞穴内填充物电阻率;椭球形洞穴的长轴若沿纵向延伸,其响应由球形洞穴过渡为类似侵入带特征,若沿径向延伸,其响应由球形洞穴过渡为类似薄层特征。  相似文献   

5.
与砂泥岩地层相比,碳酸盐岩地层常以高电阻率、深浅双侧向大幅度差异为特征。而影响碳酸盐岩地层电阻率高低的因素众多,由此造成储层的划分和流体性质解释难度较大。结合实测资料和模型模拟结果,对影响双侧向测量值和差异的各种因素逐一进行了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包括井眼大小、裂缝、岩性、流体电阻率、侵入深度等。总结了各种因素对双侧向测量值的影响程度,较好地解释了碳酸盐岩地层电阻率巨大起伏的原因和储层电阻率复杂多变的特性。该分析结果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碳酸盐岩地层中双侧向的变化规律,对储层进行更为精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探讨塔中隆起鹰山组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发育主控因素,为寻找鹰山组岩性油气藏提供地质理论依据。通过岩芯、薄片观察以及物性资料分析,并结合成像测井解释,认为鹰山组碳酸盐岩为低孔低渗岩溶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溶孔、裂缝及溶洞。将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集层划分为裂缝-孔隙型、裂缝型、溶蚀孔洞型及岩溶洞穴型等类型;精细刻画岩溶储层发育样式,讨论岩溶储层发育主控因素:(1)加里东期中期第I幕致使地层隆升为一个大的宽缓的背斜构造,碳酸盐岩地层普遍遭受顺层淋滤、溶蚀。构造活动的挤压褶皱及断裂作用可形成许多构造裂缝,从而在垂向上增加灰岩地层渗透性和水平方向连通性;(2)泥晶灰岩、含云灰岩、云质灰岩在岩溶过程中,岩性较为致密,只能沿裂缝发生溶蚀作用形成溶孔-扩溶缝,含灰质白云岩和灰质白云岩具有较好孔渗,使得地表水相对更容易流经白云岩地层,形成大量溶孔;(3)白云石化作用普遍提高了白云岩地层(结构好、白云石含量高)的孔渗性能,为岩溶作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双侧向测井是裸眼井测井的常规项目之一。本文介绍的恒功率双侧向测井仪按实际的地层电阻率的变化,通过软件的计算和处理,自动调整电流和电压的变化,保持主电流的功率恒定,极大地提高了仪器的动态范围和精度。整套电路硬件十分简单,最大限度地采用软件取代了硬件,同时采用了5700系列双侧向电极的电极距尺寸,同时取得深浅两条电阻率曲线,反映出地层真电阻率和侵入带电阻率的变化。文章介绍了该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技术指标,软、硬件的实现方法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测井信息探测方法,对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奥陶系上部岩溶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奥陶系上部岩溶体系在纵向上可分为上下两带;其中上带为垂直渗滤岩溶带,以溶孔、溶缝、落水洞和角砾岩为特征;下带为水平潜流岩溶带,以地下溶洞和暗河、再沉积砂岩和泥岩以及垮塌角砾岩为特征。运用双侧向测井、自然伽玛测井、高分辨率地层倾角测井、声波全波测井、井径测井、补偿密度测井、补偿中子测井以及井下声波电视测井等方法。对研究区内岩溶体系进行了探测,得到了该地区岩溶体系的测井响应特征资料。  相似文献   

9.
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单一应用某种测井资料对裂缝进行识别和评价往往满足不了精细描述的需要。经岩心观察与常规测井、成像测井资料对比,建立裂缝在测井资料上的识别特征和识别方法。利用深浅侧向电阻率(RLLD、RLLS)、补偿声波(AC)、补偿中子(CNL)、补偿密度(DEN)、自然伽马(GR)、无铀伽马(KTh)等测井响应特征与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FMI)图像特征进行裂缝识别,计算裂缝几何参数,评价裂缝有效性和发育程度,经实际对比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孔隙结构类型对碳酸盐岩储层油水两相渗流特征的影响,以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E_3~2储层为例,通过对储层孔隙结构组合方式的分类,结合核磁共振T_2谱,开展了单相和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实验以及宏观微观油水两相渗流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可以分为裂缝型、溶孔型和基质孔隙型,裂缝和溶孔发育程度越高,大尺寸孔喉数量越多,样品物性越好。3类岩心油水两相渗流差异明显,裂缝和溶孔是主要的渗流空间,大尺寸孔喉连通性好,驱油效率高;基质孔隙型岩心的渗流能力与裂缝型和溶孔型岩心的渗流能力相差10~10~3倍,且大尺寸孔喉连通性差,驱油效率低。溶孔型和裂缝型的单相和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较低,变化幅度不大;而基质孔隙型的单相启动压力梯度最高,且油水两相启动压力上升明显,验证了基质孔隙型水驱油效果差、渗流能力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储层为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储集体,储集空间尺度差异和结构变化大,非均质性强。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开发目标由大尺度溶洞向小尺度缝洞、孔洞集合体转移,以杂乱反射、连续波谷反射等地震反射特征为主的该类储集体的有效识别和精细表征是油田持续增储上产的关键。基于地震数值模型和物理模型模拟,针对小尺度缝洞储集体开展了多种地震表征方法的试算与地震属性敏感性分析;对于杂乱弱反射小尺度缝洞体,利用振幅曲率横向变化率属性能够较好地反映该类型缝洞储集体的空间展布;针对小尺度溶孔、裂缝型储集体,利用反射强度调谐累计频率衰减属性能较有效刻画储集体的边界轮廓。实际资料的预测结果与实钻井特征、成像测井资料相吻合,验证了小尺度缝洞储集体表征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中识别出准同生岩溶、风化壳岩溶、埋藏岩溶3种不同类型的古岩溶作用。根据地质、录井、钻井、地球物理等响应特征,分别总结了它们各自的主要识别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雷口坡组三段颗粒滩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钻井、录井、测井及岩心等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三段颗粒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残余粒间孔保存型储层和同生期岩溶型储层是研究区雷三段颗粒碳酸盐岩储层的两种主要成因类型;残余粒间孔保存型储层以残余粒间孔和粒间溶孔为主要的储集空间,管状喉道和缩颈喉道发育,较好的孔喉配置关系使储层多表现为中孔中渗、储渗能力较好的特征;同生期岩溶型储层以孤立的粒内溶孔和铸模孔为主要储集空间,喉道欠发育,中孔微喉的配置关系导致储层多表现为中孔低渗、渗透性偏低的特征;分别形成于台地边缘和台地内部的颗粒碳酸盐岩为两种颗粒滩储层的形成提供了早期物质基础;单滩体的厚度直接控制着两种颗粒滩储层的储渗形式;成岩演化是两种颗粒滩储层定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轮南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类型测井识别方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通过对具有孔隙、裂缝、溶洞复杂孔隙空间结构的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的研究,建立了针对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的测井识别方法.即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判别储层类型方法并结合成像测井资料来判断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应用此方法,可以准确地认识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类型.  相似文献   

15.
不同测井曲线对于煤体结构识别具有多解性。为提高判识精度,通过对古叙矿区石宝矿段煤储层特征和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提取了对煤体结构反应敏感的8条测井曲线,包括自然伽马、井径Ⅰ、井径Ⅱ、深侧向电阻率、浅侧向电阻率、补偿密度、补偿中子、补偿声波,采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通过MTALAB软件,建立了神经元数量为100、训练函数为TRAINLM,适应学习函数为LEARNGDM、误差分析为MSE的二层BP神经网络煤体结构定量识别模型,预测结果与矿区其他井岩心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体结构测井识别方法精确度达89%,效果好于传统的测井判识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东地区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岩石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应用单一测井方法或参数难以进行有效的储层评价和分类.针对该类强非均质性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提出了基于视阻抗Z、核磁测井T2对数平均优化参数、成像测井面孔率和偶极横波测井各向异性参数多参数表征的测井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常规测井储层识别、核磁测井孔...  相似文献   

17.
阵列侧向测井仪器相较常规双侧向测井仪器可以得到多种探测深度的电阻率值(R0-R),能更精细的描述侵入剖面,从而更准确求取地层电性参数,目前已在油田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利用有限元法对复杂泥浆侵入环境下的阵列侧向测井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在研究了阵列侧向测井探测特性的基础上,对泥浆侵入的复杂情况逐一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探测深度越大的模式对应电阻率值受泥浆不对称侵入程度的影响越大;探测深度较浅的模式的电阻率值受强纵向泥浆侵入向各向异性影响较大;阵列侧向测井响应普遍受径向泥浆侵入各向异性影响严重;中探测深度的阵列侧向响应对低阻环带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8.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体类型多样,如何充分利用试井测试资料认识钻遇储层特征是后期挖潜增产的关键,并且常规解析试井模型中无法考虑井与缝洞的位置关系导致解释结果误差较大。为此,根据缝洞单元内缝洞与井的分布特征,分别建立了井钻遇和未钻遇缝洞2种离散数值试井模型,并进行有限元求解,分析了缝洞体大小以及缝洞体与井之间距离对井底压力响应曲线的影响。采用该方法对塔里木哈拉哈塘油田14口井测试资料进行试井分析,结果表明,受缝洞体的影响,井底压力响应曲线特征可分为:缝洞发育-未钻遇缝洞-井在缝洞附近、缝洞发育-钻遇缝洞、钻遇多个连通的缝洞、基质为主-缝洞不发育以及缝洞不发育-钻遇个别缝洞5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